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真是为了大玉儿而放弃的皇位吗?

我们来先说说多尔衮吧,多尔衮全名爱新觉罗·多尔衮,别名墨尔根戴青,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是清朝入主中原的重要功臣。 1635年,多尔衮率军收降蒙古林丹汗残部并获得元朝传国玉玺。皇太极称帝后,封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佐顺治帝,入主中原。1650年冬,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被追封为“清成宗”,谥号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真是为了大玉儿而放弃的皇位吗?

我们所说的大玉儿就是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蒙古科尔沁,系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后,她受封为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其一生培育、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君主。顺治帝即位后,称圣母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逝世于1688年1月27日,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真是为了大玉儿而放弃的皇位吗?

清太宗皇太极暴毙而亡后,由于生前未立太子,因此在满洲贵族中发生了尖锐而凶险的争夺皇位的斗争。当时最有实力继承皇位的两个人,一个是皇太极的儿子肃亲王豪格,另一个则是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两人为了争夺帝位,剑拔弩张。而皇太极的亲兵则表示一定要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至于是谁,他们则不参与。否则,一场宫廷政变一触即发。

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真是为了大玉儿而放弃的皇位吗?

多尔衮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决定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即顺治皇帝。至于为什么立福临为帝,显然不是网传多尔衮和大玉儿的绝世爱恋而放弃皇位的。多尔衮是为了大清的实力,如果这时发生政变,清廷实力大减,别说入主中原,估计整个满洲都有灭亡的危险。所以为了平衡各方势力迫不得已放弃了暂时的皇位罢了,但他的狼子野心依旧没有熄灭。而且当时的福临年仅6岁,更加好控制。所以,他以顺治年幼,无法亲政,由自己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而且至于说是孝庄为了自己儿子的帝位迫不得已下嫁多尔衮,只能说问题不大,反而,孝庄也挺愿意嫁给多尔衮,首先,他们的习俗就是自己的丈夫死后可以由自己的弟弟接管兄嫂和其儿子。至于后来汉化的顺治皇帝认为这违背纲理道德。所以痛骂多尔衮禽兽不如。而且当时的孝庄并不得皇太极的宠爱。

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真是为了大玉儿而放弃的皇位吗?

所以皇太极死后,她害怕陪皇太极殉葬(多尔衮的母亲就被迫为努尔哈赤殉葬)所以立福临为帝无疑是救了孝庄一命。其次,顺治母子孤苦无依,下嫁多尔衮未必是坏事,只不过是同床异梦罢了。而不是传说中的多尔衮和大玉儿的绝世虐恋和风花雪月。

而且,在后来的日子里,多尔衮的野心一直不减。多尔衮一步步将济尔哈朗排除政权之外,间接害死代善。成了清廷的摄政王。后来又强迫顺治不断加封自己为“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一步步走向那个位置。到时让顺治禅让即可。可是,多尔衮还没熬到那个时候就骑马摔死了。顺治终于亲政了。将多尔衮死后鞭尸,大骂禽兽,以泄愤恨。

所以说电视剧上的描述的都是假的,请各位历史迷们多看正史,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