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城市化的痛

首先中国各都市圈的城市化率悬殊是很大的,
而且各个都市圈的城市化进程也是完全不同的。


基本上中国各地的城市化走的是两种模式:
1. 摊大饼式的,就是一环一环往外拓,
典型代表是北京,天津,成都,武汉,郑州,福州等
基本上是行政引导为主基调。
优点是可以一张规划图执行到底,
缺点是核心城市周边缺乏活力,容易形成环XX贫困带。
2. 串珍珠式的,就是行政上确立核心城市,国家把公共资源优先集中到核心城市,
然后围绕核心城市周边设立若干县级市,共享核心城市的公共资源,高起点发展县域
最后再用地铁,城轨等将核心城市与周边县串在一起。
典型的代表是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厦门。
可以理解为半市场,半行政模式。
优点是中心城市周边爆发出很多明星县级市,
容易形成覆盖面更广的跨行政区延绵发展带。
缺点是行政区之间行政藩篱严重,容易陷入都市圈内部竞争,
比如上海和苏州,广州和佛山,厦门和泉州。
不管是以上哪种模式,城市化进程都会显现某些共通的地方,我简单归纳为两个阶段

1. 都市圈人口向核心城市集聚的过程, 高峰期会集聚整个都市圈近50%的人口。
2. 都市圈人口向外围县市转移, 高峰期,外围县市会占整个都市圈人口的3/4.
比如上海核心区大约有2000万人口,其都市圈人口大致在4000万左右(上海+苏州+嘉兴)。
比如广州核心区大约有1100万人口,其都市圈人口大致在2300万左右(广州+佛山)。
比如杭州核心区大约有800万人口, 其都市圈人口大致在2200万(杭州+绍兴+嘉兴+湖州部分)
比如南京核心区大约有800万人口, 其都市圈人口大致在2200万左右 (南京+镇江+滁州+马鞍山等)
比如厦门核心区大约有500万人口, 其都市圈人口大致在1800万(厦门+泉州+漳州)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很明显看出来,
上海所在的都市圈已经进入第二阶段,都市圈非常成熟,
都市圈新增加的人口将主要进入上海周边区县。
广州已经接近第一阶段的末期,很快要转向第二阶段,
都市圈比较成熟,新增人口也将主要进入广州周边区县。
杭州和南京的进程相当,都处在核心发力的中后阶段,都市圈基本成型,

未来几年新增人口仍然主要是进入杭州和南京的市区。
厦门则处在第一阶段初期,也就是核心城市加速吸引周边的阶段,
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闽南都市圈的新增人口将主要进入厦门市区。
福建的城市化进程是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就单单看地铁,
上海1993开通运营地铁
广州1997开通运营地铁
南京2005开通运营地铁
杭州2012开通运营地铁
厦门2017开通运营地铁
某种角度上讲,厦门落后上海广州20年以上,落后南京14年,落后杭州5年多。
实际上闽南都市圈人口向中心集聚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城市化进程相比长三角
和珠三角还相当漫长。
厦门总人口达到800万-1000万是完全可能的。
现阶段确实可以感受到泉州和漳州的痛, 这种痛是都市圈城市化带来的痛,
周边人口大量向中心城市聚集,这个过程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