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是心存汉室的,以他的智商难道看不出曹操想篡汉,为什么还要辅佐曹操?

有点酷的春日野悠


曹操纂位了吗?没有。我如果说曹操在称公之前没有纂位之心,你相信吗?

荀彧为什么要投靠曹操啊?因为曹操是当时唯一愿意匡复汉室的人,又不相信了吗?好吧,我们就来说一说,年轻的曹操是个怎么样的人?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的朝廷就是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互相攻杀的时代,曹操虽然出身宦官之后,但曹操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与宦官划清界线,并且曹操的所作所为 ,完全是一幅忧国忧民、为匡复汉室而战的英雄形象。

曹操20岁时,因为家族的关系,被任命为首都洛阳城北公安分局局长,一上任了就造了五色大棒,誓言要秉公执法,不久,机会来了,汉灵帝宠幸的大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反宵禁在夜里行走,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活活打死,曹操这叫什么?叫不畏强权、秉公执法。



曹操26岁时被朝廷征召为议郎,也就是无实权的政治顾问,曹操冒着党锢之祸尚未解禁的风险,为前朝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上书平反,可是朝廷没有理睬,曹操的行为叫什么?叫除暴安良、维护正义。

曹操30岁时,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秩比二千石的羽林骑兵队长,官不小了,同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与皇甫嵩等人消灭了颍川郡的黄巾军,因功受封济南国相,到任之后,曹操大力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一时之间导致官不聊生,曹操的行为叫什么?叫为国战斗、正直无私、扫除污秽、整治官场,一幅正直清官的模样。



曹操36岁时,天下大乱,董卓专权,祸害朝纲,以袁绍为首的关东势力联合讨伐董卓,而曹操当时没有官职,仅靠自已的家财,招募了一支军队,积极参与讨伐国贼董卓,在袁绍为首的诸侯内讧争权夺权,畏缩不前的时候,曹操带着自已的部队攻打董卓,结果战败,曹操是当时关东联军中唯二攻打董卓的人,另一个是孙坚。

曹操虽然战败,并且差一点就送了命,但是曹操的作法,在正直士大夫的眼中,简直就是为国为民的英雄,因为曹操没有保存实力,没有一心为私,图谋地盘,而是为国而战,这不是英雄又是什么呢?



就在曹操战败的第二年,荀彧就放弃强大的袁绍,而投靠实力弱小的曹操,荀彧图什么?就图曹操的英雄气概和所作所为,要知道当时的袁绍比曹操要强大的多,也许在一般人眼中,荀彧是弃强投弱,但是荀彧可不是一般人,而是选择了曹操这个蓝筹股。

从日后的发展来看,荀彧的选择,证明了他的眼光是极其正确和深远的,但荀彧投靠曹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荀彧觉得曹操的所作所为,和自已匡复汉室的理想一致,是志同道合的,所以荀彧投靠曹操。



不仅仅荀彧投靠了曹操,很有有识之士及目光长远的人才都选择了投靠曹操,有程昱、郭嘉、荀攸、贾诩等等,如果要排,可以排一长串的名字,当然每个人投靠曹操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肯定是相同的,他们渴望成功。

荀彧投靠曹操,按曹操的话说,曹操把荀彧当成了自已的“张良”,实际上荀彧所起的作用是“萧何+张良”,葛彧不仅为曹操制定了发展战略,提供谋略,而且为曹操掌管内政,处理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推荐人才等等。



曹操自从迎回汉献帝后,对汉献帝可是毕恭毕敬,并不像电视上或三国演义上描述的那般随意欺压皇帝,曹操不是董卓,也不是李傕、郭汜之辈,曹操早年对待汉献帝,实际上与忠臣对待皇帝并无二致。

有人说衣带诏事件,不是汉献帝对曹操不满意吗?实际上衣带诏事件就是存在疑问的一件事,历史是否真有其事,也有疑问的,很有可能是董承为了争权夺利,一手导演的事件,嫁祸给曹操,毕竟荀彧在衣带诏事件中,是支持曹操的,并没有看到荀彧有什么不满意。



