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了解“德西效应”,奖励不见得是好事

还在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了解“德西效应”,奖励不见得是好事

张姐近来发现自己一直奉行的“奖励教育”对孩子有些失效了,这让张姐很烦恼。在此之前,孩子有些厌学情绪,对学习不是很积极,于是张姐就想到了物质奖励的办法,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张姐会给孩子一枚小勋章,等孩子集齐了10个勋章的话,张姐会满足孩子的一个小愿望。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于是孩子很配合,成绩也有所提升。

不过近来孩子表示自己没有什么愿望,所以不想得到妈妈勋章奖励,也不按照张姐的安排来学习。听到孩子这么说,张姐哭笑不得,很是无奈。

还在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了解“德西效应”,奖励不见得是好事

很多家长都是物质奖励的吹捧者,这种教育方法比说教更加省力,比打骂更加柔和。很多父母认为这是大人的智慧,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激励的作用。但是从长期的学习习惯看来,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利于长期行为习惯的养成。针对于这种情况,“德西效应”可以很好的进行解释。

一、“德西效应”下的孩子究竟是好是坏

心理学家进行过一个关于奖励机制的影响实验。实验将孩子们分成2个小组,其中的1个小组被称为是实验组,另一组称为是对照组。在实验的初始阶段,研究人员对于两个小组的孩子都不进行物质奖励,让孩子们自由的解题,因为题目有相应的难度,孩子们对于解题充满了兴趣。在第二阶段,研究人员给实验组的孩子1美元的奖励,而对于对照组没有任何奖励。孩子们继续解题。在第三阶段,研究人员取消了对试验组的奖励。这时,研究人员发现实验组中很少有孩子继续进行解题,而对照组的孩子却仍然乐此不疲。

还在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了解“德西效应”,奖励不见得是好事

1. 奖励试验说明,孩子的兴趣被奖励破坏了

当没有奖励的时候,孩子对于某项事物是有一定的兴趣的,但是因为奖励的干预,孩子们失去了对事物感兴趣的内在吸引力。没了奖励孩子对事物不再继续感兴趣了,这要比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兴趣持续的时间更短。

2. 被破坏了的内驱力使得孩子离目标越来越远

具备一定内驱力的孩子在行为表现上更加的积极,而内驱力被破坏了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在行动力上有所减弱,这就会使得孩子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

3. “德西效应”将物质奖励的弊端展现了出来

可以看出对于孩子来说,物质奖励会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这只是在短期内的效果。其最大的弊端在于使得孩子的行动目标发生了转变。孩子从为自己而做,变成了为物质奖励而做,心态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还在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了解“德西效应”,奖励不见得是好事

可以看出,“德西效应”对物质奖励与孩子行为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非常的直观,过度的奖励使得孩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二、过度的奖励会扼杀孩子们原本的兴趣

王姐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的关注,物质奖励也是王姐很擅长的教育方式。王姐想要让孩子做家务,就会把每一件家务明码标价,让孩子进行选择,而孩子为了能够拿到更多的零用钱,自然就主动的做起了家务。对于孩子来说家务是获取零用钱的方式。直到有一天,孩子表示自己不想要零用钱了,因为做家务太累了,自己不想花钱了。

1、孩子原本的兴趣是发自内在的

孩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内在情感的表达。孩子从兴趣本身获得乐趣,在为兴趣努力的过程中,孩子会自然而然的有种幸福感、成绩感。

2. 过度奖励使得孩子的兴趣被物质的满足所取代

对于孩子来说,当父母给予的物质奖励过多时,孩子对于兴趣本身的关注度就会有所降低,孩子的兴趣被物质满足所遮盖。过度奖励使得孩子更加重视物质层面,而忘了兴趣带给自己的精神上的愉悦。

3. 过度的奖励阻碍了孩子的自主性

也就是说,孩子原本可以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并且保持好奇,但是因为受到物质奖励的影响,自主性被环境影响所取代,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被隐藏或者被忽视。

还在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了解“德西效应”,奖励不见得是好事

可见奖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激励机制,但是不恰当的奖励反而使得孩子的成长受到限制。这其中尺度的把握尤为重要。

三、父母该如何正确的奖励孩子,“适当”很重要

1. 减弱激励与成就的关联

比如说,“你好好学习,考第一妈妈给你买玩具”和“孩子你学习的很努力,妈妈给你买个玩具奖励下吧!”这两种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弱化奖励和结果的联系,让孩子回归到学习的本心。

2. 时常变换奖励的内容

固定不变的奖励机制会让孩子习以为常,固有模式的激励话语会让孩子不够重视。所以家长们可以适当的变化奖励的内容和方式,让孩子总是有不一样的惊喜。

3. 奖励要适度,不要让孩子变得贪婪

很多家长在奖励的尺度上把握的不好,使得孩子的愿望越来越大,这会让孩子变得越发的贪婪。小的环境刺激已经无法给予孩子满足,这无疑是一种教育的疏漏。

4. 不要胡乱的奖励

胡乱奖励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对于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要表扬,对于孩子做错的事情也要表扬,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是非观的建立受到影响,也会弱化奖励的效果。

还在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了解“德西效应”,奖励不见得是好事

适度的奖励可以激发孩子的行动力,但是胡乱的奖励显然会使得孩子的兴趣弱化,内在驱动力受到影响,甚至使孩子的品性受到影响。所以父母的教育并非是一劳永逸的,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探索和琢磨的过程。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注重长远的教育影响很有必要。

大家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哪些看法呢?对于物质奖励是否支持呢?对于“德西效应”是否有所了解了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让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共同提高!

还在对孩子使用物质奖励?了解“德西效应”,奖励不见得是好事

我是莓果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儿知识,帮助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妈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