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浅析: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无所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本章孔子讲的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

《论语·为政篇》浅析: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无所得

“学而不思则罔”:“学”,即学习,指的是从其他的地方所获取的知识;“思”,是思考、反思的意思,“罔”,是迷惑的意思,此处可以延伸为无所得的意思。孔子这一句话,旨在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对所学的知识,如果只是机械地接受,没有经过自己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反倒会让自己在学习之后变得迷茫,而得不到任何的收获。

“思而不学则殆”:“殆”,通“怠”,指的是精神疲倦的意思。这一句话,孔子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待“学”和“思”的关系,他认为如果整天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之内,没有经过正规而系统地学习,就会让自己缺乏知识的验证而疲于猜测,最终使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在本章之中,孔子从两个方面来诠释自己对于“学”和“思”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给出了自己相应的观点,可谓是精准而富有哲理。

《论语·为政篇》浅析: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无所得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学习和思考的另外一句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虽然与本章之中所言并不相同,但表达出的思想却是同一种,都是告诉后人,要把“学”和“思”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读书学习之道。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日常的学习之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既不能只重学而轻视了思考理解的作用,也不能光想着求创新而忽略了基础知识。

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之中,整天只顾着看书而“不求甚解”,这样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例子,显然这样的学习方法看似勤奋,但却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最终书还是那本书,知识还是原来的知识,对自己并没有产生任何引导、提升的作用。

《论语·为政篇》浅析: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无所得

当然,如果一个人整天都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猜测,或者只想着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凭空创造知识,这样的行为纯粹就是浪费了时间,最终还是会一无所获。毕竟,知识并非凭空出现的,而是随着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即便是孔子这样的圣人,还有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思想,只有时刻保持着一颗进取心和求学之心,才能有所得。

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把“学”和“思”统一起来。既要在学习之中进行理解,又要把自己的思考与已有的知识进行相互验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学习到切实有用的知识,才能收获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思想。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夏的话正是对孔子“学”与“思”最好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又正好切合了儒家思想之中“仁”的这个概念。所以,在学习这件事情之上,能够启发和促进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探索和求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