另外曹操独创了异地控制皇帝的先例,汉献帝在许都,而曹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征战,不在外征战时,曹操是驻守邺城的,曹操避免自已和汉献帝碰面,也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估计曹操一年也见不到汉献帝几次,所以就不会对汉献帝有什么过份的行为。

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曹操开始有了一些野心,但并未表露出来,曹操原本就是城府极深之人,但曹操虽然没有表露出来,但是曹操的手下人却坐不住了,想蛊惑曹操纂位,以便所有人都能谋取利益,只能曹操更上一步,他的手下人才能获得利益。



于是不断的有人开始为曹操摇旗呐喊,先是准备恢复上古九州制,扩大曹操冀州牧的地盘,接着曹操开始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直到准备称公,一直都得到荀彧的反对。

曹操的野心膨胀应该是在公元204年拿下邺城之后,自任冀州牧开始的,也就从这时开始,曹操的政治中心搬到了邺城,俨然自成一系,与皇帝更加疏远了。



当荀彧发现了曹操的野心,也就是从204年后开始的,但荀彧已经无力阻止曹操,只能延缓曹操纂位的步伐,荀彧反对恢复古制,扩大冀州牧的地盘,曹操还真听从了荀彧的建议。

但曹操与荀彧之间开始有了政治分岐,随着时间的发展,矛盾逐渐加大,直到荀彧阻止曹操称公,曹操才动了杀心,荀彧死在曹操称公的前一年,第二年,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公国,终于迈出纂位的关健一步,荀彧无法阻止,只能以生命为代价自尽而死。



荀彧死的那一年是公元212年,年龄是50岁。荀彧一死,天下再无汉臣。

荀彧早年辅佐曹操是因为两人共同的理想,兴复汉室而志同道合,荀彧之死,也是因为两人的理想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荀彧没变 ,还在坚持自已的理想--兴复汉室,但曹操早已不是当年的曹操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因为没有选择

不辅佐曹操还能辅佐谁,当时天下诸侯并立,曹操自己都说,如果不是他,不知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自己虽然跋扈,但终其一生也没有走出篡汉的一步,他的存在确实有效的压制了其他的诸侯。

再说了,不辅佐曹操,你辅佐刘备?

刘备自称汉室宗亲,这个西汉的血统和东汉有多远就不说了,哪怕就是真的,刘备是想光复汉室吗?

当时对刘备的评价就是反复难养,有奶就是娘。董卓废立,袁术自立,曹操挟天子,各自政策立场不同,刘备立场什么,刘备没有立场,反正只有谁给他一个容生之处,他就投靠人家,也不管人家政治立场是什么。

再说了光复汉室,等于刘备自己当皇帝吗?好歹曹家当皇帝,汉献帝还禅让了一下,程序上是说得通的,但东汉皇帝继承权,排一百位出去也排不到刘备这个西汉的皇族吧,何况还是自称的。

其他类似孙权,赤壁之战前,东吴更专注于江南,而远离权力的核心,就算辅佐了孙权,是否成功先另说,光说孙权,曹操至少在汉献帝身边还有辅佐的可能,刘备不管真假,多少沾点血统边,孙权这边,既没有控制的皇族,自己又不沾边。辅佐他。

至于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类似刘表刘璋一类的,要是真有大本事,大能耐,东汉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方。


叶飘刀


强调一下,荀彧辅佐的不是曹操,而是汉献帝。

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以后,自任丞相,然后发出招贤令,天下豪杰纷纷来投,其中就有荀彧。荀彧之所以投奔曹操,是因为汉献帝就在许昌,他是给汉献帝或者说大汉王朝打工,而不是给曹操打工。而且曹操的口号也是当周文王,匡扶汉室,并不是自己当皇帝。



到了后来,曹操野心膨胀,加了九锡,仗剑上殿,自称魏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想干点啥。此时荀彧作为汉室忠臣,就不想再帮助曹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因此对曹操进行了劝谏,但是曹操不听,一意孤行。



曹操亲征孙权,荀彧没有随行,而是想留在许昌,曹操对他并不放心,再次邀请了他,荀彧勉强跟随,半道又请了病假,曹操于是下了杀心,给他送来一个空盒子,荀彧看到空盒子,自杀了。



