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加快推動PPP立法及相關規則改革,政府要帶頭遵守契約

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經歷瘋狂增長和隨之而來的規範調整,近兩年PPP項目庫退庫力度加大,僅去年就清退了擬投資規模3萬億的2500多個項目。PPP市場規模驟降,引發了社會各界的不同猜測和焦慮

作為PPP模式主推者之一,財政部原部長、中國財政學會會長樓繼偉近日在北京大學2019“全球PPP50人”論壇第二屆年會上表示,PPP項目退庫力度加大,行業風險得到集中釋放。穩步推動PPP行業發展是我國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要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和績效財政導向,為PPP模式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運用場景,進一步加大高質量公共服務的供給力度。

他建議,加快推動PPP立法及相關規則改革。“PPP立法的根本目標是化解不確定性、降低不確定性的程度,通過法律的規範和約束,明確相關主體的權責利,使政府和社會資本的行為、風險及收益更可預期。”

不少PPP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希望PPP條例能夠儘快出臺,從而讓企業明確知道PPP規則,減少不確定性。多位地方財政人士也期待PPP條例能夠儘快出臺,這也有利於指導他們的工作。

早在2017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條例(徵求意見稿)》(即“PPP條例”)公佈於眾徵求各界意見。PPP條例徵求意見稿總共7章6000餘字,意在規範PPP發展和解決當前一些問題。此後PPP條例經過多次內部研討,時至今日尚未正式出臺。

在近日第五屆中國PPP發展(融資)論壇上,財政部條法司副司長賴永添表示,財政部一直在推動國內PPP條例出臺,不過實踐中不規範操作帶來的質疑給推進立法增加了難度,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要堅持“規範”與“發展”並重,爭取早日達成共識,推動PPP條例早日出臺,營造有助於PPP規範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

“針對PPP模式在我國具體實踐所形成的新做法、新業態,應及時修訂完善相關的政策規定,儘量避免不合時宜的政策無意識地抑制了實踐創新的積極性。”樓繼偉說。

他還建議,全社會都要加強法制意識,特別是政府要帶頭遵守契約。PPP條款確定之後,(政府和社會資本)雙方都要嚴格遵守,特別是政府要帶頭履約。如果出現了風險事件,雙方要共同處理,按協議明確主要責任方要做積極處理,另一方加以配合。雙方共同向社會及時披露,以引導輿論。

樓繼偉認為,要適應中國國情,擴充思路,運用不同的PPP模式。在創新PPP模式時,政府部門一定要破除變相發債的思維,也要打破既得利益,將明確可持續的項目放給市場。企業也要加強風險意識,有的企業以BT+F的方式進入政府項目,帶資建設,移交時遇阻。目前中央正在針對地方政府採取糾正措施。

他建議,金融機構改變傳統思維方式,推動金融產品與服務方式的創新,進一步加強與PPP發展相適用的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另外,為解決PPP項目合作週期長和融資週期相對較短之間矛盾,應根據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所需條件,建立完善的PPP項目資產評估和信用評級機制,分類推進PPP資產證券化,並大力發展規範的PPP資產交易市場平臺,為提高PPP項目資產的流動性創造條件並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定價機制,進一步穩定社會資本對PPP項目未來收益的良好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