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汗——電影界的良心

近些年印度電影口碑不減,從2009年大火的那一部《三傻大鬧寶萊塢》,到引發社會共鳴的《起跑線》,好評是一部接一部啊!說起來,從1913年攝製第一部影片算起,至今印度電影也有105年的歷史了,可我們大多數人卻是近些年才被印度電影震撼到,而提起印度電影,我們怎麼也繞不開一個人:阿米爾·汗——印度“國寶級”演員。

國寶級!!!在中國,也就鼎鼎大名的熊貓團寵才能被稱得上為國寶,而阿米爾·汗只是一個演員。貴就貴在即便是演員他都格外出色,隨手百度百科的演藝經歷都有滿滿幾頁,成績不凡。

1、家人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阿米爾·汗的家族,妥妥的影視之家。父親是著名電影製片人,叔叔身兼演員導演數職,弟弟費薩爾·汗也是演員,還有個侄子伊姆蘭·汗當了導演。八歲的時候,阿米爾·汗先後出演叔叔導演的電影《Yaadon Ki Baraat》和《Madhosh》雖說稱得上是前途光明的童星,但真正在電影界大放光彩還是要數23歲那年,他重回演藝道路,陸續出演了《冷暖人間》《灰飛煙滅》《講心不講金》《勝者為王》等多部影片,不管你有沒有看過這幾部電影,都無法忽視阿米爾當年給印度人民帶來的震撼感,因為他不是光靠顏值的偶像,而是真正的電影天才,絲毫看不出青澀的新人感。

儘管飾演了無數成功的角色,但阿米爾汗不滿足於只做一個演員,於是他開始創作自己的劇本,導演自己的電影,成立自己的製片公司。也正是如此大的突破和轉型,對每一部作品的仔細琢磨,阿米爾逐漸出現在中國民眾的視野裡,作品也愈發廣為人知。

這部《情牽一線》就是阿米爾創作的劇本,講述了一個叔叔帶著失去父母的三個小孩,遇到了一位逃婚的女孩的故事,屬於輕喜劇愛情片。雖然影片的思想相比現在的影片而言還略顯青澀,但這對於剛轉型不久的阿米爾卻是巨大的鼓舞。

後來,從業多年的阿米爾汗終於憑藉1996年的《印度拉賈》拿下了印度奧斯卡獎影帝。這部電影雖然劇情老套,情節曲折,但是阿米爾一個人卻將一部電影演活了。

影片的開始,拉賈只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隨性,但是心底不壞的陽光小夥兒

面對喜歡的女生,痴迷的心情擋也擋不住,瞧著眼神還能裝得下第二個人嗎?

當拉賈得知自己要與愛人分離時……

當見到自己的孩子時……

不得不服,真正的好演員連哭戲都是有層次的。當然,家人能把他領進電影這個行業,卻無法教他怎麼把每一場戲演好,我們所能看到的精品,都是阿米爾日積月累下的苦功夫,任何一行,修行都在個人。

2、對電影,他是認真的

爸爸塔希爾一直認為,兒子會按照自己的期待成為工程師或者醫生。沒想到阿米爾·汗的人生在大學時期發生了轉折。一次像是學生作業式的拍攝經歷,喚醒了阿米爾·汗心中沉睡的電影基因,他當即認定了電影就是自己要追求一生的事業,自己不光要以演員的身份,還要以其他的方式參與其中,因此,正在上大學的他做出了輟學的決定。

他曾在採訪裡說過:“我不相信文憑有決定性作用,我覺得如果你真的對一樣東西感興趣,就應該不顧一切地去學習。”當時才18 歲的阿米爾·汗就已經顯示出了強大的自信和承擔巨大風險的能力。

印象中,阿米爾·汗的產片率並不高,但只要接了一部戲,他就會為這部電影傾其所有,他的敬業從沒有人敢質疑。

他試過用四年時間潛心鑽研歷史資料,花一年時間留長頭髮,留鬍子,形神兼備地重現《旭日東昇》裡的抗暴英雄猛卡班狄這個歷史人物。

拍《三傻大鬧寶萊塢》時,他已四十四歲,卻毫不違和地演繹了古靈精怪的十八歲大學生蘭徹。活靈活現的表演,來自他幾個月深入大學校園,認真觀察學生們的一舉一動。

在《我的個神啊》裡,為了表現外星人對地球世界的茫然無措,他設計角色一直瞪著眼睛,即便眼睛痠痛也不眨一下。為突出其支稜的耳朵,他需要用膠水直接粘在耳背上,每次卸妝都會扯掉皮膚,但他咬牙堅持那麼做。

平時我們總認為自己每天早上7點起床去上班,又困又餓擠地鐵,偶爾還要加班沒補貼已經很慘了,可是你試過瘋狂增肥之後再堅持運動減肥的痛苦嗎?平時我們胖一兩斤都哭天搶地,因為我們知道這一兩斤肉的代價是不間斷地健身兩個星期。可已經52歲的阿米爾·汗在影片《摔跤吧!爸爸》中,為了真實再現不同年齡階段的父親形象,用一個月的時間瘋狂增重28公斤,拍完年邁的部分,又用五個月的時間魔鬼訓練,狂減25公斤,重新變成一個肌肉男。巨大的反差肯定對身體造成傷害,但為了角色的需要,就是這樣暴虐自己。

可能在阿米爾·汗看來,拍電影就像對待自己一樣,是容不得一點馬虎的,因為稍稍偷懶,良心就會自責。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專注在自己的領域裡,認真付出,同樣會有差不多的收穫,問題就是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像他一樣呢?

