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在從事精神、心理醫療工作的20餘年裡,我經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 醫生,我真的是抑鬱症嗎?
  • 醫生,我覺得我兒子不可能精神分裂啊!
  • 醫生,XX醫生說我雙相障礙,我覺得我只是抑鬱啊。
  • 醫生,為什麼兩個醫生給我的診斷不一樣呢?

很遺憾,客觀的說:精神疾病的誤診情況是存在的,且誤診率高於軀體疾病。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首先,我要強調:醫學的能力是有限的,任何疾病都可能被誤診。

小到感冒發燒,大到癌症,都有誤診的可能。

因為醫學不是數學,人體也不是簡單的數字,很難得到1+1=2這樣的真理。

我相信不僅是我所從事的精神心理領域,任何一位合格的醫生都不會和病人保證:你的病我百分之百能治好。

我們通常會說:以我的經驗來講,這是某某症,一般來說預後會.....

如果醫生對該疾病的的判斷相當有把握,可能會說:這是一個典型的某某症,一般來說通過某種治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精神疾病的診斷過程是特殊的。

人們常見的心理活動和情緒實際上種類並不多,但精神疾病在診斷手冊中通常有20餘大類,400餘種。

因此,精神疾病的診斷非常依賴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有效交流。

在交流中,主要通過患者對情緒和生活經歷的有限描述裡找到診斷某種精神疾病的蛛絲馬跡,並且做出判斷——這並不容易。

舉個例子:

患者告訴醫生:“我最近心情很低落,一直想哭”——這是抑鬱症的典型症狀;

緊接著患者又說:“我小時候看過一場車禍,非常慘,腦子裡一直在想那個場景”——這似乎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問題;

可患者又描述到:這都多少年了,我想停下來不要去想,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有時候工作的時候突然就會想到 —— 這是強迫嗎?

這樣的主訴每天都在發生。

儘管我們也會使用一些可以量化的標準:心理量表、睡眠監測儀、腦紅外成像等等,但在任何科室,醫生的經驗和判斷力都尤為重要,最終的診斷都由醫生作出。

精神心理科更是如此。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我整理了三種比較常見的“誤診”供大家參考。

一、 雙相情感障礙的漏診

雙相情感障礙(也稱躁鬱症)是最容易“誤診”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一般會被“誤診”為抑鬱症。

而這實際上是一種漏診。

因為多數的患者是以抑鬱發作起病,且抑鬱的發作時間比躁狂的發作時間要長。

躁狂期患者和家屬會視其為“正常的”,“情緒興奮的”,通常不會就診。

就診期間患者多屬於抑鬱發作狀態,本來就難以描述自己的狀況,多數情況下甚至無法思考,不能回想自己是否曾經有過“躁狂期”。

如果患者主訴中並未出現“躁狂期”,家屬也不能給出詳細的描述,那醫生自然無法神通廣大的“算”出患者曾經有過躁狂史。

抑鬱的診斷就這樣形成了。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如果診斷形成,醫生給藥,患者服藥後可能會迅速轉相到躁狂發作,而如果患者沒有及時與醫生溝通自己的情況,那麼躁狂期間持續服用抗抑鬱藥物就是有一定危險的。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情緒在冰與火之間遊走——抑鬱是冰,躁狂是火。

抗抑鬱藥物的作用就是提升患者的情緒、活力,讓冰融化,但是如果躁狂發作時服用抗抑鬱藥物,本身高漲的情緒會再次升溫,無異於“火上澆油”。

還有一種少見的情況是,患者抑鬱首次發作時就診,就診服藥之後才轉相,首次出現躁狂發作的情況,而患者並未及時複診,認為這是“抑鬱症好轉了”,同樣危險。

“火上澆油”燃燒的是雙相障礙患者的生命力。

燃燒之後,一片灰燼,抑鬱期間的你如何能承受的了呢?

二、慎之又慎的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

我們常聽說兒童青少年也會患上抑鬱症、自閉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

近年來電視劇也幫我們科普了一些青少年抑鬱症的知識。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圖片截圖自電視劇《小歡喜》

我在工作中一般不會給出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診斷。

為什麼這樣做?我想這樣的診斷對於孩子來說利大於弊。

首先,孩子的人格尚未完全成型,具有發展性。

情緒不穩定,本來就是青春期的特點。

給這些負性情緒和不良行為一些時間,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父母和孩子能夠積極的去改變,適當尋求心理諮詢等專業幫助,有極大的好轉可能。

例如,一個抑鬱狀態的青少年,我一般不會給出抑鬱症診斷,也儘可能的不給孩子用藥,而採取心理治療的方式。

找到孩子抑鬱的主要誘因在我看來至關重要,而往往孩子的抑鬱,並非由人格或生理原因造成,而是家庭、學校等可干預的因素。

在這期間任何涉及到精神、心理的診斷在我看來都屬於超前行為。

第二:避免心理疾病標籤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青少年時期非常敏感,容易接受暗示。

這個時候,如果直接給他們貼上一個“雙相障礙”,“抑鬱症”或者“精神分裂”的標籤,可能會讓他們潛移默化的惡化自己的情況。

第三,青少年群體對於心理疾病的誤解

在近幾年的臨床工作中,我發現青少年群體對於心理疾病的誤解並不少見。

一方面,他們逐漸出現了一種“以病為美”的心態,認為得抑鬱症等精神心理疾病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有時甚至會在醫生面前出現“表演性行為”,讓醫生哭笑不得。

