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德老師講三國演義(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說曹操

郭英德老師講三國演義(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說曹操

奸雄的權術——機警而有權術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曹操——京劇臉譜

(一)少時的權術

作為“心口如一之小人”,作為一個馳騁於政治疆場上的風雲人物,曹操以權術著稱。

中國古代論人有“三品”:上品是德才兼備;中品是有德無才,或者說多德少才,完全無才是不可能的,德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下品就是有才無德,或者說多才少德。

古人論人的“三品”,與君子、小人之別有關。你要成為君子,主要就得重德;你要是小人,可能更重才。曹操是“心口如一之小人”,所以他更重才,而且他赤裸裸地表現他的才華,赤裸裸地展示他的權術,一點都不遮掩。這一特點在他小時候時就顯現出來了。

古人說“知微見著”,今人也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時候做的一件小事,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一生的作為;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內在的品性。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三國演義人物譜·曹操(葉雄繪)

曹操小時候就是個紈絝子弟,人們對他的評價不高,說是:“好飛鷹走犬,喜歌舞吹彈。少機警,有權數。遊蕩無度。”(卷1《劉玄德斬寇立功》)。小說裡寫了他一個故事,就是小時候裝中風。因為曹操遊蕩無度,他叔叔看不過去,覺得這孩子不嚴加管教不行,於是向曹操的父親曹嵩告狀,說曹操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曹嵩聽了便責罵曹操。

曹操非常生氣,心生一計。一天在路上碰上了他的叔叔,曹操“啪”地就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假裝中風。他的叔叔見他在那兒抽搐,驚慌地跑去告訴曹嵩。一會兒曹操回家,曹嵩見他一點事也沒有,驚問道:“汝中風已瘥乎?”怎麼中風這麼快就好了?曹操笑嘻嘻地說:“我沒事啊,好人一個。”曹嵩說:“你叔叔說你中風了。”曹操說:“自來無此疾病,但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這是叔叔不喜歡我,所以捏造事實。曹嵩相信了他的話,從此以後,叔父再說曹操的壞話,曹嵩就都不聽了。因此曹操便得以為所欲為,“恣意放蕩,不務行業”。

這麼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曹操從小就有一種過人的權術。

他做這件使詐的事情,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條,要有知人善察的犀利眼光。既要看透父親的智商不怎麼樣,而且偏聽偏信,所以能夠騙他;也要看透叔叔的本事也不高,他和父親之間的關係並不親密,所以可以離間他們。

第二條,要有審時度勢的高超智力,知道何時該做什麼,可以做到什麼份上,要非常明白,恰到好處。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否則會砸了,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父親的管教就會更加嚴厲。所以一定要做到恰到好處,讓他父親能夠接受,這就要有一種高超的智力。

第三條,還要有一種敢作敢為的非凡能力。有人也想做壞事,但是他不敢做,他知道這事要是做了,沒準能成,但是也沒準不成,所以會猶豫不決。曹操做事毫不猶豫,想做就做,做就做好。當然也是因為他能夠想到怎麼做才能做好。

只有把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才是高超的權術。

所以善於使權術的人,不僅僅是因為他有權,而且還要有術;這種術又不是一般的小技巧,而是一種很高超的政治權術。幼時的曹操竟然能將叔父和父親兩位大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確非同常人。所以曹操從小就是一個天才,但不是一個普通的天才,他是一個歪才,用《紅樓夢》裡賈雨村的評價,是“正邪兩賦之人”。

(二)用人的權術

曹操玩弄權術,奸邪詭詐,靈活機變,這是他性格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實,玩弄權術本來就是一切統治者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

下面咱們就來看看曹操兩方面的權術:一個方面是用人的權術,一個方面是做事的權術。關於曹操用人的權術,先舉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用蔡瑁和張允(卷九《劉玄德敗走江陵》)曹操興兵南下,攻克江陵,滅了劉表。劉表的兩個手下將官——蔡瑁和張允,賣主求榮,投降了曹操。曹操立刻加封蔡瑁為平南侯、水軍大都督,張允為助順侯、水軍副都督。曹操手下的謀臣荀攸對曹操說:“蔡瑁、張允乃諂佞之徒,何故加封如此顯官,更教都督水軍乎?”蔡瑁、張允能輕易地出賣自己的主人,人品如此卑劣,是靠不住的,怎麼能夠重用呢?

