車險繳費實名制來了

 11月12日,記者從貴州保險行業協會獲悉,我市從11月30日起在全市範圍內實施機動車輛保險繳費實名制。車險實名制繳費新規實施後,在我市投保車險的個人或企事業單位,繳納保費時均需通過實名驗證。

  1、投保人=付款人=車主

  所謂“車險實名繳費”,是指購買車險時,保險公司將核對繳費賬戶信息的真實性,確保繳費賬戶信息與投保人身份一致。簡單來說就是,誰的車,誰買車險,誰繳費。確保“投保人=付款人=車主”。

  目前,實名繳費為私家車投保時,可以用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已採取實名制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企事業單位為單位車輛投保的,應使用企業賬戶轉賬或銀行票據方式繳納保費。值得注意的是,銀行卡必須是投保人本人名下持有;第三方支付必須已完成實名認證;實行實名繳費後,根據新政規定,車主為自然人且與投保人不一致時,一個投保人最多隻能允許投保交強險、商業險各3輛車。同時,投保人除須提供與車主的關係證明或委託證明外,還必須進行“雙錄”(即錄音、錄像),防止別有用心的人在客戶不知情下隨意購買車險,打擊通過“墊付保費”方式爭搶業務、違背消費者真實投保意願等違法違規行為亂象。

  對於單位車輛,如果單位名稱變更,行駛證車主尚未變更,有證據表明投保人和行駛證車主實為同一單位的,視為投保人與車主一致。上級公司、上級單位可以作為投保人為下級公司、下級單位的車輛投保並支付保險費;下級公司、下級單位可以作為投保人為上級公司、上級單位的車輛投保並支付保險費,此兩種情況視為投保人與車主一致。

  2、杜絕銷售“ 貓膩 ”

  據瞭解,一直以來,為圖業務辦理方便開展,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以及其他第三方機構或個人等,會以各種形式為保險消費者墊付保費。個別經辦人員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出單承保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是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後,選擇私下轉賬給保險代理人購買車險的用戶實屬不少。實際上,這種做法也滋生了一些市場亂象。

  “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有客戶來諮詢,車險保費是交給代理人還是給保險公司?如果繳費後合同與此前口頭協定不一致怎麼辦?為什麼車出事故了,保險代理人不願意給報銷?等一系列問題。”一家大型財險公司的營業廳經理告訴記者,按規定,只有在收入保費後才可以打印保單號,保費最終是交給保險公司的。

  業內人士透露,之前有保險代理人會選擇把保單賣給電話車險營銷員出單,以賺取私下返點等差價。“為了避免以上問題,以前我會告訴用戶使用app等直銷渠道繳費辦理,因為涉及銀行轉帳就會有交易流水號可查。”太保財險遵義中支負責人對記者表示,11月30日全面推廣車險實名制繳費後,可以杜絕保單私下交易等亂象。

  3、車險實名繳費是大勢所趨

  遵義市銀保監工作人員表示,實施車險實名繳費是大勢所趨,我國銀行業、證券行業實名制已實施多年。

  對於消費者而言,車險實名繳費有利於進一步規範保險銷售行為,有利於督促保險公司及其業務人員如實履行保險產品說明義務,也有利於保險消費者自主選擇車險產品和服務,防範化解風險。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我市保險機構已紛紛上線新系統等待驗收。遵義市保險行業協會提醒消費者,在投保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撥打保險公司統一客服電話或到保險公司營業網點進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