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表現很猛的銀行——平安銀行


去年平安銀行表現非常牛,股價漲了78%,公司在財報裡還重點聲明瞭這一點。

一般來講,業績好的公司發財報都比較早。因此,平安銀行在2月份就把財報給披露了。

那麼,今天就一起看一看。

平安銀行當前股本是19,405,918,198股。2019年分紅是每10股派2.18元。

年報中,我看到一個細節,2012年深發展吸收合併平安銀行後改名平安銀行。

這似乎是借殼上市的另一種說法,不過能佔據000001這個具有劃時代性的六位神秘代碼,還是相當強的。

銀行是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原材料、成品全是貨幣。財報中主要是一些指標,對這方面不熟的朋友可能不太看得懂。

銀行財報的打開方式也確實和其他行業不同。我去年花了一個多月瞭解銀行股的判斷方法,以及熟悉行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文章:大銀行系列。

這裡呢,主要從幾項數據簡單說說。儘量簡略,免得看起來太無聊。

說數據之前,我們看看公司對2019年成績的概述:大零售、大對公六四佔比的均衡格局逐步形成。逾期60天以上貸款佔比、偏離度不斷下降,撥備覆蓋率不斷提升,汽融業務市場份額持續保持第一。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 賺錢的零售業務取得跨越式發展,貸款質量有提高,還成了細分龍頭。聽起來是不是很牛,難怪2019年股價表現那麼強。

接下來我們看看核心數據。

2019年至2017年主要財務科目分佈為:

資產總額39390億、34186億、32485億;普通股股東的股東權益2730億、2201億、2021億;營業收入1380億、1167億、1058億。

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595億、479億、429億;股東淨利潤282億、248億、232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1.30%、11.49%、11.62%。

沒有話說,就是一切數據都在轉好。

接下來,在更細節的數據是。

截至2019年末,存款餘額24369億,企業、個人分別76%、24%。貸款餘額23232億,企業、個人分別佔41.6%,58.4%。

銀行本身是經營吸儲放貸業務,從數據來看,也就是平安銀行的存款大多數是從企業那裡吸納的,然後放貸給了個人

成本收入比29.61%(同比-0.71%),這個詞咱們不太好理解,簡單說就是毛利率70.39%。

淨利差2.53%(同比+0.27%),淨息差2.62%(同比+0.27%),這個不是很好理解,咱們可以理解為放貸利率和存款利率之差,兩項數據主要是計算口徑有些差別。

但總的來講,說明公司賺取的利差是在增加的,也就是放貸利率增大幅度大於吸儲利率的增大幅度。

在不良資產方面。正常遷徙率3.24%(同比-0.495%),關注遷徙率31.44%(同比-6.47%),次級遷徙率31.49%(同比-35.07%),可疑遷徙率99.37%(同比-0.07%)。不良率1.65%(同比-0.1%),拔備覆蓋率183.12%(同比+27.88%)。

簡單理解,就是放出去的貸款變成拖賬、壞賬的比例減小了,銀行專門拿來囤錢以備不時之需的小金庫壯大了

在業務佔比方面,零售業務貢獻營收58%(營收799.73億,同比增長29.2%),佔總成本比為66.2%,減值貢獻了45.4%,利潤貢獻了69.1%。資產中,零售、批發、其他分別佔32.9%、43.5%、23.6%。不良率企業、個人分別佔比為2.29%(同比-0.39%)、1.19%(同比+0.12%)。

也就是說,零售業務的好處是壞賬率低、資本佔用少,即便成本較高,依然能貢獻更多的利潤

同時,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零售的不良率其實是在增加的,這不是什麼好消息。

說到不良率,我們接下來看看分行業的不良情況。

採掘業不良率13.55%(同比+11.36%),個貸不良率1.19%(同比+0.12%),製造業不良率3.43%(同比-3.32%),商業不良率7.24%(同比-0.70%)。

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採掘業(重工業)、製造業和商業,佔不良貸款總額的39%。但上述比例變動把個貸也單獨羅列,是因為這一塊的規模非常噠,一點點小變動,就是大金額。

能源業不良率上升主要是受貸款規模下降影響,採掘業(重工業)、交通運輸、郵電和社會服務、科技、文化、衛生業不良率上升主要是受個案影響,據說整體風險可控。

還需要插播的是,2019年末,服務的收單商戶56.06萬戶,較上年末增長47.8%;信用卡流通卡量達到6032.91萬張,較上年末增長17.1%。

簡單理解就是信用卡刷單商戶暴增,信用卡審批卡嚴了,這貌似有點問題啊。

咱們總結一下,2019年業績的大幅回暖和數據的修復確實比較好看,但不能忽略的是,壞賬方面其實存在隱憂的

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