3、他用電影講故事,但電影不是傷疤本身

我相信,每一個拍電影的人都有話想說,有情緒想要表達,凝結在一部作品裡,可能是演員角色的設定,可能是劇情的反轉。阿米爾·汗一系列貼近現實的作品都是因為看見了社會問題才去拍的,而不是因為拍電影順便抨擊印度社會問題。

2012年,阿米爾汗做起了一檔電視節目——《真相訪談》,揭露印度重男輕女、婦女被迫墮胎、兒童性騷擾、鉅額嫁妝、家庭暴力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有很多意見別人不敢提,他敢;因為敢深究,所以比別人看得更透。

在教育問題上,他著眼於什麼樣的教育才真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他導演的《地球上的星星》 ,關注“閱讀障礙症兒童”所面臨的困境。天真聰慧的男孩伊桑,在應試教育的打擊下漸漸失去歡笑,令人惋惜和痛心。幸虧尼克老師的出現,讓他感受到被愛和尊重,也重燃自信的火苗。實際上,印度還有許多孩子陷入在應試教育的困境裡,一方面他們想通過這個途徑獲取最大程度的平等,一方面他們卻漸漸變得麻木,興趣湮滅。

但阿米爾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最耀眼的星星,只要給他們充分的個性發展的自由,就會迸發出奇異的光彩。

這跟《三傻大鬧寶萊塢》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他用蘭徹與腐朽的教條主義鬥智鬥勇的經歷告訴人們,保持精神思想的獨立,勇敢堅定地追尋夢想,對一個人的成長多麼重要。

在種性制度的問題上,他倡導男女平等,激勵女孩自主選擇人生。

印度男尊女卑堪稱世界之最,每年的強姦犯罪率都居高不下,而因強姦獲刑的卻很少,女性的權利得不到尊重。

《神秘巨星》就是一部體現女權的電影,故事反映了一個典型的男權社會,父親暴力,母親在家裡沒有地位的現象,但是影片最後一直懦弱的母親為了女兒的夢想和父親反抗的片段是多少人留下了眼淚,女性並不只有相夫教子這一條出路,跟男人一樣,女人的人生也可以有無限的可能。

還有一部十分火熱的電影——《摔跤吧爸爸》,戲裡作為退役摔跤運動員的阿米爾沒有徵得女兒的同意就讓她們練摔跤,讓她們剪短頭髮忍受全村人的恥笑,讓她們告別快樂的童年,雖然這看起來有點殘忍,但如果不這麼做,她們將要面對的是更殘忍的人生,嫁給從未謀面的男子,一輩子圍著鍋碗瓢盆打轉,然後生子,生子,生子,她們接受不到教育,也享受不到公平的待遇......

阿米爾在戲裡對女兒說的話,也是他間接想勸戒全印度的婦女和女孩的,“我們一路走來,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那些女孩,我們與所有人為敵,與所有反對我們的傳統思想為敵,我們要給那些地位卑微的女性做出榜樣,你肩負的是改變國家命運的使命。如果你贏了,勝利將不只屬於你,還屬於千千萬萬的印度女孩,告訴她們其實女性還有別的出路,打破所有對女性固有的偏見。”

在宗教種族信仰的問題上,他主張信仰自由平等。

印度有眾多的宗教派別,這從側面反映了印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文化包容的國家,但是問題依舊不容忽視。以印度最大的宗教印度教為例子,在印度教裡有嚴格的等級劃分而且不可逾越,從高到低依次為神職人員、掌權人員、平民、最後是奴隸。可是在這個如今倡導人人平等的時代裡,為什麼還容許有信仰的高低卑賤之分呢?

藉助電影《我的個神啊》,阿米爾對印度五花八門的宗教派別進行了諷刺,指出民眾信奉的神靈,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愚弄教眾。這並不是排斥宗教信仰,而是為了信仰的不同而產生矛盾與糾紛是一件很沒必要的事情,不管是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還是基督教,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那些利用信徒的虔誠信仰為自己謀利益的行為和主體,都是可恥的,應該受到人民的譴責。

阿米爾·汗就是這樣一個敢於挑戰權威的人,不論是挑戰教育制度,還是挑戰宗教問題,以及挑戰印度社會對於女性的惡意,阿米爾汗都在不斷突破。

他曾向媒體表示:“批判自己和自己的國家是我們進步的第一步。沒必要為自己祖國被放在聚光燈下而羞恥,應該羞恥的是我們的國家在那一方面還有欠缺。因為知道自己的祖國有太多問題,所以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祖國變得好一點、再好一點。”這何嘗不是愛之深責之切的表現呢?能把這種堅持運用到自己所熱愛的電影事業中,一個人,的確可以對國家改良做出卓越的貢獻。阿米爾汗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了這種力量。

2013年,阿米爾以年度100大人物再次登上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被稱為“印度良心”。在未來的日子裡他還會製作出哪些令人驚喜的銀幕佳作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