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本次話題是關於週期的,但週期實在太大了,在這裡加了一個定語就是“產業”,我們這次專門聊產業週期。更是從產業週期的角度去探討投資的一些相關問題。主要內容從以下五個部分展開,分別是霍華德·馬克斯的兩個問題、產業週期的定義與分類、長週期、中週期和總結。

一、霍華德·馬克斯的兩個問題

週期對於大家(包括本人)應該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話題,我估計每個人都有聽過週期,但是可能很多週期把握不了。比如說春夏秋冬其實是一個週期,不斷循環;像我們股市的指數漲跌也是一個週期,總有高點,也有低點。學價值投資有一點很好的是,對股市的整體週期其實把握的比較深,就是整體高估了,整體低估了,應該是相對容易知道的。比方說,我們知道整體 A 股市場,假設 PE 是 9,我知道肯定是低估了,如果 PE 是 50,那我就知道是高估了。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大家熟悉是有的,那陌生也是有,對於週期的話,其實我們很容易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困惑,比方說到底有哪些週期,是值得我們投資者應該關注。大家是不是聽到這些週期的時候,就容易暈了,比如說什麼經濟週期、信貸週期、房地產週期、存貨週期、市場週期,尤其是當這些週期嵌套在一起的時候。週期是如何定義的,然後彼此之間是什麼關係,這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還有我們平時所說週期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結束,對不對;還有看週期用什麼指標,我們都知道經濟週期,經濟週期看什麼指標等等。

有一本書《逃不開的經濟週期》,估計不少朋友也看到過。我不知道大家看的時候是怎樣子的,我第一遍看的時候,最後好像不知道他講的核心意思是什麼,怎麼與投資結合起來。我知道就是一開始講的是約翰·勞的故事,我也看過其他很多金融危機相關的書,大多會提到約翰·勞和鬱金香的故事,但應該是怎樣子切入進去,我始終覺得所有的東西難就難在這裡,就是研究的切入口切在哪裡。如果能夠切進去,我們可能就得出我們自己想要的東西,不需要他們具體的一個研究過程,這是我比較在意的。所以研究週期也是一樣,我們會在意的就是這個研究的切入口。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投資最重要的事》本書估計大家都知道對不對,一般有人想學投資,我說你先把這本書看五遍十遍以後,如果你還願意看的話,那我們有話說;那你如果不願意看,我們沒話說。我記得以前我有個同學,他是學金融的,人家金融學到很高等級,差不多是國內最好金融專業的博士,然後他問我,投資什麼書要看,我說你先去把《安全邊際》看一遍。結果的話我把書給他了以後,一年以後,我發現他沒反應,我就把書要回來了。平時他常常跑過來跟我說什麼股票可以買,民生銀行可不可以買?問題常常是這個股票可以買不?後來買了杉杉股份被套慘了等,其實我也沒辦法說。

剛才把話題講到其他方面去了,回到《投資最重要的事》。這本書裡面霍華德·馬克斯講到了關於週期的認識,認為週期有兩個重要的法則:第一個是一切都有周期;第二個是當你忘記機會的時候,最大盈利機會就來了。現實也真的是這麼回事,最好的投資機會通常是在週期處於低估的時候,導致股票大跌,然後再等待週期高峰的到來。《投資最重要的事》書中在講週期的時候講到的點比較少,我記得在中間就講的一些信貸週期等,具體信貸週期怎麼看,其實還是模糊處理的。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後來霍華德·馬克斯又出了一本書叫《週期:投資機會、風險、態度與市場週期》。在《週期》聊兩個問題:一個是週期的成因是什麼,就是說我們去關注相關週期的時候,是什麼因素導致了該週期的產生?第二個是身處週期在何處,身處週期的哪個位置,其實第二點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就有談到過。那這兩個問題,其實是對我來說讀這本書裡面最有用的東西,這與很多人讀《週期》 這本書讀到心理週期的重要性很不一樣。我也寫過一篇文章,就是《聊週期》,就有指出這兩個問題。我發現從這兩個問題入手,然後嘗試的去理解週期,解釋週期,構建週期理解的大廈,是非常有用的。我們會得到對週期的一種相對新的認識或者是至少可以操作的一種認識。所以請大家記住這兩個問題:一個是週期的成因是什麼,第二個是身處週期何處。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再談一點過去對產業週期的處理方式。過去很多週期我們不理解,那我的做法是直接當作黑天鵝的方式處理,不懂那就是一種黑天鵝,所以一般情況是像上圖的下面產業週期和黑天鵝交界的樣子——彼此重疊比較多。但是這種黑天鵝,我們應對的方式其實是比較簡單的,我覺得黑天鵝應對的方式,我一直強調,就是保守,因為不知道黑天鵝在哪裡。像新城控股這種黑天鵝發生,我相信一個人都預測不到。但是,如果你是比較便宜進去的,跌 30%還可以接受;如果你在頂上進去的,跌 30%就會很難受。所以保守是我們投資的第一個準則,如果你所有的東西都不學習,就要學會這種保守,我好像跟每個人都這麼說。這個原則我們一定要堅持,無論我的本事有多大,或者我們的本事有多大都要堅守這個原則。

