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塘”变成了“风景塘”,湘龙街道小微水体清流记

“浮漂塘”变成了“风景塘”,湘龙街道小微水体清流记

(湘龙街道土桥社区吊牛厂塘小微水体治理前)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4日讯(通讯员 周靓)“以前村里的池塘里淤泥、浮漂很多,到处散发着一股异味,现在每一口水塘都是清澈见底的,空气中都是一股泥土的清香味。”苏其文是长沙县湘龙街道高沙社区的居民,闲时的他喜欢在村里四处转转,自2018年街道启动小微水体的管护工作以来,水清了、塘净了、村美了,作为一个全程见证者,他感触良多。

据排查统计,湘龙街道辖区内共有100处小微水体,均为山塘,分布在捞刀河沿线的3个农村社区,共划分为32个片区,64名片区河长和片区管理员进行管理,通过以河长制为主体,聘用专业环保机构,明确管护责任,发动全民参与,细“治”入“微” ,持续推进治水工作。

“我们平时主要是巡查,发现有杂草太深影响观察就砍掉,看见垃圾就捡掉,看到有乱搭乱建、乱耕乱种、污水直排就出面阻止。”坝基组的片区河长舒海文介绍到,他盼望着这一池碧水的景色,能留给子孙后代。

“浮漂塘”变成了“风景塘”,湘龙街道小微水体清流记

(湘龙街道土桥社区吊牛厂塘小微水体治理后)

在街道,像舒海文一样的“河长”还有有63名,确保每处小微水体都有“守护人”,他们严格按照“一日一巡,一周一报”的要求开展工作,遇到强降雨天气还会增加频率。同时对每一处山塘建档立卡,并设置公示牌,明确具体责任人,对管护人员信息进行公示,并设置监督举报电话。

“我们定期对小微水体进行保洁,确保水面无漂浮物,岸边无杂草、垃圾。”街道还聘用具有专业资质的环保合作社,针对辖区内水面漂浮物及垃圾日常清理,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的环境养护工作。通过社区加强宣传,发动民间人士、志愿者200多人义务清理垃圾,提高全民参与意识,把“浮漂塘”变成了“风景塘”。

“捞刀河就像一条“大动脉”,而小微水体就像“毛细血管”,治理好“毛细血管”,大江大河才能干净畅通。治理小微水体,既要有流域治理、系统治理的思路,坚持大小共治、水岸同治;又要细致入微地下一番“绣花”功夫,仔细分析小微水体存在问题的根源,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湘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河长制负责人刘登表示。

山因水而灵秀,城因水而妩媚。目前,湘龙街道基本实现“无垃圾、无违建、无淤积、无损毁、无污染”五无目标。加强小微水体整治,打造良好水环境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每个人参与到行动中来,携手共建美好宜居的生态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