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漢的賦稅制度,淺談漢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國稅收11年之久

在西漢建立以前,連年的征戰導致人口急劇減少,社會生產力遭到了嚴重破壞。由於田地無人耕作而發生饑荒,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況,就連皇帝的馬車都湊不齊四匹顏色相同的馬, 而大臣出行只能乘坐牛車。

由西漢的賦稅制度,淺談漢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國稅收11年之久

秦末農民起義

漢高祖劉邦起於微末,在和項羽爭霸的過程中看到了連年征戰導致民不聊生的狀況,於是他即位後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實行“輕田租”“與民休息”的政策,致力於恢復農業和生產。戰國時期孟子曾說過什一之稅是王者之政,什一之稅就已經很好了,但是漢朝規定十五稅一(十五稅一,即從百姓的收成裡徵收十五分之一作為田賦)

後來,漢文帝進一步減輕了賦稅,只有三十稅一。文帝即位之初就採取賈誼的建議,連下兩道詔書要求地方政府鼓勵生產、賑濟貧民。除此之外,漢文帝還曾免收全國田租長達十一年之久!

由西漢的賦稅制度,淺談漢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國稅收11年之久

漢文帝劉恆

漢景帝即位以後繼續勸課農桑,實行輕徭薄稅,並且將三十稅一定為制度。與此同時繼續擴大西北的養馬事業,並且鼓勵民間養馬,這一時期官府養的馬匹數量就已經多達四十萬,文景之治為後來漢武帝出擊匈奴奠定了基礎。

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休養生息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社會生產力也得到了發展,漢景帝時期,國家倉庫裡的銅錢多的數不過來,串錢的繩子都爛了;穀倉的糧食多的堆不下,一直堆到了倉外。

既然漢初賦稅遠低於前朝,那為何國庫還能如此充盈?

因為漢朝政府除過徵收土地稅以外,還有其他的財政收入。

人頭稅

在漢朝所有國民都得繳納人頭稅,上至六十歲歲,下到三歲無一例外。對15歲以上的成年人徵收的稅叫“算賦”,對不滿十五歲的孩子徵收的稅叫“口錢”。

公元前203年,漢朝開始徵收人頭稅。漢高祖規定:

凡是年齡在15歲以上,60歲以下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要向國家交納120錢,稱為“一算”。凡是7歲到14歲的兒童,不論男女,每年每人交納20錢。

算賦是交給國庫的,由大司農負責保管。漢文帝時期,由於經濟較漢初已經有了很大的好轉,加上人口也大幅增加,於是漢文帝將算賦調整為40錢。而漢武帝時,由於常年對外用兵,軍費浩大,算賦又被恢復到了120錢。漢宣帝時期,算賦被降到了90錢。

口錢是皇室的經費,由少府負責保管。在漢武帝之前,口錢一直都是從七歲開始徵收的,而漢武帝時期由於軍費緊張,口錢的徵收年齡被調整到了3歲。漢元帝時期,口賦的徵收年齡再次降低到7歲。

由西漢的賦稅制度,淺談漢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國稅收11年之久

漢武帝時期的貨幣五銖錢

由於土地稅的降低,百姓留下的口糧就多了,人口也會隨之增多,國家徵收到的人頭稅也多了,同時從事耕作的人也會增多,這在理論上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為什麼說這是一個理論上的良性循環?因為人頭稅給國家埋下了動盪的因素。

漢朝時期土地屬於私有,而且人頭稅徵收的是錢而非糧,所以如果一個農民家裡遇到了危機,恰好又是錢貴糧賤,那他就只能賣地交人頭稅。沒有了土地,他就只能做佃農,佃農如果要租地主家的地來種就得付十分之五的租,而地主只需要交三十分之一的稅。國家的“輕田租”政策只是便宜了地主,沒有了土地的佃農甚至“無立錐之地”。

朝廷也知道土地兼併問題的嚴峻性,所以漢武帝將天下劃分為13個州,每州派刺史根據“六條”監察地方,其中的一條就是打擊地方大族兼併土地。(這就是著名的刺史制度,此時的刺史只負責監察,還不是行政長官

山林池澤

漢朝時期,田賦收入是大宗,自然是歸於國庫。但是全國除了耕地以外還有山林池澤,這些不生產糧食的地是如何規定的?

