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金融科技賦能特色資管

日前,平安銀行發佈公告稱,獲中國銀保監會批覆,同意該行籌建平安理財有限責任公司。

至此,平安銀行成為繼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後第五家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該行將出資人民幣50億元籌建理財子公司,這也標誌著平安銀行在落實資管新規、推動理財業務轉型上邁出關鍵一步。

籌建工作完成後,該行將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中國銀保監會提出開業申請。

淨值化理財產品轉型穩步推進

作為銀行業零售轉型和科技驅動戰略的引領者,近年來平安銀行積極應對資管行業新的監管環境和變局,推動理財業務穩步轉型,不斷優化產品結構,藉助科技賦能產品創新,提升數據化經營能力。

平安銀行目前已經推出符合資管新規的淨值化新產品線,涵蓋現金管理類、固收類、權益類資產增厚的“固收+”類等產品系列,產品體系更加多元化。

截至2019年9月末,平安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5,925.7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2%,其中,符合資管新規淨值管理要求的淨值型產品規模1,798.4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6.2%,佔比提升至30.4%。

金融科技全面賦能,構建差異化資管競爭力

平安銀行全面探索生物識別、金融雲、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創新技術在資管業務的應用,創新構建智能理財交易平臺、智能投研平臺、智能風控平臺,打造全品類開放式理財平臺。

投研能力建設方面,平安銀行構建了以大類資產配置為核心的投研體系,貫通宏觀經濟、貨幣市場、債券市場、交易策略、權益市場、外匯和商品市場六大領域,自主打造了基於大數據的平安債券生態一體化平臺(KYZ)。其基於大數據分析的金融模型,可提升利率趨勢、行業景氣度、信用利差的預測能力,提升投資收益。

風險管控方面,平安銀行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實現市場風險監測、信用風險管理和投後管理能力提升,動態監測理財產品各項風險指標,嚴格控制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通過標籤化、流程化、線上化減少操作風險。

平安銀行表示,設立理財子公司是該行嚴格落實監管要求、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推動理財迴歸資管業務本源的重要舉措。此舉將有利於進一步優化該行理財業務的組織管理體系,強化風險隔離,更好實現“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服務宗旨,有助於增加金融產品供給,提升和增強服務客戶和實體經濟的能力。

該行將依託於平安集團“金融+科技”和“金融+生態”的戰略佈局,以及平安銀行在科技、產品、投研、交易、渠道等方面的積累,按照監管要求,穩步推進理財子公司籌建工作,爭取早日開業運營,將平安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全品類開放式理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