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大會現場

來源 | STEAM在線

作者 | 申晴

10月29-11月2日,“從STEM到STEAM,以‘A’引領科創教育的構架及機制設計”國際峰會暨中國“數制”工坊第二次會議在上海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教育學會聯合同濟大學主辦,來自中國、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地的著名教育專家和學者,以及上百位學校教師、STEAM教育從業者濟濟一堂,通過嘉賓演講和工作坊的形式,深入研討STEAM教育的頂層框架建構及機制發展、藝術如何引領STEAM各學科的結合、STEAM國際趨勢和本土化、標準化和個性化等諸多問題。

大會期間,數十位嘉賓分享各自在STEAM教育中的實踐經驗和收穫認識,同期開展了十多場工作坊,以現場互動的形式讓老師們進一步深入瞭解創新教育案例的框架設計、實踐過程以及核心理念。

世界各地STEAM教育實踐經驗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原子和比特實驗室(CBA)項目主管、全球Fablab基金會總裁Sherry J Lassiter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原子和比特實驗室(CBA)項目主管、全球Fablab基金會總裁Sherry J Lassiter介紹,Fablab源自MIT的比特原子實驗室,最初利用實驗室豐富的製造設備和儀器,加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超乎想象的創造力,創造出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發揮作用的系統。Fablab作為分佈式教育系統,呈現了二十一世紀全新的教育理論方法。實驗室之間互相合作、共享資源,獲得本地無法獲取的資源。現在已經在全球建立了實驗室網絡,目前已經覆蓋120個國家,2000多個實驗室。不僅有創新,還有創業,一些產品成果經過眾籌,已經在市場上獲得了充分的經濟機遇。比如Fabricademy,教學內容包括數字製造、生物製造、電子設計。同時,針對不同的年齡層次、職業背景有不同的課程。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Fab基金會首席信息官、Fab Academy全球數制學術課程項目負責人Fiore Basile(右)

Fab基金會首席信息官、Fab Academy全球數制學術課程項目負責人Fiore Basile代表Fab Academy與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FABLAB O|“數制”工坊創始人丁峻峰老師舉行了簽名授權儀式,對Fablab O中國數制工坊的本地開發的課程FABO X表達了官方的認可,正式確認FABO Academy X成為全球第一個授權落地本土化課程,未來在師資培訓、線上線下雙師的教學模式上FABLAB O和Fab Foundation全球導師達成全面合作。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Fablab O |中國“數制”工坊創始人、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丁峻峰

Fablab O |中國“數制”工坊創始人、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丁峻峰向大家介紹了FABO課程基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引導學生在真實的世界中找到可持續的命題及解決方案。FABO STEAM教學系統將設計思維融入到真實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使學生主動學習,培養跨學科綜合遷移實踐解決真實世界的能力, 激發學生自主創新和主動性學習的慾望,並促進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同理心,演講能力等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一套STEAM教育的系統課程,以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為核心邏輯、項目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為主要教學方式,將繪畫、音樂、人文同3D打印、鐳射切割、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技術有機融合,為開拓 “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實踐內容找到了一個完整解決的方案。

丁峻峰老師在“如何在校外建設一個適合你的Fablab實驗室和STEAM課程”這一工作坊中,就如何利用B端資源引導C端搭建FABLAB STEAM課程系統進行討論,其中包含了對實驗室空間營建和設備配套、課程內容以及經營的等焦點問題展開探討。就品牌經營與課程合作兩種合作模式和大家做了進一步解釋,大家希望藉助FABO平臺、建構一種全球背景下落地國內的雙師創新合作模式、為拓展C端合作提出瞭解決方案。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院長婁永琪(中)完成FAN5到FAN6交接儀式

在數制工坊亞洲網絡年會的FAN5到FAN6的交接儀式中,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院長婁永琪蒞臨活動現場,親手完成了由5到6的轉變,將現場氣氛推到高潮,標誌著明年的亞洲年會將在上海舉辦!隨著近些年來的發展,Fablab逐漸形成了亞洲網絡,遍佈亞洲各地的16個Fablab針對不同的研究內容:零汙染主題,美麗海洋,回收塑料垃圾再利用等主題,在年會上分享工作成果內容,互相學習,達到信息共享。 Fablab在同濟的安家落戶和茁壯成長,與設計創意學院兼容幷包、充滿活力的風格交相輝映,為設創注入了新鮮血液。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SCOPE STEAM項目導師、克利夫蘭大都會校區Fab Lab項目負責人Sarah Prendergast Wallace

