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改革:讓大明王朝喝下最後一碗續命藥


張居正改革:讓大明王朝喝下最後一碗續命藥

中國2000餘年帝制幾乎如出一轍。儒表法裡而肌理繁雜,人事體制且循環往復。這套體系在隋唐巔峰後急劇滑落,到蒙元結束更是不斷內縮為封閉的中原王朝體制,直到滑落到崩潰邊緣。


為了補救,明朝在不得不在接收部分蒙元遺產的基礎上企圖恢復唐宋流風。但短暫的興盛很快就顯得後勁不足。直到萬曆時代,很多方面才有了真正的起色。然而這最後一次的中興的希望,終究是兩敗俱傷。


張居正改革:讓大明王朝喝下最後一碗續命藥

力主改革的 張居正


後世大多認為明朝實亡於萬曆之怠政,甚至還有準確的時間點--萬曆15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但此前的明朝經過史家渲染染的洪武、永樂、仁宣等治世之後,已經陷入不可避免的中衰。土木堡之變和勳貴集團大部覆滅,則更是說明當初的體制出現了嚴重裂痕。


守成不作為的君主放手然後王朝陷入儒臣集團、皇權集團和宦官紳商集團的爭奪,都是對皇權至尊的解構。隨之而來的就是土地兼併日益激烈、官僚集團日趨低效,稅收財政面也臨自下而上的衝擊。支撐經濟的匠籍戶口更是搖搖欲墜。但歷史慣性和利益集團的均勢還在維護國家運行。只是到了嘉隆兩代,加劇的權力爭奪、政權腐化和內外危機脅迫著王朝最後一次衝擊祖制和舊制的束縛。


張居正改革:讓大明王朝喝下最後一碗續命藥

嘉靖時代 明朝已因為外擴無力而陷入內耗


然而,進入16世紀以後,全球貿易的發展開始讓白銀加速流入明朝,僅中晚期就達到3億6000萬兩。這極大刺激了原本非常疲軟的明朝經濟,原本被壓縮到近乎扁平的市場商業開始復甦並繁榮。在首輔張居正的操持下,明朝也相應開啟了1572-1582年的10年改革開始。


首先整肅官僚集團,重申已經衰落的中央威信和朝廷權威。將內閣成為王朝的核心,考成法大加推行,使得官場為之一震。接著,開始提供一條鞭法,魚鱗圖冊土地丈量也在醞釀。最後,對外交涉和武備整頓、民務河運、人才拔擢等。


張居正改革:讓大明王朝喝下最後一碗續命藥

大量白銀輸入 就是張居正改革的直觀成果


經過這10年教養,明朝開始出現短暫的復甦局面。當時的太倉有庫存白銀600多萬兩,太僕寺也存了400萬兩,舊都南京庫房也納入250萬兩。這些資本也成為日後支撐明朝進行戰爭的軍費大頭,併為內政維穩創造基礎。


然而,看似大刀闊斧的改革,並沒有實際突破和修正。甚至只是用個人權勢碾壓和思想操縱來強制推行。隨著張居正去世,大小官員配合著反攻倒算,十年改革立刻付之東流。


張居正改革:讓大明王朝喝下最後一碗續命藥

張居正改革讓明朝有了進行萬曆三大徵的資本


這些另無數人扼腕嘆息的現象背後,隱藏著兩敗俱傷的矛盾。張居正的改革不但冒犯皇權,也觸怒了整個官僚集團和王朝舊制。萬曆中興根本上是對傳統舊體制的極端回覆,用威權勢力來剔除思想禮教控制下。在略微依靠專門技能的官僚政治集團裡,屬於威脅的不穩定因素。

於是,整個王朝也因為改革而進一步加劇了分化。皇權、官吏和宦官集團的分立,財稅體制瓦解,土地兼造成小農破產,官商豪紳一體架空原有的中央.......


張居正改革:讓大明王朝喝下最後一碗續命藥

沒有改革 明朝連起碼的軍事力量都難以維持


因此,萬曆時代的改革與中興氣象,不過是明朝舊制度的迴光返照。隨著一切恢復原樣,除了改朝換代之外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來跳出這個死循環。令人驚歎的是,一直到數百年後,還有人自作聰明的將明朝滅亡原樣歸結到這次改革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