曹操笑著說:“吾豈不知人乎?”曹操知人善察的眼光是非常敏銳的,一般是不會看錯人的。曹操這時說:“吾豈不知人乎?吾所領北地之眾,不習水戰,今權用之。成事之後,便當殺戮。”蔡瑁和張允有他們的特殊才華、特殊能力,現在不能不用,等成事之後,再殺他們不遲。這就是曹操用人的權術——不管什麼人,該用就用,但是得在我的掌控之中。我用他所長,同時也防他所詐。曹操用人竟然如此狡詐,連荀攸聽說以後都覺得不可思議,不禁“愕然”。

曹操居然敢於把這種心機明確地表述出來,可見他是“心口如一”的,他相信荀攸聽後肯定不會告訴蔡瑁和張允,因為荀攸是他的心腹,本身就不相信蔡、張兩個人,所以肯定不會去揭他的短,不會去洩他的密。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龐德抬櫬戰關公”《繡像金批第一才子書》

第二個事例是智激龐德(卷十五《龐德抬櫬戰關公》)龐德是個降將,原來在馬超手下。曹操用了很多降將,一般都信任有加,這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曹操的一個特點。之所以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在於他的權術高超。因為你們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你們的一舉一動,你們的心機,我都能掌握,我能控制你們,所以我不懷疑,可以放心地用你們。

這時曹操準備派兵到樊城救援,抗擊關羽。龐德毛遂自薦,願為先鋒,曹操於是加龐德為徵南都先鋒。曹操的大將於禁對這一決定有所顧慮,在背後跟曹操說,龐德是馬超的降將,馬超已經投降了劉備,你怎麼能指望龐德忠心耿耿地抗擊關羽呢?於是曹操把龐德招來,當面質問他說:“孤得卿數載,所用並無猜疑。今日用卿,聞得馬超見在西川,汝兄龐柔亦在西川,俱佐劉備。孤縱不疑,奈眾口所言,因此不用。”他的意思表達得很明白:我雖然一點也不懷疑你,對你絕對沒有任何猜疑之心,但是有人這麼懷疑你,因為馬超現在西蜀,你要做先鋒,拿什麼來擔保你能夠對我忠心耿耿呢?龐德一聽,當面免冠頓首,流血滿面,表達了對曹操的忠心不二。回家以後,他還特地做了一口棺材,表示欲與關羽決一死戰。

從這個事例也可以看出,曹操用人用得非常到位,他知道自己怎麼用人,應該掌控到什麼度,這是用人的權術。

(三)行事的權術

曹操玩弄權術,不僅在用人方面,也在行事方面。關於曹操行事的權術,我們舉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借頭穩軍心”(卷四《曹操會兵擊袁術》)袁術佔據淮南稱帝,曹操帶30萬大軍進攻袁術。兩軍長時間對峙,軍糧跟不上,一時無法解決。為了救燃眉之急,曹操下了一道密旨,命令管糧官王垕,讓他每一天剋扣一點軍糧,今天大家吃一斤米,明天剩下九兩,後天就剩下八兩了,每天都少一點,這樣可以節省軍糧。