曹操空盒子的意思是,你吃的是我曹操的饭,不是汉献帝的饭,我随时能够让你没饭吃。你想吃饭,就得听我的。但是荀彧出身名门,也是有风骨的,饿死不吃嗟来之食,服毒自杀了。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唐风宋月


我看是因为只有曹操有这样的能力,这也很像曹操为选择哪个儿子继位而发愁,虽然最爱曹冲,曹植最后却不得不立曹丕为太子。刘备惜名,徐庶的离开,庞统的身亡都是警示。东吴从来偏安于一隅虽然也有谋取天下的想法,但介怀于大都督的兵权不敢用人,所以只是占据江南富庶之地做个豪族。以荀彧的才能自然知道曹操是平复乱世最可靠的人。董卓,袁绍,袁术之辈虽然家底丰厚但向来不敬皇帝,即便统一天下篡位也是迟早的事。曹操把几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且一生没有称帝,尽管对献帝有些不敬但还没有公然篡汉,此时杀曹操名不正还会导致北方再度军阀割据天下大乱。其实魏国自身还有许多问题,第一大豪族司马氏既要用又不敢用,曹军分曹家帮和降将派,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非曹操本人才能制压,这样在选拔继位人选时显然不可能由汉献帝和曹节的儿子继位。曹丕继位后立即称帝其实就是为三国归晋开启了信号,同时刘备称帝,孙权称帝,导致汉献帝再无利用价值,也正好为司马氏篡位给予了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卧龙运筹帷幄鞠躬尽瘁却只能走向失败,冢虎作壁上观以退为进反而大获成功,荀彧属于前者而非后者,虽然堪称王佐之才,但是却不能从萧何,张良的晚景归宿中吸取一些教训,是他自身的不足。人类社会自有其运行规律,抗拒大势者属冥顽不灵,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即便是旷世奇才也休想凭借自身意志随意摆弄。


明149266215


你何以知道荀彧是“心存汉室”的?你又如何知道曹操是“想篡汉”的?好吧,即便如此,那么除了曹操,谁又能承担恢复旧秩序的重任?

事实上,早期的曹操忠于汉室的心,比谁都强烈,即便到死,他也没有跨出那一步,虽然曹操也认识到汉室必亡!荀彧呢?真的忠于汉室吗?不一定,他恐怕更忠于他所在的士族集团!

曹操对汉室的立场,有变化的过程

按题干说法,曹操似乎天生反骨,其实早年曹操对汉室的忠心天日可鉴!当初,讨伐董卓时,表现得最义无反顾的就是曹操。

在诸路反董大军中,曹操势力最弱,只能挂在韩馥旗下,几千兵马还是他变卖家产,募集的私兵。当所有诸侯左顾右盼,谁也不愿意自家兵力受损时,曹操第一个挺身而出。结果发打光了家底。他又再次回家募兵,二上前线。

曹操对诸路兵马的私心失望透顶,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

剿灭黄巾军时,曹操依然是最积极的战士,他曾说,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去世后,墓碑上刻着:汉故将军曹操之墓!请问那时候的曹操是“贼”吗?

荀彧从初平二年就开始跟随曹操,至少那时候曹操还是汉室忠臣。曹操的“野心”也不是一天撑大,而且“野心”和“篡汉”的界限在哪里,本来就很难界定。曹操到死也没有跨出那一步,说明在曹操的心里,他一直还是谨守着底线。

所以,这不是荀彧智商高低的事,恐怕连曹操自己都无法描述得清,对大汉的复杂心情。

荀彧与曹操的矛盾,焦点不在对汉室的态度

以荀彧的睿智和通达,他恐怕也早就在心里得出一个结论:大汉已经没得救了!从荀彧跟随曹操的二十余年经历来看,在对待朝廷的问题上,恐怕俩人早就心有灵犀了。

个人认为,荀彧与曹操的矛盾,应该来自于立场冲突,曹操“唯才是举”的《求贤令》,才是引发俩人矛盾的根源!建安十五年,曹操颁布《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份《求贤令》暗藏着一个巨大的雷区,即“唯才是举”。从表象上看,似乎没什么问题,其实这份《求贤令》已经触动了豪门士族的根本利益,而荀彧正是豪门士族的典型代表。

