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連雲港市國家級非遺項目:淮海戲

【科普】連雲港市國家級非遺項目:淮海戲

【科普】連雲港市國家級非遺項目:淮海戲
【科普】連雲港市國家級非遺項目:淮海戲

(淮海戲《趕集》劇照)

淮海戲是江蘇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連雲港市、淮安市、宿遷市及徐州市、鹽城市部分縣區。淮海戲的形成,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2008年6月,淮安市、連雲港市聯合申報的淮海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傳清代乾隆年間,海州(今連雲港市)一帶流行由秧歌號子發展而來的【太平歌】和獵戶所唱的【獵戶腔】,有邱、葛、楊(一說張)三人將其加工潤色為【怡心調】和【拉魂腔】,並以此來演唱農村生活和民間故事。後邱去淮北,葛去山東,楊留在海州,他們各自吸收了當地民歌和語言的特色,遂形成泗州戲、柳琴戲和淮海戲。

【科普】连云港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淮海戏

(淮海戲《借靴》劇照)

【科普】连云港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淮海戏

淮海戲音樂唱腔豐富多彩,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女腔以【好風光】為基本腔,以【二泛子】等為輔助唱腔;男腔以【東方調】為基本腔,以【金風調】等為輔助唱腔。唱腔的特點是樂句的尾突然翻高八度且耍腔,具有拉人魂魄的藝術魅力。

【科普】连云港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淮海戏【科普】连云港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淮海戏

(淮海戲《斷橋》劇照)

淮海戲的傳統劇目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單出”之說,其主要劇目簡稱為“兩罵、兩關、三朵花,七大、八小、十一記。”其中《皮秀英四告》、《樊梨花點兵》《三拜堂》、《催租》等久演不衰,在蘇北地區幾乎家喻戶曉。連雲港市淮海劇團還排演了一大批新創的現代戲和歷史劇,如《代代鄉長》、《明月蘆花》、青春版《三拜堂》、《辣媽犟爸》等,《辣媽犟爸》榮獲第三屆江蘇文化藝術節優秀劇目獎,辣媽的扮演者汪敏獲得優秀表演獎。

【科普】连云港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淮海戏

淮海戲早期樂隊僅有二、三人,伴奏樂器為一副簡板,兩把板三絃,打擊樂器有大鑼,小鑼,鐃鈸,稱“三塊銅”

上世紀60年代初便形成了“吹、拉、彈、唱”的小型民樂隊,伴奏增添一把主奏高音二胡,另有大提琴等低音樂器。

【科普】连云港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淮海戏【科普】连云港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淮海戏

(淮海戲《老圩門》劇照)

淮海戲的服裝、道具、刀槍把子等以前一直沿用京劇樣式,自上世紀70年代後,逐漸向越劇靠攏。

展示各級項目 ,宣傳申報成果;

提高傳承意識,普及保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