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知,别再给娃瞎“磨耳朵”,知道这几点才能越学越好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英语启蒙阶段少不了“磨耳朵”,也就是通过大量地“听”来输入,等语音积累到足够让孩子输出的时候,他自然会开口输出。

其实,磨耳朵并不是简简单单地给孩子播放各英语背景音乐,就能静待花开等着孩子蹦出单词来。

只有掌握正确的磨耳朵方式,一切输入才能有效果。

什么是磨耳朵?

所谓“磨耳朵”就是“日日听英语,时时磨耳朵”,有事没事来一段英语音频。

很多家长虽然对此做法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已经初步学会利用这一概念导入英语听力启蒙,进而完成年度早教KPI。

家长必知,别再给娃瞎“磨耳朵”,知道这几点才能越学越好

“磨耳朵”也因此荣获“英语克星”。

父母但凡听见说外国话的,都一定要保存收藏,回头放给自家孩子听一听。没准哪天等输入量足够大的时候,孩子张嘴就是一口倍儿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岂不美哉?

“磨耳朵”一词横空出世,其实质大抵可以等同于英语学习中的“听力输入”。

但是错误的“磨耳朵”更像是一种硬性的输入,无论孩子有没有在听,听不听得懂,这边音频只要放着就是了。

家长必知,别再给娃瞎“磨耳朵”,知道这几点才能越学越好

因此,姿势错误的“磨耳朵”最终不过是收效甚微。

以下误区需避免

1、无针对性的“磨耳朵”,没有启蒙效果

不少家长觉得,反正是磨耳朵嘛,只要宝宝在听就行,哪怕是作为背景声音。

家长必知,别再给娃瞎“磨耳朵”,知道这几点才能越学越好

于是,原版童话、原版动漫、英文儿歌来磨耳朵,培养听力,手上不掌握几十G的资源,都不好意思说在给娃做英语启蒙。

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因为任何不能理解的声音都不再是语言,而是噪音,最好只能是无效输入。

想想我们自己,如果选择难度等级太高的英语听力材料,纵使耳朵磨到飞起,考试的时候依旧听着talk像rap。

2、粗暴的“磨耳朵”,可能延长语言沉默期

家长必知,别再给娃瞎“磨耳朵”,知道这几点才能越学越好

有家长曾经是“磨耳朵”的忠实信徒,每天给孩子勤勤恳恳听英语,兢兢业业磨耳朵。好一阵子以后却发现,孩子不仅没有“语言力”暴增,反而越发安静。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在习得母语时,会经历一个沉默期,然后才会开口说话。

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同样也会经历这一时期。

简单来讲就是:宝宝心里懂,但宝宝不说。

这一时期,如果不加以选择,大量输入陌生、儿童难以理解的语言材料,孩子会更加抵触开口,延长语言沉默期。

3、只靠“磨耳朵”,不能激发儿童学习动力

家长必知,别再给娃瞎“磨耳朵”,知道这几点才能越学越好

华盛顿大学的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Patricia Kuhl研究发现:单纯的‘听’某种语言并不能触发孩子对该种语言的语音学习。
幼儿的语音学习,需要通过与真人互动才能实现。仅仅通过音频和视频,是没办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刺激他的学习动力。

单纯磨耳朵,自然不能出效果!

简单一句话:与其英语音频满天飞,不如父母陪伴遍地追。

怎么高效“磨耳朵”?

只有姿势正确的“磨耳朵”才能真正为孩子创造英语环境、积累大量的语言输入。

1、生活化场景,边听边玩

家长必知,别再给娃瞎“磨耳朵”,知道这几点才能越学越好

在给孩子听音频“磨耳朵”之前,爸爸妈妈一定要自己先看一遍文本资料,选择一些语句简短、词汇基础、发音标准的音频材料。

这些磨耳朵材料最好是宝宝自己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

听力材料和宝宝的生活关联性越强,就越容易被理解,越能真切感受到的语言情景。

2、磨耳朵”多交流互动,降低认知困难

家长必知,别再给娃瞎“磨耳朵”,知道这几点才能越学越好

据研究,对于0-4岁的儿童而言,与家长对话的学习效果是孩子自己听音频的6倍。爸爸妈妈在陪伴孩子“磨耳朵”的时候,不妨利用肢体动作来呈现单词。

当听到“run”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做出奔跑的动作;当听到“hop”的时候,我们可以单腿蹦跳。

通过身体互动降低孩子的认知门槛,帮助孩子将语音和意思直接进行对应,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3、“磨耳朵”过程越轻松,输入越高效

家长必知,别再给娃瞎“磨耳朵”,知道这几点才能越学越好

只有儿童轻松快乐,才能达到英语启蒙的目的。“磨耳朵”时无需贪多,过度的任务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抵触心理,“磨耳朵”自然成了一种煎熬。

孩子有小情绪,材料再好也没用。

毕竟,低龄阶段主要以满足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不人为干涉孩子的学习进程最为重要。

当然,宝宝在不同年龄阶段“磨耳朵”的侧重点也是不同;

小龄宝宝注重兴趣培养;

稍大一点可以培养宝宝理解力;

有一定英语基础后,再去训练孩子的辨音和拼读能力。

但是一定一定要记住的是,无论何时,英语启蒙都需要父母和孩子高度的互动和陪伴,才可以事半功倍。

家长必知,别再给娃瞎“磨耳朵”,知道这几点才能越学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