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評天下|兩個方向逢低佈局底部核心資產

金評天下|兩個方向逢低佈局底部核心資產

金融投資報評論員 劉柯

本週又是讓投資者糾結的一週,在宏觀數據不佳且IPO繼續擴容的背景下,週一A股各大股指低開大跌,上證綜指全周跌幅接近2.3%。

就目前情況來看,A股回落至2900點以下整固已成為不少人的共識。

本週指數幾乎下了個臺階,原因無外乎幾個:10月CPI達3.8%,物價指數的上漲制約了貨幣政策的調整空間,繼續大幅注入流動性幾乎不可能,缺乏流動性則資本市場無法改變存量博弈的格局;然後是IPO一點也沒有減速的跡象,京滬高鐵還破了IPO最快過會紀錄,後面還有郵儲銀行蓄勢待發,巨大的融資壓力讓二級市場緩不過氣來,向下尋找平臺支撐成為一種必然。

加上很多投資者預期四季度銀行會回籠資金,從資金面角度看似乎也不樂觀。

因此本週除了個別核心資產股票價格依舊高歌猛進,主力挖掘了無線耳機和高價高科技局部熱點之外,大部分股票完全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這種情況和今年年初很相似,股票價格不再以基本面主導,而是流動性,沒錢了股票無人承接。

不過,在如此低迷的情況下,還是有幾個現象值得關注

首先是北上資金依舊在大膽買入。北上資金自10月24日以來大多數呈現淨買入狀態,目前淨買入額已接近400億元,即便在週一大跌的當天也淨買入6.7億。究其原因,人民幣升值預期應該是一個主要原因。

此外,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正逐步增強。而目前外資比較青睞又容易進出的就只有A股了,而且上證綜指只有2900點的位置,以及一大批估值在15倍以下的藍籌股,在外資看來無疑是資產價格的窪地。

第二是部分核心資產股票價格不斷創新高。儘管指數跌跌不休,但本週貴州茅臺依舊創出了新高,讓人歎為觀止。

茅臺屢創新高,為後面一大批高價股打開了股價上漲空間,長春高新、卓勝微、吉比特、聖邦股份、邁瑞醫療、深南電路

韋爾股份等一大批百元股群起跟隨。有意思的是,這些百元股前期漲幅都不小,但依舊繼續上漲,這刷新了很多投資者的三觀,未來也許就是這樣,核心資產股票會一漲再漲,好公司好價格,大部分雞肋公司會隨波逐流實現價值迴歸。

第三是後半周部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的大科技概念股顯露出資金介入的苗頭,這裡面有茅臺為高價股打開了上漲空間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後續資金開始佈局新的核心資產,那就是“盈科技”、“大科技”。

本週的科技主角分佈在芯片、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半導體之中,特別是疊加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更受資金關注,如北京君正、北方華創、誠邁科技等持續大漲,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國家大基金二期正在積極佈局國內電子信息半導體設備企業,資本市場聞風先動。

從這些角度去分析,未來A股可能真的會告別吃“大鍋飯”的狀態,好資產就會有好的股價表現。

那麼,從外資持續流入、茅臺持續創新高和大科技崛起的啟迪中,我們該怎樣去把握未來新的核心資產呢?

以下兩個方向可以探討:一是景氣度高或出現業績拐點行業的龍頭企業,二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自主可控進口替代大科技企業。

從景氣度高或者出現業績拐點的行業裡去選擇,電子信息產業無疑景氣度比較高,此外航空業的行業拐點也需要把握。

如果中美貿易摩擦真的緩和,人民幣將會升值,這其實也是很多外資預期的結果,而人民幣升值對於國內航空業是利好。

此外,從行業本身的情況看,要完成國家民航十三五目標,今明兩年航空業必須加速發展,在行業增速可能維持在10%甚至更高的基礎上,疊加人民幣升值、油價相對穩定、民航基金減半徵收等利好,航空業有望出現超預期收益,國航和南航是兩個受益最為明顯的龍頭。

二是自主可控進口替代,國家大基金二期重點投放的目標是半導體設備,這也是找準了國內半導體制造的短板,設計差距其實在縮小,但設備製造差距巨大,比如光刻機、芯片檢測設備等等,都是被國外“卡脖子”的領域。

本週高價高科技股的崛起,也有以市場發現價格帶動行業發展的意味,從未來的發展潛力看,有國字號央企技術與市場背景的小盤低價自主可控進口替代公司更可能被挖掘。比如中國光電領域技術翹楚,中科院長春光電所就承擔了國家最高等級的光刻技術攻關,旗下上市公司奧普光電也有CMOS傳感器芯片(長光辰芯)和半導體晶圓探針測試臺(光華微電子)可以實現進口替代,這樣的公司厚積薄發終有時。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本報法律顧問

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 羅浩斐 律師

聯繫金妹兒

商務合作:028-86968491

金评天下|两个方向逢低布局底部核心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