軍士們肚子越來越餓,餓得受不了,怨聲載道。這時曹操知道軍糧快要運到了,於是出爾反爾,下令把王垕的腦袋割下來,向全軍宣佈王垕“故行小斛,盜竊官糧”的罪狀。在殺王垕之前,曹操對他說:“欲借汝頭以示眾耳。”王垕覺得自己無罪,曹操說:“吾亦知汝無罪,若汝不死,三十萬人心皆變矣。”我雖然不該殺你,但是又不得不殺,我要借你這顆頭來穩定軍心。剋扣軍糧,原本是曹操自己出的計策,王垕卻做了替死鬼。從道義上說,這一行為的確非常卑鄙醜惡,毛宗崗這裡批道:“純用霸術”(毛本《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但是曹操用這個“霸術”是為了達到一種特殊的目的——為了穩定30萬大軍的軍心,他不能不這麼做。30萬大軍的軍心一旦渙散,這場戰爭就必敗無疑。所以嘉靖本引用史官的話評道:“雖然妄殺一人,卻瞞三十萬人,免致失散,此曹公能哉,而用詐謀也。”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借頭穩軍心”《三國演義連環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第二個事例是“割發權代首”

(卷四《曹操會兵擊袁術》)毛宗崗曾經批評說:“曹操一生,無所不用其極:借天子以令諸侯,又借諸侯以攻諸侯。至於欲安軍心,則他人之頭亦可借;欲申軍令,則自己之發亦可借。借之謀愈奇,借之術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毛本《三國演義》第十七回回評)“割發權代首”這件事也是很奇特的,鮮明地表現了一代奸雄的權術。

建安三年夏四月,曹軍出兵討伐張繡。行軍途中,正趕上一路上麥子都熟了,農民因戰亂逃亡,不敢收割麥子。為了取得民心,曹操下了一道命令,使人遠近遍諭村人父老及各處守境官吏:“此去,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作踐者,並皆斬首。”

不料,曹操的戰馬突然被一隻鳥給驚了,竄到麥田裡頭,踐踏了麥子。曹操馬上下令部隊停下來,要處置這件事情。他叫來行軍主簿,擬議自己踐踏麥田之罪,說:“吾自制法,吾自犯法,何以伏眾乎?”於是拔劍做出要自殺的樣子來。眾將官都來求情,郭嘉還舉出 “法不加於尊”的“《春秋》之義”,說:“丞相總統大將,豈可自殘害也?”這時曹操才說:“既《春秋》有‘法不加於尊’之義,吾暫記過。”於是用劍割下自己的一縷頭髮,扔在地上,說:“割發權代首耳!”這件事使得“萬軍悚然”,沿途行軍的時候,對百姓的麥田都秋毫無犯。小說肯定了曹操的這一舉動,引用史官的評論說:“此乃曹操能用心術耳。”毛宗崗本在這裡也評道:“拔刀割發權為首,方見曹瞞詐術深。”(毛本《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割發權代首”《三國演義連環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曹操的確是很會用權術,很會用詐術的,他用得恰到好處,用得大家都能夠接受,這是很不容易的。耍權術有兩種境界:一種境界是耍權術耍得大家心裡很不舒服,很不願意接受,雖然也知道應該這麼做,但是心理上不能接受,感情上不能接受。還有一種境界,是耍權術耍得大家很高興,知道應該這麼做,做完以後大家還口服心服,說非這麼做不可。曹操的權術就是耍到了第二種境界,耍到大家都能夠接受,覺得這麼做是最好的一個結局,就應該這麼做。

耍權術耍到人家不覺得你是在耍權術,這是耍權術的最高境界。曹操能達到這個境界,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因為他的坦率。他明明白白地告訴別人,我這是在耍權術,但是我不能不這麼做,我只能這麼做。所以大家能夠接受,接受他的權術,也接受他的坦率。

老百姓評價曹操的“割發權代首”的行為,直截了當地說是詐術,是權術,而不說他“刁買人心”,這樣反而能站在曹操的立場上來理解他,這是很有意思的。

(四)權術與性格

曹操的權術不僅僅用在對人對事上,表現在他的性格方面也是真真假假,讓人揣摩不透。

毛宗崗有一個誅心之論,說曹操“宜哭反笑,宜笑反哭,奸雄哭笑,與人不同。”(毛本《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評語)真是一針見血。