對於產業週期的話,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的方式加以解決。大家可以特別理解一下“分析”,分開來解析,分開來解釋,格雷厄姆的書就叫《證券分析》,我特別欣賞分析,但不太欣賞證券,更多精力應該花在企業分析上面。產業週期如果我們認識夠深,就可以慢慢地進行分析,以減少都被當成黑天鵝看待,就跟上圖的上面重疊減少的那樣。所以分析也被我看成了一種應對方式,用分析加保守的方式應對。

二、產業週期的定義與分類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繼續講下去之前,我們先來談一些準備知識:品類、行業和產業的辨析。因為看資料的時候,常常這些詞亂在那裡,有必要進行重新定義與辨析。什麼是品類?品類就是相當於生物的物種,一個品類是商業界的一種物種。物種基本上奠定我們生物界競爭的基本單位,我們用品類的方式去分析商業界的競爭。這是我品類找準的以後,我們分析競爭了,就能夠搞明白,像老鳳祥和周大生這種,其實從品類的一個角度來說,雖然他們都是珠寶,但是在一個是偏黃金,一個偏鑽石,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品類,這個東西就幫助我們認識兩個企業之間的一個競爭關係。

品類清楚了,行業和產業就相對比較好理解了,在品類的基礎上,我們定義行業就是把相同相似品類放在一起加總,整體的一個狀況,這是行業。那產業是什麼呢,產業就是相似的品類加互補的品類,這樣的整體屬於一個產業。互補的品類主要是哪些呢,比方說互補的一個品類的上下游,大家一起完成整個產業鏈的一些工作,這就是一個互補的品類,這些就是我們對品類、行業、產業的簡單區別,我們整個產業競爭格局分析和產業週期分析就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產業週期是指產業鏈上的競爭品類和互補品類在整體上所呈現的類重複性變化的現象。按這個定義,產業週期關鍵詞有幾個,第一個產業鏈,我們是在整個產業鏈上去看看整體的一個產業週期的問題;第二個我們強調品類;第三個是整體的,不是考察單個企業或者是單個品類,是很多企業品類一起考察的;第四個是重複的,但是重複的一個結果就是類重複。很多時候這個時候的週期和上次週期的成因不一樣,但是看上去可能是重複的,這是一個類重複。最後一個是變化的,週期是隨著時間,所處的階段是在不斷變化的。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記得前幾年,剛接觸整個芯片產業時,就經常講的一個“硅週期”,當時不知道這種“硅週期”是怎麼樣的。但是現在回頭去看的話,我們從硅芯片的整個產業鏈鏈條去看整個“硅週期”的話,整個鏈條上某個因素導致整個產業鏈類似這種重複的週期的這種變化,就是一種硅週期。站在產業鏈上去看,所以對產業鏈的整個理解,對我們來說相對比較重要的。我一直在想,我們應該怎麼樣子把整個產業鏈重新畫一下,這個可能是要去做的,那現在我們所有的產業鏈,包括大家分析的都是借用人家的一個材料,有些滿足了我們的需求,有些沒有滿足我們的需求,以後可以去改。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產業週期的定義理解以後,我們順便摟草打兔子,理解一下經濟週期。如上圖,假設整個大圓是一個產業週期,那小圓的話其實在中間裡面有很多個週期,如週期 a、週期 b、週期 c 等,而這些週期可能是疊加在一起,也可能不是,那麼我們最後呈現的週期整體是怎麼樣?比方說這兩個是向上,這兩個是向下,整體我們的週期是向上的一個態勢,這是我們最後觀察的一個整體的現象。如果產業週期這樣定義清楚了以後,大家看一下,其實我們經濟週期整體的一個經濟的走向,就能夠大致用產業週期的方式進行定義。比如說我這個是我剛才那裡,這個是產業一、這個是產業二、產業三、產業四,有其他的很多的產業,而假設這裡還有一個信貸週期,在整個經濟裡面這個比較重要,這個能夠跟很多產業是交叉的。比方說,信貸週期是跟房地產交叉,信貸週期和醫藥產業交叉不多,跟消費交叉不多等等,這些屬於常識性的內容,我們還是需要知曉的。那這裡的很多的產業,有些向上,有些向下,然後呈現。但呈現我們整體的一個經濟向上不向下的狀況,就呈現我們的一個經濟週期。這些是我定義一個經濟週期、產業週期的方法。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但是我們從產業週期的一個角度去理解的話,我們整個經濟現象大家看一下,這是我從其他人那裡拿來的一張圖。整個國家的經濟,肯定有建築和房地產對不對,還有製造業、還有化工、還有輕工服務業等等這些行業,這些行業其實背後產業所構成的。我這個想法最重要的來源是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他整體思考國家競爭優勢的方式是什麼?就是一個國家經濟的強盛,就是由產業的強盛所決定經濟的主體。但分析整個經濟的週期的時候,大家要在意那些比較大的產業。我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概念,在中國哪幾個產業是比較大的?如果不清楚,那麼是需要刻意留一下的。如上圖紅色數字所示,一個比較大的產業是石油化工,他佔中國整體 GDP 的 20%左右(這中間的數據是 2017 年國家的統計數據)。這也就是為什麼寧波等一些地方,他們會很在意引進大型的石油化工項目,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可以拉動很多GDP,一個項目進來,經濟好過很多年。