两汉的官员选拔,一直采用“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察举制”其实已经变成了豪门士族垄断官场的工具。曹操的出身却不是豪门士族,他对这个制度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深恶痛绝,这就是曹操想另立炉灶的原因。

为了打破豪门士族的垄断,曹操甚至提出,即便是“盗嫂偷金”类的道德渣子,只要有能力,也可以用!这个做法,无疑触动了所有豪门士族集团的根本利益。

荀彧在曹操身边,举荐了很多人才,但仔细熟悉理一下就会发现,荀彧举荐的这些人,全部都是豪门士族阶层人士。这就很清晰地表露了荀彧的政治立场,与曹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曹操的这份《求贤令》颁布于210年,212年就发生了荀彧公开反对曹操,接受“魏公”称号的事:“(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也就在当年,荀彧不明不白地去世了。

原先亲密无间的伙伴,几乎是突然翻脸,从这个时间节点上来看,这三件事不能算是巧合吧?

统一天下的重任,除了曹操还有谁

抛开“篡汉”的说法,无论曹操还是荀彧,对天下形势都有一个共同的利益诉求:结束军阀混战,实现天下统一!

荀彧出自颍川大族,家族世代官宦,以荀家对天下大势的洞彻,谁能执帝国牛耳,在他心目中门清。

不过,荀彧第一个投靠的对象不是曹操,而是袁绍。为什么是袁绍?很简单,他和袁绍有共同的利益立场:同为豪门士族阶层!

当发现袁绍根本不堪重用后,他才将目光转移到曹操身上。曹操所展现出来的雄才大略,也征服了荀彧,曹操同样对荀彧表现出不寻常的欣赏。这就是他们二十年来,亲密无间的原因。

对荀彧来说,他最好能找一个袁绍的身份,曹操的能力,这样一个结合体。可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为了统一天下的目标,他只能选择曹操,况且那时候曹操还没有表现出,有伤豪门士族根本利益的举动。

所以,题干所说的前提条件就有问题,荀彧谈不上对汉室有多忠诚,他也不关心曹操“篡汉”的问题,两个人的根本矛盾在于,曹操伤害了荀彧所代表的豪门士族集团的利益!


寻根拜祖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荀彧初期辅佐的曹操确实是为匡扶汉室,兴举义兵,除暴安良,救民于水火的大英雄。这一点从他初为洛阳尉、顿丘令至议郎以及后来的骑都尉和典军校尉即可看出他的不凡。后来随着职务的升迁和实力的壮大,尤其是平定北方以后,曹操的奸雄本色开始显现,野心也开始膨胀了。于是欺君惘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顺者生,逆者亡,杀了不少很有名望的文人贤士。象孔融、祢衡、边让、崔琰、杨修等,甚至连华佗这样的民间名医也不放过,实在是惨忍过份了。荀彧确实对曹操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给曹操推荐了不少谋士,并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当他看到曹操的变化时,已经不可挽回了,当其羽翼丰满,周围群小争进之时,懊悔的荀彧只能面对死亡了。后来的曹操所作所为,也为他的奸雄画像做了充分的定格。


天山月3


一定要说曹操想篡汉的话,是人都能看得出,不需要高智商。

说荀彧心存汉室,未必绝对正确,但荀彧是有理想的的人。他要实现他的信仰,成就自己的人生。

01

建安元年(196年),献帝从长安回到了洛阳,诏令天下勤王。

在要不要奉迎天子的问题上,曹操的部属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如果曹操是真心匡扶汉室的话,这种事还需要讨论吗?

之所以要讨论,曹操是在听取意见,权衡利弊。就是说奉迎天子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

这么简单的事,还需要智商去考虑吗?