如果你交往的是個奸雄,是個像曹操這樣非常有心計的政治家,或者說是野心家、陰謀家,這時候你得非常明白,他笑的時候也許是在哭,他哭的時候也許是在笑;他對你好的時候可能腳底下在使絆子;他腳底下使絆子的時候沒準真對你好。所以不管他做什麼,都不能順著去認識,常常得反著去判斷。

曹操性格非常爽直,與劉備的“喜怒不形色”形成鮮明對照,曹操是喜怒皆形於色。但這種形於色的喜怒背後,也許正隱藏著某種難與人言的心機。

比如赤壁之戰,曹操率軍狼狽逃竄,在途中有三次大笑,每一次笑都笑得非常恐怖(卷十《曹操敗走華容道》、《關雲長義釋曹操》)。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曹操敗走華容道”《三國志通俗演義》萬卷樓本

第一次在烏林之西,曹操正狼狽逃竄呢,卻“於馬上仰面大笑不止”,說:“若是吾用兵之時,預先要這裡埋下一軍,如之奈何?”話音未落,趙子龍一彪軍殺出,曹軍被打得丟盔棄甲而逃。第二次在葫蘆口,曹操“坐於疏林之下,仰面大笑”,說:“若我用兵時,就這個去處,也埋伏一彪軍馬。”又是“說猶未了”,張飛大軍殺出,曹軍又被殺得人仰馬翻。第三次到華容道,曹操又“在馬上加鞭大笑”,說:“若使此處伏一旅之師,吾等皆束手受縛矣。”讀者讀到這兒已經毛骨悚然了,預感到這一笑準出事兒。果然關雲長橫刀立馬,出現在曹操面前。

看來,曹操的笑的確很不吉利,只要他一笑,危險就接踵而至。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關雲長義釋曹操”《繡像金批第一才子書》

再看他的哭。關羽放他走,他倉皇逃生,已經沒有危險,本來該笑的時候,曹操反而哭了。他忽然“仰天大慟”,一再說:“孤哭郭奉孝耳!”“若郭奉孝在,不使孤有此大失矣!”說罷又“捶胸大哭”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哭得呼天搶地,而眾將皆“默然”。

郭奉孝就是

郭嘉,他是曹操手下的謀臣,生前多次為曹操出謀劃策,屢建奇功。正如毛宗崗所說的:“哭死的與活的看,奸甚。”(毛本《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評語)的確,曹操這是哭給他手下那些人看的。那些手下人要不是真的瞭解曹操的話,肯定棄他而走了——我們都不如郭嘉,還留著幹什麼?不過那些手下人都知道曹操說的是真話,是心裡話,這是激勵他們應該像郭嘉那樣,不僅對我忠心耿耿,而且獻出你們的智慧來輔佐我。

看來這個時候曹操是真該哭的,一哭就哭出名堂來了,哭出手下人對他進一步的忠心耿耿,當然也哭出他直率的性格來。曹操是一個“心口如一之小人”,該哭時就真哭,哭得大家口服心服。用哭的方式來鞭策他的手下,來激勵他的手下,這是曹操非常獨特的一種方法。

當然,正因為獨特,所以也讓人琢磨不透,不明白他到底想些什麼,不明白他哭的時候是不是在笑,笑的時候是不是在哭,不明白他的哭和笑是真是假。

這就是權術的妙用。

權術使到極高明的時候,會覺得他所有的假的東西也許都是真的,因為他實在太真實了,太坦率了,讓大家覺得他真實、坦率。所以他的這種哭,也能讓眾軍將潸然淚下,沉痛反思。

其實,奸雄大笑的時候,心裡也許正在痛哭;奸雄痛哭的時候,沒準心裡正在暗笑。曹操這位“心口如一之小人”,原來也有心口不如一的時候!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郭英德,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在中國古代文學、文獻領域卓有成就。著有《說三國讀英雄》《中國四大名著講演錄》等。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專欄畫家:黃亭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