早在周朝封建時期,就規定山林池澤屬於貴族所有,有專門的官吏進行管理,普通百姓不許入內。後來隨著形勢變化,常常有人私下闖入這些禁地伐木燒炭、捕魚獵獸進行牟利,這種行為會被認作“盜竊”。但即便如此,還是會有人會闖入,於是貴族乾脆放開了這些禁地,只在出入關隘對他們的收穫進行抽成。這便是關稅的起源。

由西漢的賦稅制度,淺談漢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國稅收11年之久

漢朝時期,這些非耕地區依然屬於“禁地”,而國家同樣對其徵稅。而這些稅收屬於小宗,歸於皇室使用。

這些山林池澤上產生的稅收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鹽鐵官營

西漢初期,鹽鐵可以自由經營。鹽是吃飯的必需品,而從事農耕需要鐵製農具,所以鹽鐵商因此積累了龐大的家產。到了漢武帝時期,他將鹽鐵經營權收歸國有,政府派官員去經營,所有的收入全部歸於國家。

為什麼漢武帝同樣是連年對外征戰,但卻沒有像秦始皇一樣橫徵暴斂來籌備軍費呢?

鹽鐵專賣這個政策的專利權屬於齊國管仲,這個政策在當時叫做“官山海”。根據《管子》的記載,管仲是這樣對齊桓公描述的:一個具有萬輛兵車的大國,1000萬的總人口中應納稅的人約100萬,每人每月徵收30錢,一個月也就3000萬錢;但只要每升鹽加價2錢,,每月即可多得6000萬錢,遠超過每月30錢高額人頭稅帶來的收入。

由西漢的賦稅制度,淺談漢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國稅收11年之久

正是“官山海”政策為齊桓公積累到了財富,他才能夠成就霸業。鹽鐵專賣既能為國家徵收到錢,但又能不激起民變,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方式。

商賈稅

西漢建國之初由於國家統一,商人活動很是便利,漢初的商業也因此隨著手工業和農業的恢復而得到了大力發展。

《史記》記載:“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得通,得其所欲。”

但是漢高祖劉邦認為商業是投機行為,於是頒佈了賤商令,對經商者做了許多限制:“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禁錮不得為吏”,因此商人的地位實際上是很低的,而且法律規定要對他們收重稅。

然而到了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賤商”被及時地轉變為“恤商”,商業又開始活躍起來了,當時有俗語說:“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

漢武帝時期,由於對外作戰的需要,也採取了一些有利於商業發展的措施:

一是國家鑄幣,統一了貨幣,奠定了貨幣市場的穩定,減少了商人的風險。

二是漢武帝限制了商人的投機行為,穩定了市場,有利於理性化經營。

由西漢的賦稅制度,淺談漢文帝如何做到免收全國稅收11年之久

五銖錢

那麼西漢對於經商者徵收多重的稅?根據《史記·平淮書》記載,大概有以下兩個內容:

(一)凡屬工商業者、高利貸者、囤積商等,不論有無市籍,都有據實向政府呈報自己的財產數量,凡二千錢抽取一算(120錢),而一般的小手工業者則是每四千錢抽取一算。(二)除官吏、三老、北邊騎士外,凡有軺車(小馬車)的,一乘抽取一算。

除了這些稅以外,還有許多打擊富商大賈的措施,比如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屬佔有土地和奴婢,否則沒收全部財產。

結語:雖然西漢田賦很低,但是國家卻通過鹽鐵官營、對富商大賈徵收重稅等方式充實了國庫。所以即使漢武帝連年對外征戰,也沒有造成大的社會動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