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提起二战的日本鬼子,你脑海里会立即浮现出什么呢?

头戴战斗帽,脑后飘着几片破布,黄军装,脚蹬大头皮鞋,手里拿着三八大盖的鬼子兵,或者身背王八盒子,腰挎东洋刀的鬼子军官,呵呵,的确如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鬼子的穿着装备。

战斗帽 和「屁帘」

战斗帽可以说是二战鬼子最显著的标志了,日军称作「略帽」,上小下大,轻便小巧,戴上后与头部贴合得非常紧密,两边各带3个金属通风孔,通气性好,汗水易于蒸发,但没有骨架,也没有硬帽舌,软踏踏的,戴着它一点都不好看。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战斗帽(右一)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江户时代受到朝臣青睐的乌帽子,更有可能学习自法国的平顶帽。从拿破仑时代起,法国军队是许多国家的学习榜样,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联邦军也有类似的软帽,就是法式军帽的翻版,只是在帽顶前沿设计了一个褶皱。有人觉得很优雅,笔者觉得超级难看!

不管怎么说到了战争后期,战斗帽几乎成了日本的国民帽,不仅军人,就连官员、教师,甚至普通国民几乎都是人手一顶。在抗日影视剧中,你更会看到就连那些汉奸翻译官,也一定戴一顶战斗帽。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南北战争的联邦军帽

鬼子也有大檐帽,不过那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如四五式军帽(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制式采用)。

在表现日本1936年「二二六」兵变的电影里日军就是戴大檐帽,类似头上顶着一张北方的大饼,但它对脸型能起到修饰作用,佩戴起来还算美观,所以大檐帽并没有退役,许多鬼子拍摄照片或在重要场合依然喜欢大檐帽。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大檐帽

日军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战斗帽后面那四片晃来荡去的布片,正式名称叫「略帽垂布」,简称「帽垂」,中国军民则轻蔑而形象地称之为「屁帘」。

这个奇葩的装束在战争时期真是独一份了,国外军队中笔者也只能找到法国北非军团军帽有垂布吧,其实早在日本古代战争时期,士兵的头盔下就有垂布了,所以人家的「屁帘」也不是凭空出世,而是有传承的。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鬼子的「屁帘」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法国北非军团的帽垂

这么丑的它有什么作用呢?说白了就是即可以遮阳防晒,又防蚊虫叮咬,在南方湿热地区作战尤其管用。

只是在中国战场北方部队使用就不多了,但是它太出名了,以至于在抗战神剧里地不分南北,有鬼子兵就都戴屁帘,早期的抗战影片如《地道战》,那应该是在华北吧,日军也是脑袋后面飘「屁帘」了。

大头皮鞋、分趾鞋

鬼子列队行进时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军靴,鞋底的36颗鞋钉踩在路面上卡卡作响,耀武扬威。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大头皮鞋

日军陆军服装主要效仿法国,军官穿长靴(下士官一般穿褐色牛皮长靴,军官则穿黑色长靴,有的是用马皮制作的高品质长靴,带有黑色的光泽),士兵则是土黄色低腰皮靴扎绑腿的标配,这个短皮靴就是日军称作「编上靴」,中国军民称之为的「大头皮鞋」。

该鞋由牛皮制成,棉线缝合,铝制鞋带扣,坚固耐用,行军作战十分管用,后来由于资源缺乏,小日本也只能改用质量低劣隔热能力差的猪皮制作。

鬼子兵对自己的大头鞋还是非常爱护的,泅水过河时会脱下来绑在高处携带,毕竟他们大部分人原来都是农民,农民一般都是穿草鞋和木屐。

为了适应穿着木屐的习惯,日军还定做了拇指和其余四趾分开的「分趾鞋」,使用橡胶鞋底和厚帆布,十分防滑耐磨,制造者就是1931年创立,如今仍大名鼎鼎的普利司通公司。

有个笑话说美军分不清日本人与其他亚洲人,就看其脚趾,凡是大拇指与其他四趾明显分开的就是日本鬼子,屡试不爽!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分趾鞋

东洋刀

日军另一个独一无二的装备就是指挥刀(抗日军民称为东洋刀)了,本来刀剑之类的武器在冷兵器时代那是攻防的利器,但到了热兵器时代就转换为庆典仪式中的华丽装饰了。而小日本在军国主义武士道薰陶之下,军刀反倒成为了军人的精神支柱,军官、下士官几乎人手一刀。

这些军刀主要有两种即:

九四式军刀(日本皇纪2594年,1934年定制)供军官使用,它保留了传统的「阵太刀」样式。

九五式军刀(日本皇纪2595年,1935年定制)供下士官(曹长、军曹、伍长)使用,传统样式,但使用了现代加工工艺。也称为「曹长刀」。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在残酷激烈的战争中佩戴这个累赘玩意有什么用呢?

