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離“和眾”有多遠?

“曲高”離“和眾”有多遠?| 爭鳴

石倚潔在歌劇《軍中女郎》中演唱“多麼快樂的一天”

文 | 吳洪彬

麥瓊在《音樂週報》發文《什麼是“曲高”,為什麼“和寡”?》,分析了“曲高和寡”的原因在於“高”,因為“高”使得人們“不夠格”聽,進而不願意聽,於是和者甚寡。而對於“高”,作者給出兩個標準:“好聽”(並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和“很難”(技藝高超)。按照這個解釋,“好聽”的和“很難”的音樂都會“和寡”,其實不然。

一、“曲高”與“和寡”都是相對而言的。

好聽的音樂比比皆是,我們並不能將所有音樂作品按好聽程度來排序,況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偏好,比如曾經風靡一時的《小蘋果》,有人覺得好聽,有人就覺得俗不可耐,“好聽”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是對的,但“好聽”恰恰是“和眾”的基礎,音樂作品沒有可聽性,自然就會離大眾比較遠。

音樂作品的難易程度也是一個相對概念,歌劇《軍中女郎》中的選段“多麼快樂的一天”因九個highC成為世界各國男高音的試金石,但不能就以此認為這部作品的技藝超過歌劇《圖蘭朵》中的“今夜無人入睡”,經典作品的技藝都具有獨特性與惟一性。當然能演唱這兩部作品的歌者相當少,但用“和寡”來形容,好像又不是很確切,喜歡這兩首作品的聽眾是個龐大的數字。

二、情感共鳴是理解音樂的關鍵。

音樂是表現情感的藝術,這一點毋庸置疑,有了這一個共性的認識,對於是否有“和者”、聽眾有沒有聽懂,最基本的判斷就是能否產生情感共鳴。流行歌曲之所以受眾最廣,是因為它表現的是最廣泛、最普遍、最底層的勞動人民的情感,比如《常回家看看》唱進了億萬人民的心底,唱出了尋常百姓的心聲。

音樂能夠表現人類的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特定時期、特定環境下的特定作品能夠使特定人群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哀思會上的《二泉映月》無不讓人潸然淚下,紀念碑前的《紅旗頌》無不讓人心潮激盪,廣場邊的《最炫民族風》又無不讓人精神抖擻。作曲家通過音樂表達自身的情感,同時也期待聽眾同頻共振,可以說,情感的真實還是虛假、深刻還是淺薄、普遍還是狹隘,才是評判“曲高”與否的關鍵指標,有時候需要技巧,有時與技巧無關,比如《歡樂頌》很簡單,卻表現了人類最高級的情感,當然用最簡單的形式表現最深刻的內容本身就是一種高級技巧。從情感體驗的層面來說,“曲高”不等於非得“和寡”,越是普遍、高級的情感,越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

三、“曲高”離“和眾”並不遙遠。

普通音樂教育早已承擔起培養聽眾的任務,音樂賞析課,也早已不只“聽歌”那麼簡單,《田園交響曲》是小學高年級的欣賞內容,許多學校的合唱團、管弦樂團都已接近專業水準,學樂器的孩子越來越多,這在二十年前是不敢想象的,古典音樂離孩子們越來越近了。學校如果在硬件設備上投入再多一些,比如建設專業的視聽室,學生音樂欣賞的質和量都會有所提高。社會上,眾多社區有了自己的公益書房,如能在書房裡建一間視聽室,也能彌補很少走進音樂廳的缺憾。

國慶70週年前後,最火的歌曲莫過於《我和我的祖國》,美聲版、通俗版、民族版的都有,每個人都有心目中最喜歡的那個版本,大部分人又能接受別的版本,甚至以前不懂美聲的人也覺得美聲版也很好聽,真正達到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藝術氛圍。

“曲高”不一定“和寡”,隨著大眾審美能力的提升,隨著人們對音樂藝術的認識越來越多元化,“陽春白雪”也將觸手可及。

- THE END -

快手、抖音賬號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