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經營穩中趨好,轉型應對挑戰

國聯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推薦。

平安銀行(000001)

事件:

公司發佈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2019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29.58億元,同比增長18.8%,淨利潤236.21億元,同比增長15.5%。

投資要點:

利潤增長由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共同拉動

1-9月利潤的增速歸因來看,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同比雙雙增長。利息收入增長(21.53%)來源於生息資產規模的擴張和淨息差的提升,尤其淨息差貢獻最為明顯,前三季度淨息差為2.62,較去年同期的2.29提升0.33個百分點。非息收入增長(14.17%)則主要來源與手續費及佣金增長的拉動。與業務擴張相對應,成本有所增加(18.24%),而盈利向好讓公司增加了撥備計提,撥備覆蓋率達到186.18%,較去年末提升30.94個百分點。

貸款結構調整對公司業績和資產質量貢獻明顯

上一部分我們提到到公司淨息差同比提升明顯,具體來看,首先是生息資產中貸款收益率(6.63%,+0.27pct)明顯提升,這受到高收益個人貸款的佔比(60.49%,+7.98pct)提升和企業貸款收益率(4.94%,+0.25pct)的邊際提升雙重拉動,體現出公司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時,主動調整貸款結構,一方面是將貸款更多投放到零售業務,另一方面是做精對公業務;成本端來看,雖然存款的成本率(2.48%,+0.06pct)也小幅上行,但受益於市場流動性改善,公司發債(3.66%,-0.92pct)和同業業務(2.70%,-0.75pct)這類負債成本下行明顯,拉低了成本率。貸款結構的調整對公司資產質量貢獻同樣明顯,三季度末不良率為1.68%,較去年末下降了0.07個百分點,同樣是由於不良率低的個人貸款佔比提升和企業貸款的不良率下行共同拉動。

可轉債成功轉股,資本充足率提升

今年以來,公司通過各種方式積極補充資本金。於2019年1月完成發行260億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9月完成轉股,有效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此外,公司還於4月25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300億元人民幣二級資本債券。通過這些渠道,公司資本得到補充,2019年9月末,公司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75%、10.54%和13.36%,分別較上年末分別提高1.21、1.15及1.86個百分點。資本金的充裕,將為公司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奠定基礎。

經濟對業務的壓力不可忽視,但公司轉型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環比來看,公司三季度單季的淨息差表現不及二季度,或是受到貨幣政策的影響,因為在整體利率水平趨勢下行的週期,銀行淨利差往往也會下降;此外,資產質量的改善主要源於結構調整,而細分各項貸款來看,除了其他類個人貸款之外,一般企業貸款、住房按揭貸款、新一貸、汽車金融貸款、信用卡應收賬款的不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面對全球經濟承壓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未來銀行的經營挑戰會有所增大,公司持續繼續深入推進零售轉型,有望進一步提振業績和改善資產質量,此外公司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在業務系統建設、基礎平臺建設方面有所進展,若推進順利,數字化經營轉型對公司進行科技賦能,公司核心競爭力將明顯提升。

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

整體來看,公司三季度業績較好,持續積極推進零售轉型和科技賦能,未來核心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公司2019、2020、2021年的EPS分別為1.49、1.65、1.84元/股,對應10月22日收盤價PE分別為11.00、9.93、8.92倍,PB為1.07、0.99、0.92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零售轉型不及預期;金融科技發展不及預期;資產質量大幅惡化;宏觀經濟下行;政策調控超預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