SCOPE STEAM項目導師、帶頭人,美國克利夫蘭大都會校區Fab Lab項目負責人Sarah Prendergast Wallace女士從教育進程、教育全球化與本土化、評估與認同、和發展機遇的角度闡述了STEM教育到STEAM教育的發展。在STEAM教育中,教師應當充當更加重要的引導者角色。Wallace女士通過展示精彩的學生的學習流程與設計作品,論述了學生通過新技術和工具在當地傳統文化、材料,以及國際Fablab網絡的融合中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與有效性。通過學生自評、本土評價體系以及全球評價體系,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反饋,提升對工程與設計思維方法的認知。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生物製造學術課程創始人Lucas Evers

生物製造學術課程創始人Lucas Evers給大家帶來了關於應用生物設計、黑客、藝術、科學與DIY在調研文化以及創造文化的演講。當今“STEAM教育”將人文學科教育整合在內,因此科學研究教育需要向公共文化與利益落實,實驗室、展覽、工作防坊與表演都是有效的形式。通過 “co-creation”,藉助設計思維與設計方法,公共項目可以在大眾互動中也產出大量有趣的成果。Lucas認為,如果人們可以靈活運用或思索科學、技術、藝術、工程、數學等學科內容,那麼公益科研項目也可以成為深刻的公共文化。對科研的文化性理解有利於各領域的研究互補。通過一系列有趣、有深度的公共創造性生物研究活動,Lucas展示了創客教育在跨領域合作以及社會交流方面的強大魅力。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新加坡OMG集團聯合創始人、先鋒創客William Hooi

新加坡OMG集團聯合創始人、先鋒創客William Hooi介紹了當前新加坡光鮮亮麗的風景下居民生活空間不足以及發達社會與傳統教育的矛盾。基於此,OMG在政府支持下開始培養“maker”,倡議發展“make”文化,創造和運營適合新加坡的“makerspace”,促進作為“maker”的體驗。在教學實踐中,他們努力克服孩子們創新的障礙,培養他們思考、動手與協作的能力,一直在用“making”思想啟發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工程思維。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人工智能專家、曾任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現任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Kostas Terzidis

人工智能專家、曾任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現任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Kostas Terzidis先生介紹了Meta-Design的概念,為大家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少兒教育中的應用。人工智能時代中各類複雜問題都可以在硬件與軟件的升級基礎上經過學習和計算,對解決策略進行枚舉與比較。Meta,the thing of the thing。Kostas教授通過一系列實際用例展現STEAM教育中,利用“Meta”的概念鼓勵學生根據問題迭代式地運用工具創造工具得到優化解決方案的思維。學生在各類複雜問題面前通過具體語境及人文、歷史、潮流等因素篩選出當下最好的方案,這才是人工智能在STEAM教育中應用的關鍵。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美國PBL Works委員會成員,教育顧問,PBL倡導者Suzie Boss

美國PBL Works委員會成員,教育顧問,PBL倡導者Suzie Boss女士與大家分享了PBL教育成功的策略。當前,因學生參與度高、學習實踐面向未來、關注知識遷移能力、與社區關係密切、教師滿意度高等優點,PBL教育大受歡迎。但當前仍存在“PBL陷阱”,因此提倡用有研究與課堂實踐支撐的黃金準則評估教學。

項目式學習旨在掌握管理學習的方法,持續探索,不斷反思。Suzie女士提及四點策略以保證學生在PBL教育中受益。首先,須避免“dessert project”,“teacher-centered”與“student-centered”合理結合。其次,應聚焦有意義的事,關注目標與應用。再次,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學會提問與解決問題。最後,應關注學科內容並培養成功的素養,在協同中積極溝通,承擔責任。通過對所有學生高要求、構建緊密的師生關係、高頻有效的反饋與修正,以及精心教授學習技巧的準則,PBL教育的效率就有機會達到最高。

STEAM教育在中國的實踐與探索

STEAM教育作為一種全新教學模式和創新教育理念,在國內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認可,在落地的過程中有哪些實踐和探索經驗呢?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新科學教育研究所所長、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郝京華博士

