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河湟谷地的蒙古人被明太祖赐祁姓

东祁土司,明朝土司,以别于西祁土司而言。西祁土司,明土族土司。因居青海西宁县祁家川,与东祁土司所居青海乐都一西一东相对而得名。

东祁土司是明清时期河湟地区影响力较大的土司,族属蒙古族,《清史稿.土司六》:“碾伯县:朵尔只失结,蒙古人。元甘肃行省右丞。明洪武四年,投诚。六年,授西宁卫指挥佥事。子端竹袭。旋调守西宁卫。建文元年,从南军征北平,阵亡。子祁震袭,始以祁为氏。”

朵尔只失结本为驻扎在甘肃张掖一带的蒙古族部落头领,直到明朝末年,朵尔只失结才率部移居河湟谷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朵尔只失结归顺朝廷,并为明朝开国立了大功,因此被明王朝授予宣威大将军,世袭西宁卫指挥佥事,并受封成为了湟水流域的一个大土司。

朵尔只失结的儿子随军打仗时战死沙场,明太祖因此召见多尔只什结以示抚慰。明太祖问多尔只什结青海最著名的是什么山,多尔只什结回答是祁连山,于是皇帝便赐朵尔只失结姓祁,这也是乐都祁氏的由来。

东祁土司自洪武六年(1373年)受封,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废除,共558年,传23人,正式袭职19人(关于东祁土司谱系,史志、谱牒记载不一,学界持不同观点)。辖有上川口朱家堡、王家堡草滩黄河南北二庄、甘沟祁家庄、巴旦庄、牛角山城、河北齐家堡、达子湾庄和胜番沟上下祁家庄,共有1000余户。

生活在河湟谷地的蒙古人被明太祖赐祁姓

谱系不同看法图1

生活在河湟谷地的蒙古人被明太祖赐祁姓

谱系不同看法图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