第二個的話比較大的產業是我們的製造業。整體制造業就是計算機、通訊設備、家用電腦、機械設備等,佔整個 GDP 數據大概是 23%-24%左右。所以製造業不行,我們經濟就不行,我們現在說經濟不好,主要還是製造業的問題。還有我們這個製造業旁邊這樣一個汽車製造業(屬於製造業)佔 10%,現在這個汽車這個行業不行,所以對經濟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第三個就是房地產跟建築相關的加起來大概 13%-14%左右。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房地產從 GDP 的角度來說,它沒有想象中那麼大。還有其他的一些金融服務,也就是 8%都不到,所以銀行的業績稍微差一點點,對它其實影響沒那麼大。所以大家看一下我們整體的一個 GDP,這些都是 GDP 的一個比重,GDP 就相當於我們國家的營業收入,GDP 不好就是營收不好。經濟好或者不好是一個總體的概念,但這種總體的好不好,通常不能直接指導我們投資,只能算是分析經濟週期的第一層次思維,要知道好中有壞,壞中有好,總是這樣的,肯定有些好的地方,有些不好的地方。總而言之,對於我們投資來說,不應該接受經濟不好了(投資)就不好,就可以了。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像我們現在經濟不好,其實主要是什麼經濟不好,這製造業等一點不好,另外一個的話,我們就 GDP 裡面,房地產這一塊在被打壓。這個是我們 GDP 的一個總體的一個數字,大家看一下上面表中的產業數據能得到更清晰的認識。

大家可以像理解財務報表那麼理解經濟問題。比方說財務報表中有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我們都比較熟悉。其中利潤表,我們用 GDP 去管。還有一張表裡面就是資產負債表,本質上就是說資產的價格。如果資產負債表裡,資產價格下跌很大,那麼對我們整體的一個國家打擊也很大,要知道改天我們資產負債表裡面的項目來一個大減值,你都可以想象是這個樣子。本來我賬面上有 500 億商譽,結果把商譽減值到了零,那這個企業也很悽慘的,其實我們的一個房價,房子價格是這個資產的一個最大的一塊,他基本上相當於 GDP 400%-500%左右,這個下降如果下降到 GDP 的 200%了,才是最恐怖,但這個下降了會不會體現在 GDP上面呢?可能部分會體現,但不會全部體現,因為有時候去看看金融危機的一個數據的,而且它 GDP 還好,但是那個公司資產價格下降了好多,所以大家去看經濟的時候,可以用這種資產負債表跟利潤表思維去看看,可能會看的更加明白。

資產裡面除了房地產,還有股市,還有一個債券,我們也是要注意的。據我所知的話,股票跟債券佔我們 GDP 裡面 100%不到。我們國家好像兩個也差不多,多的時候 140%-150%左右有的,少的時候60% -70%。像我們現在的話應該是在 60%,其實在整個的一個資產的比重裡面,還是比較低的。所以我們中國最危險的地方是什麼,其實就是房地產的價格高。另外一個,我們 GDP ,經濟不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這裡的很多的一些項目,很多的一些 GDP 的一個組成部分,從經濟發展規律來說,必然會下降。我們製造業裡面很多塊,像我們的化工這項應該會下降,但肯定有機會爆發出來。所以大家看到,經濟不好的時候也不要那麼悲觀,總有辦法去應對,這是我們從產業週期的角度去重新理解經濟。當然資產負債表裡,還有一部分關於債務的理解,對我們理解經濟去槓桿問題也是很有幫助的,但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以後再慢慢研究探討。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下面我們討論一下產業週期分類的問題。大家從時間的角度去看,可以把產業週期要進行一個分類。比如說有些週期他是一年以內的,這些週期的話,我把它稱之為短週期,比如說像元祖股份其所面臨的月餅週期,基本上是一年內每年都會重複的;像每年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的促銷,雙 11、618 等這種形式活動是一種週期,但這種的話是比較短一年以內的,我主張大家不要去研究,更不要因為什麼節日到來了,就去買相關的上市企業,可能會漲幾天,但太短了,不好把握,直接放棄最明智。