02

荀彧力劝曹操奉迎天子,也没有给曹操泛泛地讲忠君大义,而是给他分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

荀彧对曹操说的意思大致为几方面:

第一,荀彧首先就说,从前晋文公奉迎周襄王返回都城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

先看一下这两个故事。

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周襄王胞弟王子带与王后隗氏私通,此事被告发,于是跟周襄王发生了火拼,联合狄人打败了周襄王。周襄王就逃到了郑国,号令天下勤王。

晋国大臣赵衰政治嗅觉特别灵敏,立马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就劝晋文公说:“争夺霸权最好是拥护天子,如果不抢先护送周天子回京而落在秦国之后,就无法在天下发号施令,现在尊敬周王就是晋国称霸的资本。”

晋文公采纳了这一建议,亲自带兵护送周襄王回到了周都洛邑,并杀死了王子带。

周襄王大为感动,把河内、阳樊两地赐给了晋国。

晋文公威望爆棚,因此成就了春秋五霸的基业。

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天下诸侯以后,就派人把义帝楚怀王杀死了。汉高祖就以替义帝复仇的名义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从而让天下归心。

荀彧用这两个故事说明奉迎天子的好处,以打动曹操勤王。而没有说为臣要尽忠,必须匡扶汉室之类的话。

第二,接着说,天子蒙乱,您首先倡导义兵,由于关东诸侯纷扰,不能赴关右,但冒险与朝廷通使节。虽然是挽救国难于朝廷之外,而心无时不系于王室。此时奉迎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

给曹操戴上顶高帽,不能赤裸裸的只谈利益,好让曹操借坡下驴。

第三,然后才给曹操说大道理,奉迎天子是大略大德,而且还可以以天子的名义讨伐逆节,谁敢不服?还是利益。

第四,如果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再考虑此事,就来不及了。

这事不仅要做,还得快点做,给点压力。

比较一下,这与赵衰劝说晋文公是不是如出一辙。

以此可知,荀彧是很清楚曹操想什么,也清楚曹操想干什么。

03

那为何荀彧还要辅佐曹操哪?

荀彧早年有“王佐之才”,举孝廉,任守宫令。

守宫令就是替皇帝掌管纸张笔墨印泥之类的事务,也算是皇帝身边的人。

但做了不久,就发现朝政混乱。这官如果做下去,不仅没有前途,而且搞不好就会有祸患。

于是,辞官回家。

之后,带领家属投奔了冀州袁绍。但发现袁绍名气很大,但却不是成就大事的人。

荀彧就离开了袁绍,转投曹操。

恰恰就遇到了奉迎天子这件事。

当时,在袁绍内部也出现了激烈的争议,最终袁绍放弃了奉迎献帝的打算。后来,看到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就后悔了,又想来争夺献帝。

曹操自然不干,于是,哥俩就闹呛了。

从这件事看出,曹操与袁绍的想法是一致的,荀彧也很清楚曹操与袁绍在这件事上没啥根本区别。

那为何荀彧还要辅佐曹操哪?

第一,通过对朝廷和地方诸侯的了解,荀彧清楚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匡扶汉室就是一句空话。

有能力的都想自立为王,没能力的只有一片忠心又有何用?

荀彧能够做的,就是尽力维系汉室的存在,延缓汉室灭亡的时间,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第二,遍观天下诸侯,能够担当这一使命的、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曹操。尽管曹操早晚也要称王,但没办法。理性的选择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第三,忠于朝廷,匡扶汉室这是荀彧的志向。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荀彧要成就自己的人生。

作为汉末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绝不可以简单的以愚忠来看待荀彧。

政治家首先考虑的是利益,辅佐曹操的利益在哪里哪?

第一,首先是彰显政治忠诚,这是政治家最看重的品德。坚定的维护汉室,就可以体现出这一高尚的品德。

第二,施展自己的才能,不负“王佐之才”的美誉。最终还是靠成就说话,没有业绩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要做出业绩还需要一个好老板,一个有实力的公司。

仔细看看,这与诸葛丞相是不是很相似哦!似乎比诸葛丞相还聪明哦。

第三,延续了汉室的存在,政治抱负基本实现;能力已经得到证明,那么,死又何惧?反而是为了活着,政治忠诚就没有了,之前的努力也就白白付出了。

但荀彧也没有白白的死去,为其家族也留下了清誉,惠及子孙后代。

荀彧死后,谥号敬侯,其子荀恽继承了其爵位,后被封为虎贲中郎将;荀恽死后,其子荀甝继承了爵位。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接受曹奂禅让称帝,追赠荀彧为太尉。

