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线支付巨头进军中国市场挑战支付宝

今年9月,老牌跨境支付机构PayPal通过收购国付宝获得国内支付牌照,成为首家进入中国的外资支付公司。继Paypal后,外资机构纷纷寻求机会入华,除正在积极申请支付牌照的Payoneer外,其它众多外资支付企业也欲以持牌者的合规身份在中国开展业务。国外支付巨头掀起进军中国市场的热潮。

德国在线支付巨头进军中国市场挑战支付宝

11月5日,德国支付公司Wirecard宣布将以不超过7,240万欧元(约5.6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北京商银信支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Allscore Payment)的控股股份,以此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意欲向国内互联网支付巨头支付宝发起挑战。

据协议,Wirecard将以至多724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商银信支付80%的股权,并有一项选择权,可以在两年后以不超过202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商银信支付剩余的20%股份。

Wirecard表示,此次收购将使其能够为中国商户提供收单服务和跨境收单,国际商户也将获得接触中国客户的渠道。

商银信支付在2012年6月获得央行颁发的预付费卡发行与受理和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证,2014年5月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基金销售支付结算许可。

Wirecard在公告中坦言,商银信支付拥有有吸引力的许可证组合,该组合使Wirecard能够为面向国际的中国商人提供本地收单服务,包括以当地货币结算的跨境收单和创新的数字增值服务。

此外,Wirecard的国际商人可以接触到中国消费者,并且可以接受广泛使用的数字移动支付方式并以各自的本币接收结算。该许可组合还使Wirecard能够向中国的消费者和公司发行支付卡。

双方意见

Wirecard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arkus Braun将此次收购描述为“进军中国市场的绝佳机会”。

德国在线支付巨头进军中国市场挑战支付宝

“商银信支付所拥有的全方位金融许可证是对Wirecard全球平台战略的完美补充。中国市场为Wirecard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这些许可证与Wirecard的全球平台战略完全匹配。”

商银信支付董事长兼创始人林耀表示,欢迎Wirecard进入中国,并为中国政府在金融领域改善监管环境及吸引外国投资者所做的努力而共同努力。

德国在线支付巨头进军中国市场挑战支付宝

“Wirecard在扩展全球数字业务方面的悠久历史及其专业的执行方法,再加上我们的本地知识和许可证,使我们成为服务中国商人以及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客户的理想组合。”

关于Wirecard

Wirecard AG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金融服务和技术公司,主要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总部位于慕尼黑阿舍姆。

官网显示,Wirecard是金融技术的全球供应商,其业务遍及全球,从欧洲到中东和非洲,再到亚太地区和美洲,在26个国家或地区共有5300多名雇员。

德国在线支付巨头进军中国市场挑战支付宝

该公司在数字平台的基础上提供移动支付、电子商务、金融技术和增值服务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并在这些领域与约280000家公司合作(截至2018年12月),包括戴尔和微软等IT巨头、德国安联、西班牙电信、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卡塔尔航空公司以及伦敦交通局等。

2015年以来,Wirecard与支付宝合作面向中国游客提供在欧元区的付款服务,与Wirecard合作的零售商包括德国罗斯曼、春天百货、斯沃琪和希腊国民银行等。

2017年以来,Wirecard与微信支付合作。

2018年以来,Wirecard与海涅曼兄弟公司(欧洲最大的旅游和免税商品零售批发商)合作,在欧洲机场免税店提供面向中国游客的付款方式。

2019年9月,Wirecard和中国银联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双方将扩大战略合作。Wirecard试图通过与银联结盟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同时协助银联拓展国际市场。

关于商银信

商银信支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9月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目前拥有预付卡牌照、互联网支付、跨境支付资质。

德国在线支付巨头进军中国市场挑战支付宝

Wirecard公告显示,目前,商银信支付的多数股权由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林耀和上海爱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Shanghai Aiwu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控制。

目前,商银信支付凭借强大的市场优势,与银联、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建立了优质的直通环境。

进军中国引发关注

德国支付巨头Wirecard对商银信支付的收购一案备受关注,包括《法兰克福汇报》、《商报》、《世界报》在内的德国多家著名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德国在线支付巨头进军中国市场挑战支付宝

Wirecard将本次投资视作通过获得跨境牌照扩大全球技术平台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其进军中国市场赢取利润的第一步。近期以来,以PayPal为首的众多外资支付机构对中国市场展现出的巨大热情,或许正是来源于这一市场本身的巨大发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