還有一種我們把它稱之為中週期,是用年單位考慮的。比方說,有些產業政策影響他的一個影響範圍是年的,像新能源汽車、光伏等補貼是年為單位;還有一些是存貨,也可能是以年為單位的,這種週期的話是我們要分析的。像我個人的話,就是以前不太主張分析這些事情。但是這幾年下來,如果不分析這些週期的話,可能你買一個股票會 3 年或者是 5 年就在那折騰,不賺錢甚至虧,那是挺讓人難受的,所以要分析中週期。

還有一種是長週期,以 10 年為單位。長週期就是我們所說的品類生命週期,表示一個新的技術或者品類出來以後,從出生到死亡為止的整個週期。另外還有一種更長的週期,以50 年或上百年甚至更久的週期,比如過去的電週期,互聯網週期,就屬於超長週期,像我們現在知道人工智能可能會開啟未來 50 年到一百年會是怎樣的一個大的發展方向,這也算是一個超長週期。那這種週期的話,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超乎我的認知範圍,我覺得研究不了,但是我知道他的影響可能會非常大,我們投資的話僅知道人工智能,我們就去投資這個概念,投資沒有變成商業現實的概念,這個就有點傻了,我覺得分析不了。只是影響的維度時間的一個長短不一樣,然後我們有些可以拋棄的,選擇我們能理解,能把握的那塊去做就行了。

產業週期與投資(上)

我們明白了我們投資主要關注中週期和長週期。那麼中週期和長週期是什麼關係呢?我這裡用中週期和長週期整體視角去看去看,就是他有很多的小小週期,列舉了 6 種情況。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長週期都是下降的。第三種和第四種情況是長週期是上升的。第五種和第六種情況長週期是持平的。這那對於我們投資來說,我覺得主要規避的就是我們品類生命週期或技術週期裡面是下降的一個情況。在這個下降的時候,你無論水平多高,最終都會被歷史淘汰。比方說我為什麼現在強烈反對大家去投資百貨、ATM、燃油汽車什麼的,不值得投資。但是呢,其實百貨什麼的我也研究的,但是研究他過去的歷史,研究品類是怎麼演化,怎麼發展,中間又可能碰到什麼挫折等等,不會是研究了為了買,要知道買了以後可能比較慘會慘(當然燃油車現在還沒那麼慘,但相信會有慘的時候到來的)。我都可以看到,王府井他就是半死不活,跌跌跌跌,然後又半死不活的跌跌跌,應該就是這樣,無論它的中週期方向是向上的,還是下降的,我建議這兩種情況大家都不要碰。大家如果時間久的話,其實以前可能會有用,現在的話就不要去研究它了。

那第三種、第四種情況的話,其實是我們重點觀察的對象。一個是中週期是向上的,一個是中週期是向下的,但是整體的話是向上漲。我們投資企業裡面就有第三種,然後逆向投資,膽子還是比較大,我們買分眾和東阿阿膠做的都是這種事情,而這種事情要忍受,我這裡這個下降還要多久,一年兩年,可能兩年都下降。其實我們當年買白酒的時候,剛好是中週期裡面剛剛走出下降的最後,然後開始向上。這個由下降變成向上就 5 、6年時間,我都可以不用拿到實際,這是這個投資的好處,但是就怕,就怕什麼,買的太早了,然後套牢在那裡3、4年時間,當然如果最後沒問題也算了,這是逆向投資要重點觀察的。還有一種情況是第四種情況。就是說這個整體向上的,如果是屬於向上早期或者是在中期相比較早的一個階段,我覺得還是可以考慮的。第三、第四種情況是我們投資研究一個重點,大家有沒發現研究新能源汽車或是跟研究早教什麼的?其實都是在想辦法把長週期與中週期弄清楚,弄清楚以後才能可以在這個上面去選擇時機買或者不買。

第五、第六種情況的話,我主張的話第五種情況就是估值太貴了不碰,如果估值跌了很多,那我覺得可以碰,例如格力電器,像增長不快的。如果大家運氣好比較好,改天董明珠找到一個好增長方向再快速增長,那你就發財了,當然通常情況說這個不太會,格力為什麼大家給大家估值不高,我覺得很大的原因是整個企業好像很難有一個新的突破,無頭蒼蠅一樣亂撞亂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