一来佩戴军刀可以显示自己的地位,有的军官出身贵族,他们会佩戴一把祖传的宝刀,并配上华丽的配件。另外军刀刀绪的流苏丝带颜色还可以显示军阶,蓝色代表尉官、红色代表校(佐)官、金色代表将官,官越大,刀柄刀把装饰越华丽。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刀绪的流苏颜色显示军阶

二来无非是用来杀害无力反抗的战俘或者手无寸铁的平民罢了,证明了日军的残暴和内心的虚弱。

三来到了战争后期,日军节节败退,军刀就成了鬼子军官战败自杀的最好工具!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鬼子投降时上缴军刀

王八盒子

说起日军的南部十四式手枪(大正十四年定制),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一提起「王八盒子」则是无人不知。

该枪射击精度好,但故障较多,受到诟病。这就是一款普通手枪,它的特别之处是在枪套的外加了一个小夹层,可以存放备用子弹,为了盖住外层,枪套的外盖就设计成了圆鼓状,整个枪套就像个乌龟壳,抗日军民称之为「王八盒子」,真是绝了!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王八盒子外面加了小夹层,存放备用子弹

至此鬼子军官左跨东洋刀,右背王八盒子就成了标配。

三八大盖

鬼子兵最主要的标志武器就是定制于明治38年(1905年)的步枪,该枪为了防尘而在枪机上设置了一个拱形的防尘盖,又被称为「三八大盖」。

该枪射击精度好,有效射程达460米,许多鬼子兵都是优秀射手。枪身长达1275毫米,加上长度500毫米的刺刀,全长近1米八,所谓一寸长一寸强,非常有利于矮小的鬼子进行拼刺格斗。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三八大盖

不过该枪缺点也很明显:子弹口径只有6.5毫米,弹头飞行稳定,杀伤力差,子弹打进去多大眼,出来还是多大眼,只要不打中要害,伤者很快又能继续打鬼子了(也有说法是杀伤力并不低,尤其时使用劣质子弹的时候)。

我抗日部队使用的步枪主要有「中正式」步枪,子弹口径7.92毫米,杀伤力比「三八大盖」强的多,缺点是枪身短,只有1110毫米,虽然刺刀长达575毫米,全长还是不如「三八大盖」。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中正式步枪

总体来说两枪相比各有千秋,只是三八大盖是日军制式武器,而中国军队远不能全员配备中正式,许多杂牌部队只能使用老式的「汉阳造」、「江南造」以及其它杂牌,这在作战、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就存在了较大的差距。

歪把子机枪

鬼子的班用轻机枪最著名的是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1922年列装),因其枪托为了便于托腮瞄准而被设计成向右弯曲的式样,中国军民俗称为「歪把子机枪」。

该枪弹容量30发,使用与三八大盖相同的6.5毫米步枪弹,弹药后勤保障方便,射程远、射速快、射击精度较高,理论上十分完美。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弹斗供弹的歪把子机枪

实际上由于采用奇葩的弹斗供弹,弹斗的30发子弹不是一体的而是由6个5发弹夹构成,弹药装填繁琐,供弹不畅,枪管过热还不能更换,结构复杂易故障等问题使该枪后来逐步被取代,但因小日本生产能力不足该枪继续使用。

我抗日部队使用最广泛的轻机枪就是大家熟悉的捷克ZB26轻机枪了,该枪20发弹匣供弹(数量有点少),7.92毫米子弹,威力大,可换枪管,射击精准,几乎指哪打哪。

二十张高清图:二战鬼子军装为什么特别难看?

▲ 捷克ZB26轻机枪

最大的好处是操作简单,射击要领简单易学,实战中机枪手牺牲,旁边的老兵接过机枪就能接着扫射,不像歪把子机枪由于结构复杂,供弹怪异,不是长期训练的士兵根本无法做连发射击。

袭击日军小分队要首先干掉其歪把子机枪手,由于无人可以接替,其班级火力就大为减弱。影视剧中抗日部队拿起缴获的歪把子机枪端起就打看来也不太现实吧。

阅读 293

在看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