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雷郡民间诸神之茗山得道乌蛇大王又称茗山得道勇猛乌蛇大王,邬蛇显赫大王,茗山洞府乌蛇大王,麻章地区常称为镇海邬龍大王,简称为乌王。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关于邬王来历,据《乌蛇大王感应真经》记载,乌王本是秀才,文武双全,十年寒窗苦读,把自己身上的污垢收集在一个瓶子里,污垢竟然化为一条小蛇,秀才把瓶子带在身上上京考状。路过茗山时,不料头晕眼花,就把蛇放在茗山中,独自上京了。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秀才中了进士。后来听闻茗山有蛇妖为患,就来到茗山。蛇见到主人来了,就归降了,进士于茗山降服蛇妖,拯救一方百姓,最终得到人民的爱戴。守护一方安宁,神有大功于民,故有千秋供奉,万代香火。这里的乌王是降服蛇妖的正义人士,而且能文能武,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满满的正能量。在这里,乌王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又有说法说他本身就是一条大蛇成神,很多供奉乌王的庙都有大蛇盘踞大梁之上,都有乌王现出蛇身的目睹案例。

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的赵德胜,人长得黑,外号为黑赵岁,是朱元璋的重要将领,死后化为乌蛇。长得黑=乌蛇?这个说法,蛮抗哥觉得过于牵强,属于典型的顾名思义。且赵德胜与雷州没有任何联系,更查不到其化身乌蛇的传说,纯属子虚乌有的故事。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图为关于乌王是赵德胜的来源

种种说法,都不一样,即丰富了乌王的内涵,也增加了其神秘性。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邬王形象一般都是头戴金盔,身着战甲,脚踏猛虎毒蛇,一手持朴刀(一说关刀),一手抓虎尾,面容黝黑,虎须森森,怒目圆睁,龇牙咧齿,显得十分刚烈,乃是正直之神。但是民间也有传说手持扇子的邬王好色,不是正神,这个说法有待考究,但在雷郡地区,邬王公的名声也确实欠佳。

名声欠佳,体现在日常的聊天中。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乌王的名声被恶劣如此,蛮抗哥十分痛心。因大凡被供奉为神者,受民间奉祀,必是有功于民,有功于社会,如白马三圣大王,妈祖等等,乌王也是正直之神,而被这般破坏名声,所以有必要澄清一番,还乌王清白。愿以后多积口德,少些破坏邬王名声。

不管是《乌蛇经》的记载,还是民间口口相传,各种乌王的来历,人民赋予他的神话传说,或许并不是他的真面目,蛮抗哥也试图从历史的片段中寻找乌王的来历及神秘背后的真相。

蛮抗哥也曾和友人游历雷郡诸庙,学习、探访,通过解读乌王庙的对联,碑文,神涵,对乌王的由来,大概有了个清晰的思路。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图为遂溪县建新镇黄宅村的乌王古庙,古朴又显得庄严大方,神圣而不可亵渎,令人肃然起敬。除了古老精美的建筑,我更把注意力放在这幅对联上。“秦纪瑞生宋传徽号,星辉南极波静东瀛”,秦纪的意思是秦朝,瑞生的意思是有福气,也指出生高贵,或者说出生时伴有祥瑞出现,说明乌王是秦朝人,而且出生时伴有祥瑞,地位高贵。宋指的是宋朝,传有传承、传递,继承的意思,徽号即尊号,尊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连起来意思就是在秦朝的时候伴随着祥瑞出世,宋代皇帝传承他的尊号,众所周知,宋朝皇帝姓赵,既然宋代皇帝传承的是邬王的尊号(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猜测,邬王也是姓赵的皇帝?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秦纪瑞生宋传徽号”,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邬王是秦朝地位尊贵的人,宋代传承的是他的尊号。说明了邬王的朝代、地位。这无疑是解开乌王来历的重大的信息点。但是蛮抗哥思来想去,秦朝是个短命的王朝,秦二世时就被灭亡。然后是楚汉争霸,中央王朝也没有皇帝姓赵,这个人究竟是谁,这幅对联想表达什么意思,是向我们传递一个怎样的信息呢?研究一时进入了瓶颈。

或者是冥冥中有注定,抑或乌王神圣有灵,后来,笔者又去到另外一个乌王庙,看到另外的一副对联,这才恍然大悟。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此庙为建新镇乞雨村三圣庙,供奉忠邬白三圣大王,中间坐正为乌王,左边的是忠顺侯王李广,右边是白马三圣大王。民间传说他们是结义兄弟。

这副对联,也蕴含了很多信息。“汉家飞将声灵赫奕”,说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这里我们简略不说,以后有机会再写关于忠顺侯王李广的故事,重点说说下联“常山诞世名显昭彰”,这句话中,直接指出乌王是在常山出生,是常山人。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赵云出战时必先大喝一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赵云是常山真定人,姓赵,乌王是常山出生,也姓赵,两人都是常山赵氏望族,多么的巧合。同时,这里指出“常山诞世”也暗合另外一座庙的“宋传徽号”,都指明了乌王是姓赵的皇帝。“常山诞世名显昭彰”,说明乌王出生常山赵氏望族,声名显赫,千古流芳。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同样的,这幅对联也是传达了同样的意思。歌颂了常山的乌王保障社稷,所以万古名扬。那么,综合以上秦朝出生,常山赵氏,做过皇帝等等关键词,蛮抗哥把目光锁定在一个传奇人物身上。那就是南越第一代皇帝:赵佗。

蛮抗哥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测,一个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推测,更是推翻以前种种说法的全新的说法:乌王就是赵佗。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据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记载,南越王赵佗,秦朝大将军,常山真定人,后拜为龙川令,驻守岭南,后自立为南越武王,后臣服汉朝,传四代,最终被汉朝所灭。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南越王赵佗,对于整个岭南地区贡献很大。

在政治上,赵佗在岭南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据考古发现,广东英德发现了1.4万年的稻作物,证实农耕文明起源于岭南。赵佗是中原先进耕作技术、打井灌溉技术和冶金、纺织技术的传播者、推广者。他和首批南迁的中原官民把中原耕牛犁田和使用铁制农具的技术传播到岭南,极大的促进了岭南农耕业的发展。

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他还出动官兵助民凿井,修渠灌田,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赵佗在开发边疆、传播文明方面,是引导岭南百越部落从原始社会迅速走向文明时代的文化先驱和伟大政治家。

在文化上,首先是中原汉文字的使用,《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出土文物发现不少汉字。百越是一个能歌善舞的部落,有越舞和汉式舞。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赵佗治理南越,非常重视“以诗书而化国俗”,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教育他们赡养老弱、废除群婚。还利用行政手段推广中原汉字,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仪”,从而使“蛮夷渐见礼化“。迅速推动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赵佗实行“和辑百越” 的政策,提倡中原人与岭南人通婚,尊重岭南人的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呜呼,研究至此,蛮抗哥不由得感慨,赵佗对于我湛江乃至整个岭南功劳都是浩大的!!

这样的人被供奉为神,受千秋万代祭祀,理所应当。也反应了淳朴的湛江人民感恩,念恩,不忘这位帝王的恩德,让子子孙孙都去纪念他。

既然乌王就是赵佗,然后又有了新的问题了。

比如

1、赵佗是南越武帝,为何叫乌王?

2、赵佗既然是乌王,为何民间会把他和蛇联系一起?

3、乌王踩老虎是何用意?

4、赵佗既是乌王,为何脸和全身漆黑?

这些问题,我们下篇文章再来讨论。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迷雾重重:湛江民间供奉的乌王原型研究(内附乌王北府精美壁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