另一方面,發現孩子“生病”之後,父母過分補償,孩子會認為自己因此得到了很多“利益”,所以從心理上抗拒“被治癒”,這是一種“繼發性獲益”的表現。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綜合以上三點,對於兒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問題,我們應該以發展的眼光來看,不以一時狀態下定論。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恰當的關注和支持和及時的心理干預,遠勝過直接給孩子一個“患病”的定義並將他們視為“患者”來對待。

三.老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誤診

老年人的精神心理疾病容易與腦功能衰退混淆。

這主要體現在正與反兩個方面。

1.將生理問題理解成精神、心理問題。

比如說:70歲老人一輩子沒有過心理問題,老年之後,經常說鄰居偷自己東西,被懷疑是精神分裂。

這自然是一種譫妄症狀,與精神分裂症狀很像,但它更可能與腦功能萎縮相關,是身體機能與認知功能下降的表現。

2.將精神心理疾病當做生理問題,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 中老年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減症)會表現出:頭痛、頭暈、記憶力、食慾減退,抑鬱、焦慮、失眠等與精神心理疾病雷同的症狀。
  • 老年人抑鬱之後,可能會出現一種假性痴呆的表現,這種痴呆會在一段時間內自行好轉,被視為“老年痴呆之後突然痊癒”,但其抑鬱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
  • 老年人對“生死”的焦慮感較強,所以在出現重大疾病之後,可能會產生抑鬱情緒。比如腦梗後常伴發抑鬱症,也叫卒中後抑鬱。

所有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這個時候,家人和醫生要多留意患者的心理、情緒,千萬不要只關注到軀體疾病,而忽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在任何疾病的診療過程中,醫生和患者都是一個團隊。

我們不是被割裂的兩方,作為一個團隊,我們要一起去對抗疾病。

在診斷時,由於精神心理疾病的特殊性,想要準確診斷,患者就要多說、準確的說、有效的說,把自己的症狀、病史等描述全面,可以說這時候患者是團隊中的主力軍。

一旦診斷完成,醫生將成為治療過程中的主力軍,而這個階段,患者對於治療的依從性也格外重要,也就是說:患者依然需要在團隊中付出。

一、診前充分準備-避免誤診第一要素

在就診的短短几十分鐘內,能夠把自身的情況儘可能準確的描述清楚至關重要。

我整理了診前你可以準備的內容供參考。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如果患者無法自行整理的話,親友可代為準備上述內容。

當然,足夠長的問診時間也是得出有效診斷的保證。

這是避免誤診的第一要素。

二、複診-降低誤診概率的關鍵

我反覆跟大家強調複診的重要性,因為複診的價值有時會高於初診。

定期複診的好處難以窮盡,簡單總結如下:

1. 及時發現初診時的不足,更全面的瞭解情況並及時調整。

2. 精神疾病多為慢性疾病,及時掌握患者動態,根據情況的發展,我們能調整更適合的治療方案。

3. 精神心理疾病多為複發性疾病,比如常見的抑鬱症,復發後的程度會更加嚴重,及時複診,可以在復發第一時間進行及時治療。

複診能夠大大降低誤診概率,避免病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避免疾病復發。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多次強調,希望大家能夠重視。

通俗來講,如果把精神心理疾病比做一個漏水的水管,那麼藥物能關掉漏水的閥門,這只是治療的第一步。

僅僅關掉閥門是不夠的,因為我們需要水,水是生命的源泉。

心理治療,可以理解成一種非藥物形式的情感穩定劑,能夠增強個體的心理免疫能力,對幾乎所有的精神心理疾病都具有療愈作用,是修補水管的有效方式。

掌握了基礎的心理治療方法,對自己的情緒有了基本的掌控感,你的“情緒水管”十分堅固,那麼外界帶來的“撞擊”也就沒那麼可怕了。

四、學習一些精神心理知識-面對疾病,全面武裝。

我們強調患者和醫生是對抗疾病的一個團隊,那麼團隊中的大家都需要了解自己的“敵人”。

如果只有醫生自己對“敵人”瞭如指掌,患者卻對它一無所知,那麼我們在共同對敵的過程中,就可能因為溝通產生分歧,並不利於這場持久戰的勝利。

作為團隊之中更瞭解“敵人”的一方,我會竭盡所能的幫助你更瞭解它的弱點,從而去接納和對抗,但你並不是這場戰役的旁觀者,咱們需要一起發力,一起上陣。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我們對精神心理疾病的認識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不會誤診的疾病。

誤診並不意味著診斷的失敗,它是客觀存在的。

醫學是一種不確定的科學,但它也是有無限可能的人文藝術。

作為醫者,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名患者。

從這一點上來講,只要你也沒有放棄,我們就還並肩走在戰勝疾病的道路上,終點可期。

彭旭:精神障礙,醫生給我誤診了嗎?

插畫:李大姑娘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適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方案,如有需求請您及時就醫。作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現極限詞,為醫生臨床經驗中的個人認識或學界共識,是希望讀者能夠認識其客觀重要性的表述,主觀上無任何營銷性。對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議,請發郵件至安忻品牌部:[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