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實效 中國助力巴西基建

完善充分的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條件,也是深化地區經濟融合與國家間經濟紐帶的重要依託。與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聯通水平相比,拉美在地區和國家兩個層面都存在較為嚴重的基礎設施赤字,這也是導致後者經濟一體化水平不高、經濟競爭力不強的重要原因。有鑑於此,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優先重視基礎設施合作,並將在巴西投資重點放在基礎設施領域。

隨著中巴經貿關係和戰略互動日趨深入,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有興趣進入巴西的基礎設施領域。旨在將巴西直接聯通太平洋沿岸港口的“兩洋鐵路”雖然仍處於可行性研究狀態,遭遇到不少國際協調和環評方面的壓力,但它的提出反映了巴西重視亞太經貿聯繫的基礎設施需求,中國企業也顯示了參與其中的積極意願。

作為金磚國家成員和世界主要新興經濟體的巴西,在國內基礎設施發展上有著巨大的需求,但也面臨著不小的財政困難和技術瓶頸。巴西2018年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為該國十年來最低水平。由於缺少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巴西對外大幅減少了對亞投行股權的認購,對內大力推動特許經營等公私合作伙伴模式。中國企業恰好在資金、技術和經驗上有著互補的優勢,在巴西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已有不少斬獲。國家電網擁有巴西美麗山水電特高壓直流送出二期項目30年的特許經營權,為巴西電網提供了南北互聯互通的主通道,是中巴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合作典範。中交建集團、招商局集團等中資企業以綠地投資建設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巴西重要港口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三峽集團公司也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巴西水電開發與建設工作。

巴西國土遼闊,產地與港口之間路途遙遠而且缺乏高效的陸路交通網絡,運輸成本拉高了產品成本。基礎設施的改善將會極大地緩解巴西國內的物流成本,從而提升巴西在對華糧食和鐵礦石出口中的國際競爭力。聖保羅州州長若昂.多利亞今年曾表示,中國相關企業對聖保羅基礎設施部門的投資承諾達到200億美元,涉及地鐵、鐵路、機場、港口和衛生設施等領域。這些都顯示出中巴兩國在基礎設施領域極強的互補性和巨大潛力。

除了傳統的交通、能源類的基礎設施外,信息類基礎設施也有望成為基礎設施合作領域的潛在增長點。中巴兩國在地球資源衛星的研究與發射領域合作已近30年,是全球使用最廣泛和技術先進的衛星遠程監測項目。巴西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市場,巴西多家電信運營商使用華為提供的設備。在美國、日本等國以安全為由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的國際背景下,巴西副總統莫朗表示不會排除華為在該國運營5G移動通信網絡,這顯示出兩國戰略互信水平的珍貴价值。

(作者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