这一切,也可以说是由于荀彧的政治忠诚换来的。

在封建时代,帝王们对于政治忠诚是特别看重的,出于政治的需要,对忠诚的臣子一般都会给与格外的褒奖,这也是一种利益。

不能妄加揣测荀彧匡扶汉室的用意,但是否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就请友友们自己斟酌,见仁见智吧。


豹眼看历史


彧年少时,南阳何顒异之曰:“王佐之才。”——陈寿《三国志.荀彧传》

这个何顒是三国时期的名士,这位老先生在三国时代一共对两个人“异之”过,另一位就是曹操,而荀彧一生多为曹操出谋划策,建功立业。荀彧是心存汉室的,但是又他的确是忠于曹操的。

陈寿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知,未能充其志也。——《三国志.荀彧传》

陈寿说,荀彧清廉优秀,通达高雅,有辅佐帝王的风度,他虽然机智明达,并拥有远见,但是却未能实现他匡扶汉室的志向。

有人说郭嘉是曹操第一谋士,其实不然,郭嘉虽才华横溢,可英年早逝,纵观曹操一生,为曹操效力最大的还是荀彧。

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威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三国志.荀彧传》

荀彧,出身颍川士族家庭,祖上皆为名士,他年轻时曾被推举为孝廉,董卓作乱的时候,荀彧辞官归乡,他觉得家乡颍川处于四面受敌的地理位置,于是就号召族人乡党离开颍川,可是除了自己的宗亲跟随,其他人都不愿离开故土,于是荀彧就带领族人去了冀州,而留在乡里的乡亲们都惨遭叛军的迫害,这一点就能看出荀彧此人非常有前瞻性。

而到了冀州之后,袁绍用对待上宾的礼节来招待荀彧,希望荀彧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可是荀彧看出袁绍成不了大事,就去投奔了曹操,而曹操见荀彧而来,激动的说:“荀彧就是我的张良啊。”

既然荀彧这么有远见,可见早就看出曹操有篡汉之心,为什么还要辅助曹操呢?

荀彧曾经说过,“袁绍外表宽容,可内心猜忌,而曹操明智通达,不拘一格,气度宽宏;袁绍办事犹豫不决,而曹操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毫不犹豫;袁绍治军不严,士兵虽多,可无法控制;而曹操赏罚分明,士兵虽少,却能以死相拼;袁绍表面装得富有智慧,为的是沽名钓誉,所以士子之中缺少才能喜欢出名的人都愿意跟着他;而曹操用心待人,推心置腹,从不做虚假的赞美,自己生活简朴,可对待有功之人,从来不吝啬,所以天下忠诚正直注重实际的人都愿意跟随他。”

从荀彧说过的这些话来看,荀彧在内心是非常欣赏曹操的,而且当时天下大乱,我想荀彧也看出如果皇帝在除了曹操任何一个军阀手里,都不会有好的结局,相反,曹操起初也是有匡扶汉室的志向。

换句话来讲,当初曹操拥立天子去许昌,这个主意就是荀彧出的,而且很多大事都是荀彧建议的,包括扫平其他诸侯,荀彧也许是为了能够让汉室在曹操手里存活下去,至于将来何去何从,荀彧自己的力量也是无法左右的,我觉得荀彧有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感觉,所以曹操无论做什么事情,荀彧都认为是为了匡扶汉室,所以鼎力支持,直到曹操想当国公,荀彧才反对,可是这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不过曹操还是很给荀彧面子,直到荀彧死了才当上魏国公。

以下皆为猜测,也许荀彧是忠于汉室的,同时他还想辅佐有才能的君王,可是放眼天下只有曹操最合适,但是又怕别人骂自己助贼篡汉,心里想助曹操得天下可嘴上却始终把匡扶汉室放在第一位,同样,曹操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也必须要报答曹操。

我想这千年之事,只有当事者荀彧最清楚了,我辈见仁见智吧!


