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现有电商格局,社交电商淘金正当时

2019年注定是社交电商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年行业的蜕变,不是变革的结束而是一种新的蓄力。

自从2004年网购购物兴起以来,很多人将淘宝京东视作电商行业的两座大山。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成熟,消费场景逐渐多样化,平台型电商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主流电商战场逐渐从以往的货架模式转移到了基于用户体验和粉丝裂变的社交电商。

什么是社交电商

根据《2018社交电商行业分析报告》中的定义,社交电商是使用社交媒体、支持社会互动的网络媒体及客户参与以推动在线购买和销售产品和服务的电商。社交电商的大部分交易发生在熟人之间,主要通过社群分享及推荐购买。

社交电商崛起于2015年前后,行业话题度较高的品牌拼多多于2018年成功登陆纳达克斯。受制于传统渠道流量的高成本压力,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开始转向社交电商。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融资总额超过250亿元。

突破现有电商格局,社交电商淘金正当时

社交电商与传统微商的区别

社交电商与传统微商对比社交电商和传统微商有很多相通性,都是在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向自己或其他节点的人脉进行商品销售。但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首先是操作模式的不同,微商需要压钱压货,自己卖不出去或者找不到下级代理将货分出去就会砸手里,是一种重资产模式的买卖关系;而社交电商承担商品采购库存、仓储、物流、培训、售后等供应链职能,平台分销员只需要进行分享推荐,就能获取销售佣金,是轻资产模式的分销模式。

其次是分级模式的不同,微商属于多级销售,5~6级模式很常见,通过上级对下级销售赚取价差;而社交电商一般为2级模式,少数为3级,通过完成对用户的销售赚取各级别佣金。

还有就是产品种类的不同,微商产品的种类范围都很单一,即使投入了高价做了高级别,也只能做一类产品,好不容易获取的用户一年也只能消费一两次。而社交电商打造综合供应链,产品涵盖范围广,母婴、美妆、食品、服装等几乎全部包含,关注产品本身质量和丰富度,是将很多产品卖给一个人的模式。

最后就是传播方式的不同,微商是传统病毒式的传播模式,主要以向陌生人传播为主,相对简单粗暴,几乎不考虑互动工作;而社交电商向朋友、熟人进行精准投放;或者通过签约店主和网红IP利用公众号、自媒体、直播等社交工具进行传播。

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

1、借助社交软件发展红利 社交电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目前社交电商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其分化出的社交内容电商、社交零售电商、社交分享电商均存在拥有巨大流量的平台产品。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发展很大程度上乘借如微信等巨型社交软件发展的红利,利用大社交平台实现去中心化裂变传播,并触达更多用户。而随着短视频社交产品近年发展迅猛的势头,社交电商产品实现社交传播的渠道更趋多样化,社交电商市场发展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待挖掘。

2、社交模式降低获客成本 传统电商社交化发展成大势

相较于传统电商的运营模式,社交电商主要依靠社交关系链实现裂变传播,这类传播获客的方式成本更低,对于平台以及商家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大量中小电商商家开始往社交电商平台迁徙。对于传统电商平台,在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将更多探索社交化转变,如推出直播栏目营造社群、推出拼购拼团等模式吸引并鼓励用户进行分享推广,未来传统电商往社交化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3、社交电商平台口碑将更重要

社交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众多商家进驻平台,而社交电商较低的进入门槛使平台上商家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社交电商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更受关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社交电商主要依靠社交关系实现裂变传播,这种形式下平台口碑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如果不注重平台商品质量监管,社交传播的方式对口碑较差的平台负面影响更大。

社交电商淘金正当时。如果说,上一个十年是属于传统电商的黄金十年。那么接下来的下一个十年或许正是社交电商掘金社交流量的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