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中年,3種食物少吃,保護心臟

從古至今,健康長壽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但是能實現的人是少之又少。想要長壽,首先應該有一顆好心臟。

人至中年,3種食物少吃,保護心臟

但是,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好幾個階段,其中45歲以後,可以說的上是身體健康的分水嶺。

45歲以後身體各器官的性能會下降,這個時候各種的疾病會"大肆入侵",心梗就是這個時間段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這種病有著極高的死亡率,一旦突發心梗,搶救的機會非常的渺茫。可以誘發這種病的原因除了遺傳因素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絕對占主導地位。

人至中年,3種食物少吃,保護心臟

醫生提醒:3種食物別再吃,傷心更要命

1、高鹽食物

鹹菜、培根、臘肉、都屬於高鹽食物。

氯化鈉是鹽的主要成分,鈉離子主要是參與電解質平衡的調節,過量的攝入,會導致高血壓。

而高血壓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的高血壓會造成冠心病,誘發心肌梗塞。

高鹽食物

人至中年,3種食物少吃,保護心臟

2、反式脂肪酸食物

蛋糕、麵包都是反式脂肪酸食物,稱它們為"甜蜜的炸彈"一點也不過分。

反式脂肪酸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升高"壞"膽固醇含量,促使血管壁沉澱物增加,形成更多的斑塊,增加血管堵塞的發生,誘發心梗。

3、高膽固醇食物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動物內臟和蛋黃已經不再是奢侈品了。

人至中年,3種食物少吃,保護心臟

但是這些食物中膽固醇的含量較高,長期食用會導致體內膽固醇含量增加,誘發高血脂,影響血液正常循環,誘發心梗等血管類疾病。

45歲以後想要心臟健康,要學會適度"偷懶":

吃飯時"懶"

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吃飯可以說是人生的頭等大事。

從吃飯上也可以學到養生的門道。"懶"的多少吃才是身體需要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腸胃的消化、蠕動也漸緩慢,食用過多、過飽,都會造成腸胃的負擔。

建議:吃飯八分飽,細嚼慢嚥一些,健康剛剛好。

人至中年,3種食物少吃,保護心臟

起床時"懶"

起床時"懶"更有益長壽,特別是"三高"人群,起床時更應該懶。

早上是一天中血液最粘稠的時候,起床時太快、太猛,都會造成血壓升高迅速,易誘發心梗、腦梗。

建議:醒來後先不要急於起床,適當賴床,停個幾分鐘,舒展全身後再慢慢起床,可以平穩血壓,減少心臟的壓力。

人至中年,3種食物少吃,保護心臟

生氣時"懶"

"懶"得生氣的人,心態更平和,不管是對於為人處世還是身體健康,都有很大的益處。

生氣時,氣血逆轉,不僅會誘發高血壓,還會導致肝氣鬱結,損害肝臟健康。

另外,45歲以後,性生活不宜過多,過多的話會導致腎氣虧損,對身體健康會一定的影響,健康受到影響壽命的長短也是會受到影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