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朱可夫取胜有望,苏军实力在增长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朱可夫取胜有望,苏军实力在增长

对于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为什么要分兵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一直是个被学者们饱受争议的话题。很多人认为,如果德军统帅部不分兵两线作战,集中兵力围攻斯大林格勒或占领高加索油田,德军在战场上的形势可能会迅速发生逆转。但事实又是什么样的呢?斯大林为什么到了关键时刻又把救火队长朱可夫派到了斯大林格勒前线呢?

1942年,对于苏德交战双方来说,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决定阶段,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败影响着后续战争的走向

从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开始,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结束,德军慢慢从当初的狂妄和奋进中清醒过来,元首信誓旦旦三个月占领莫斯科的计划破产,半年占领苏联的设想更是成为泡影。德军不得不重新调整策略,将全线出击修改为从南部重点突破,通过切断苏军的重要补给线,占领高加索油田,再对莫斯科形成威胁。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朱可夫取胜有望,苏军实力在增长

战争时轴来到1942年春天的时候,苏德战场上的形势,苏军虽然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高级指挥员缺乏临场决断,各方面军出现协调不畅以及装备落后等诸多问题。虽然苏军在兵员补充上占有优势,但这种依靠人海战术冲锋陷阵的打法,与德军先进的装甲打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苏军在战场上损失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从3月份开始,斯大林就不间断地召开多个重要会议,除了重点防范德军对莫斯科的再犯外,还对全境军工企业提出要求,大力生产作战坦克和飞机等重型装备,这个决策为后续的苏军装甲成军打下了基础。

但是,由于斯大林和当时一些高级将领对当面德军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德军通过将70个整编师放在莫斯科正面,造成准备进攻莫斯科的假象,而主力部队暗中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集结,终于在5月12日,在哈尔科夫地区与苏军展开激战,这个战役的结果,造成了苏军重大伤亡,24万人被俘,几名大将战死或成为德军战俘。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朱可夫取胜有望,苏军实力在增长

经过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的失利,斯大林才擦亮眼睛明确了德军的战略企图,这才调整部署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以应对德军的进一步行动。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急中生错,同时两线作战为苏军战略迂回创造了条件

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续发展成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在战役发起前,苏德双方统帅部都没有预料到这个结果,这一点仅从战役准备和兵力部署都可看出,随着战争走向,双方才不得不逐渐认识到战场形势不是随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对于德军一方来说,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的轻易取胜,使他们报了莫斯科战役的一箭之仇,同时也使德军统帅部猜测到苏军实力的不济,装甲打击力量仍然是德军占有绝对优势。因此,从6月份开始,德军就把南方集团军群分成A、B两个集团,妄图从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齐头并进,企图在顿河方向将布良斯克和南方方面军的主力歼灭干净。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朱可夫取胜有望,苏军实力在增长

应该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总共犯了两次战役性的失误,一次是分兵两个集团,造成兵力分散;一次是当第6集团军前锋进到斯大林格勒以后,德军将装甲集团调往了A集团军,造成第6集团军孤军奋战。这两次失误都给苏军创造了有利的反击条件。

但是,苏军在预估战场形势方面也出现了不应该有的错误,先是对德军发起战争的方向认识上,斯大林一直担心德军在莫斯科正面的70个师会有所行动,实际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经过莫斯科战役的失利后,它们基本上没什么动作。倒是苏军对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的指挥体制,斯大林一直对他们不放心,除了将统帅部两位大将铁木辛哥和华西列夫斯基都调往前线外,后续把最后的一张王牌朱可夫也派到了前线,可见斯大林对当时的战局一直心里没底。

好在,朱可夫不愧为战场救火队长,他的到来,不仅稳定了军心还通过与崔可夫的里应外合,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朱可夫的钳形攻势最终将德军第6集团军重重围困,曼施坦因的装甲集群想解救也被苏军打得孤立无援,最后只能眼巴巴看着保卢斯第6集团军向苏军投降。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朱可夫取胜有望,苏军实力在增长

德军分兵两线作战,为苏德战争失败埋下了伏笔,苏军首次坦克集团军参战,朱可夫对战争胜利信心百倍

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交战双方对战场形势判断上的较量,也是双方实力的一次大比拼。由于德军兵力分散,造成苏军实施了各个击破分割包围的局面。但苏军在这次战役中首次投入坦克集团军对德军作战,也显示了苏联重工业在莫斯科战役后的迅猛发展。

又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时,英美加大了对苏联的援助力度,大量的钢铁和装甲以及飞机被运往前线,致使苏军的装甲力量得到迅速改善。

而对于斯大林来讲,他之所以到最后才把朱可夫派到前线,也是朱可夫对他保证斯大林格勒一定能守住的承诺。那么,朱可夫的自信从哪里来的呢?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朱可夫取胜有望,苏军实力在增长

首先,苏军在1942年的兵力补充和装备发展让朱可夫看到了希望。关于朱可夫对装甲力量的重视,笔者曾在多篇文章中有提及。他也是很早就提出组建坦克集团军的高级将领之一,直到莫斯科战役后,斯大林才批准了这个建议,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组建了9个坦克集团军,这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朱可夫被授权使用了一个,这也是很不错的进步了。

其次,朱可夫的自信来自于第62集团军崔可夫的决心。朱可夫调入前线前,驻守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开始出现动摇和消极,只有崔可夫决心战至最后一人,因此,朱可夫采取以斯大林格勒城牵制大量德军的原则,从侧翼包抄了德军的后路,从而使用钳形攻势消灭了包围圈中的德军。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朱可夫取胜有望,苏军实力在增长

再次,对战场形势的越来越清晰,朱可夫只能胜不能败。朱可夫是个工作狂,几天几夜不休息是常有的事。尤其是他担任统帅部代表以后,他对苏德战争整个战场形势一目了然,所以,当他来到斯大林格勒前线后,对于德军的进攻态势和苏军的现状,很快就作出了明确判断,从而有效地调集了强大的预备队,确保了苏军大反攻的胜利。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