鸿涵先生


大家都知道,荀彧是曹操的张良,那么荀彧当初为什么要投奔曹操呢?荀彧出生在一个大世族家里,当时他是要投奔袁绍的,后来也经过多次的选择和比较,才选的曹操,当然下面我要说的才是真正的原因。

当时东汉末年有个大宦官叫唐恒,他有个女儿,也就是当宦官之前生的,他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一个叫傅士明的人,可人家傅先生没同意,这时荀彧的父亲主动提出,要让荀彧娶唐恒的女儿,从此以后,不管人们当面也好还是背后也罢,没少提这件事,拿这事儿取笑荀彧。荀彧听了很不高兴,一气之下投了曹操,为什么?大家都懂,投曹之后谁再说荀彧娶宦官女儿怎样怎样,那就相当于损曹操,所以荀彧用这一招成功堵上了众人的嘴,事实也证明,曹操并非庸主,荀彧也没跟错人,即遮住了自己的羞辱,又名扬天下了。

大家如果有意见,请评论区交流。






忆古风



曹操的野心其实也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曹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篡汉之心。曹操一开始也希望能力挽狂澜,匡扶汉室。只不过曹操看清了天下的形势:诸侯割据混战、人人争权夺利、汉室无能为力。确实是报国无门。

我们再看荀彧:

荀彧在初平二年(191)的时候就开始追随曹操了。荀彧很少随军出征,大部分时候是替曹操稳固后方、保障前线补给支援,搞政治工作。

直到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准备进爵国公、加九锡,荀彧提出了反对。同年荀彧自尽。

荀彧为什么要帮曹操?

荀彧帮的其实是大汉王朝。

末将曾经多次提到过“士族阶级”这个话题。其实荀彧就是士族阶级,而且是颍川大族,荀彧还是当家人。

当年曹操在迎奉天子的同时,也笼络了一大批支持汉王朝的士族。他们帮助曹操匡扶汉室。

士族阶级都是以利益为主的。由于几百年的汉王朝在对各个阶级、势力间的利益已经平衡的很好。汉王朝能够满足士族阶级的利益。所以即使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依旧有大批旧臣支持汉室。

要知道,其实荀彧也是从袁绍那边过来的。因为袁绍也是士族阶级,他与荀彧属于同一利益链的。当然,荀彧看出了袁绍的弱点,觉得他难成大事,也就走了。加入到了曹操阵营。

曹操的政治理念是什么呢?

上面说到荀彧所处的士族阶级以利益为主,但曹操想建立一个法治社会。

依法治国、抑制兼并、唯才是举......

曹操颁布的每一项政策无疑都是严重影响了士族阶级的利益。所以士族阶级逐渐不支持他了。

曹操与士族阶级的矛盾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是在统一北方后。


在之前,曹操实力弱小。中原混战,各诸侯军阀都处于一个随时开战的紧张状态,曹操亦是如此。

统一北方后,曹操实力强大,也算是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拿下这么多地盘,自然就应该开始打理,于是各项政策也就出台了。

士族阶级一看政策对自己不利,于是提出各种反对,他们开始不支持、不配合曹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之后的曹操在军事领域就没什么突破性进展了,那是因为曹操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内部政治上。

曹操在平定北方后为稳住北方大局,不停的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反对的士人们也开始清除计划,比如崔琰、杨修、孔融等,包括荀彧。

但是荀彧又是个例外。

在被曹操清除的士人中,只有荀彧是自尽的。也唯有荀彧的死让曹操悲痛万分。

为何?

末将以为,荀彧应该早就看出了曹操的为人。或许荀彧也支持曹操建立法治社会的理念,毕竟这是在推动历史进步。

但是荀彧他并不是一个人,他代表了整个荀氏家族,在荀彧背后还有整个士族阶级。他不忍抛下整个家族、整个阶级而全力支持曹操,也改变不了曹操与士族阶级的矛盾。夹在中间唯有一死。

而曹操也确实不忍杀他,但为了坚持自己的理念,也只有让荀彧先走一步。


咸熙二年(265),荀彧被追赠为太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