新科學教育研究所所長、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郝京華博士結合新教育科技項目課程的研發背景、設計理念,結合案例闡述了對STEAM教育的見解。該項目旨在探索基於解決真實情景中的問題的項目式學習;對“STEM熱”之中缺乏基層設計、關注點存在偏頗、沒有關聯關鍵科學概念、重結果而輕過程、忽視工程思維等問題進行反思與批判。在當下教育體系中,學生缺乏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鍛鍊機會,因此需要引入在文化、社區以及經驗的環境中發生的“學徒式學習”。STEAM教育能夠加強學生協作、跨學科學習與運用、批判分析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新教育科技項目課程的設計理念是:頂層設計儘可能涵蓋工程技術的各個領域,容納工程素養的各個維度,以螺旋上升的節奏逐步培養學生“腳踏實地”的工程思維,做到“讀中悟、做中學、寫中思”。結合學生在科學、技術以及數學方面生動的學習實踐案例,郝京華博士號召STEAM教育的未來應當“讓科學概念和釋放創意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相遇!”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北京市八一學校校長沈軍

北京市八一學校校長沈軍先生帶來「未來已來,將至已至」的演講。沈軍先生指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作為教育者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如何將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開展項目式教學,面向有需求的學生,改變學習方式,為未來選擇奠定基礎。通過自主學習能力的表現性結果,有效連接了學習結果與核心素養。基於真實工程實踐的項目開發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科技素養,助力學生全面成長以應對未來時代挑戰。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超常兒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中科青雲實驗學校校長施建農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超常兒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中科青雲實驗學校校長施建農先生就“創造力與創新教育”這一話題同大家進行了分享。創造力是由個人、領域和專業組成的一個系統。專業是一個符號系統,起到把創造性產品保存和傳遞的作用,而領域則是由影響和控制某個專業的一群人組成的。這些人扮演著守門人的角色。他們對促進或阻礙某個專業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在施建農看來,一個創造力系統的構建要包括動力系統、支持系統、資源系統,它們共同促進創造力的發展。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深圳市坪山區教科所所長、廣東省特級教師張海銀

深圳市坪山區教科所所長、廣東省特級教師張海銀先生講述了近年STEAM教育在中國落地的實踐與探索過程。為適應人工智能導致全球性的人才需求變化,STEAM教育需要教會學生應用跨學科知識和方法,提升社會責任、社會交往技與創新能力,鍛鍊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張海銀先生為解決STEAM教育在中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帶頭編寫了《STEAM課例精編》,結合大量案例實現“STEM”的理念,並引入小組績效評價方法用以評估教學效果。結合深圳市坪山區中小學的STEAM教育實踐,張海銀先生闡述了“政府-社區-企業-學校” 協同的STEM課程新生態。STEAM教育與傳統教育、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的融合已經初見成效。

工作坊精彩紛呈,受到一致好評

除了教育大咖們的精彩演講,大會同期舉辦的工作坊內容新穎,形式豐富,互動性強,受到參會者的一致好評,讓我們來回顧下其中的一些精彩項目,看看它們有哪些奇特之處?

1、巴伐利亞LED創意帽子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導師Andreas Kopp帶領大家將帶有LED燈連接到微位然後對其進行編程,製作出帶有中國特色的巴伐利亞帽。同時,還用激光切割機、製作形態各異的紐扣,為兒童數制工坊提供更多可能性。

2、軟電路製作體驗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導師對電子織物科技的歷史進行了介紹,參與者們對該科技的軍事、時尚、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數值科技實驗室等領域的用途。隨後,參與者們在布料上縫紉了導電材料和電子元件,並且親手完成了軟電路的製作,點亮了LED燈珠。

3、電腦視覺與機器製造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在本次的工作坊中,Marcello老師講述了計算機是如何“看”世界,又是如何基礎應用諸如arduino,anaconda等程序。Marcello老師基於開源軟件應用製作了一個可以實現圖像編輯和圖像追蹤的小程序。

4、開源圓形時尚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你有沒有想過衣服可以是一個裝配的模版?神奇的圓形線條成為優美的藝術,並且在模塊化設計中實現“鑲嵌零浪費”,使用激光切割知物和時裝,讓每個參與的你心動至極。

5、生成藝術:從手工到數字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通過計算機編程讓數字搖身一變,成精美的工藝品。每個熱愛藝術的成員都有能力完成,讓自己的想象與創意通過編程呈現在人們面前。

6、紙電路

STEAM教育國際峰會在同濟大學召開,中外專家論道創新教育

在此課程中,孩子們將通過形狀、材料;紋理和顏色參與到各種敘事的創作中,從而激發他們創造力和想象力,通過物質探索創造自己的故事。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我們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