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近代工業起步、發展、輝煌和沒落的歷史,河北唐山灤河大鐵橋

灤河大鐵橋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灤縣灤州鎮老站村東北的灤河主河道上,是中國著名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在110多年前主持修建的,作為中國近代第一座大型鐵路橋,已走過120餘年歷史。2013年4月灤河大鐵橋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1月,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見證近代工業起步、發展、輝煌和沒落的歷史,河北唐山灤河大鐵橋

1877年,為供應北洋海軍、輪船招商局和天津機器局等軍工企業所需原煤,李鴻章委派唐廷樞召股創辦開平礦務局,1878 年在唐山礦開掘第一個豎井。為運煤需要,1881年誕生了中國最早自建並沿用至今的標準規矩鐵路 - -唐胥鐵路。1886年成立"開平鐵路公司",收買唐胥鐵路,獨立經營,並於次年將鐵路擴展至蘆臺。1885年9月,清政府成立"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統一指揮海軍,併兼管鐵路事務。1887 年 3 月 5 日,"海軍衙門"從國防需要出發,上奏清廷建議將唐蘆鐵路"南接大沽北岸,北接至山海關。"獲准後,即將開平鐵路公司改組擴大為中國鐵路公司,添募商股,另輔以官款,積極施工築路。1889年鐵路開始由唐山向東北展築,1892年修到灤河,同年開工興建灤河大橋。1894年5月建成後灤河大鐵橋成為當時全國最長的鐵路橋,也是這條鐵路上的標誌性建築。

見證近代工業起步、發展、輝煌和沒落的歷史,河北唐山灤河大鐵橋

灤河橋為單線鐵路橋,全長670.6米,共17孔,自山海關端起為9孔30.5米上承鋼桁梁、5孔61米下承鋼桁梁、l孔30.5米上承鋼桁梁、2孔9.14米上承鋼板梁。

大橋1892年5月開工,1894年2月竣工。設計載重等級約合古柏氏E一28級。全橋造價白銀57.5萬兩。英國人喀克(A·G·Cox)主持了橋樑施工,時在塘沽工段任職的詹天佑參加了橋樑的修建。本橋建設中,橋墩基礎施工首次採用了氣壓沉箱,沉箱刃腳嵌入巖盤,兩岸橋臺均為沉井基礎。基礎全部用混凝土澆築,墩身則因當時水泥需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故為石砌。

見證近代工業起步、發展、輝煌和沒落的歷史,河北唐山灤河大鐵橋

本橋建成後,參加施工的約300人轉入了當時籌建中的山海關橋樑工廠,成為我國製造鋼樑的第一批骨幹。本橋投入運營後,於1924年、1928年、1933年幾經戰爭破壞與修復。1976年唐山地區大地震時又遭震害,但隨即修復。

1929年唐山至秦皇島鐵路因煤運量日增,除灤縣到朱各莊區間外,已鋪成雙線,本橋改建勢在必行。1933年北寧鐵路局派羅英對本橋再次進行了調查,最後認為,本橋地形不利,鋼樑載重等級低,又幾經戰爭創傷,改建本橋不如另建新橋。1939年在本橋上游約45米處建成了雙線新橋,1943年隨著站場改建竣工新橋投入運營,本橋曾一度改作公路橋,現已廢棄。

見證近代工業起步、發展、輝煌和沒落的歷史,河北唐山灤河大鐵橋

本橋建設中,針對河流特性,基礎施工首次採用氣壓沉箱並深置巖盤,因而經受住了多次特大洪水的猛烈沖刷(其中1962年洪水流量高達34000立方米每秒),橋墩安然無損,這在當時是很有遠見的。但在總體設計佈置上,在橋址兩端地勢不利,一側又緊靠車站情況下,片面降低墩、臺高度;同時,設計載重等級標準過低,缺乏必要的預留,因而成為本橋終遭放棄的重要原因,是其不足的一面。

灤河大鐵橋自建成之日起,就成為唐山至秦皇島的交通要道,為兩地乃至天津、北京的客貨運輸提供了方便。除了修建之初的軍事目的之外,其建成後主要為開灤礦的煤運發揮重要作用。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灤縣,灤河大鐵橋上游雙線鐵路橋和下游雙線公路橋均損毀嚴重,但這座歷經90餘年風霜雨雪和幾次特大洪水的灤河大鐵橋經受住了強烈地震的考驗,只經過簡易搶修便能行駛汽車,為大批救災物資進入唐山提供了便利條件。

作為我國第一座大型鐵路橋樑,它見證了中國近代工業起步、發展、輝煌和沒落的歷史,是不可多得的近代工業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