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以愛孩子的名義害孩子,其中這幾種行為,讓孩子"很受傷"

在很多家庭當中對父母而言,愛孩子是真真切切的,但是愛孩子的行為卻有很多不足道之處,但有些家長卻說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這話一點也不假,沒人反對,但是你的好是不是被孩子所接受的呢?所以在孩子的眼裡,愛孩子永遠都是耍嘴皮功夫一樣,在我們身邊,就這樣的例子。

經常看到爸爸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如果是對孩子過於嚴厲,或者是打罵孩子的時候,媽媽在一邊就及時出來反對爸爸的行為,而爸爸卻認為媽媽跟他的立場不同,兩個人惡語相向,因為孩子的問題吵得無休止,殊不知這樣會對孩子帶來更深的傷害。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如此,我們看到別人的行為可能會覺得這種行為是不妥的,然而自己置身其中的時候卻控制不了情緒,這裡表裡如一的教育方法展現的淋漓盡致,大道理我們都懂,而且也學過很多關於父母智慧的課堂,在執行起來的時候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呢?執行起來怎麼就是這麼難呢?

不要再以愛孩子的名義害孩子,其中這幾種行為,讓孩子

愛孩子都是心知肚明的一件事情,然而愛孩子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生活當中我們的一些情緒和行為都在影響著孩子,讓孩子刻字成為另一個自己,從內到外改變,甚至對孩子的傷害很大,都說教育在於言傳身教,也有人說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其實,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身為爸爸媽媽是孩子第一楷模,如果我們都做不到控制情緒,都處理不好個人情緒的問題,那麼如何要求孩子做得更完美呢?

有的時候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些言語和行為都在深深的傷害著孩子的心靈,這個傷害對於父母來說可能並沒有什麼大礙,看不見摸不著,甚至不痛不癢不嚴重,其實對孩子的內心會很受傷,如果長期以往孩子的性格也會發生改變。

不要再以愛孩子的名義害孩子,其中這幾種行為,讓孩子

所以不要再以愛孩子的名義"害"孩子,其中這幾種行為會讓孩子"很受傷",家長可以對號入座,有則改,無則勉,讓我們都成為一個智慧的媽媽,不要再給孩子帶有威脅的愛!

1.夫妻之間關係不和諧

首先在孩子的眼中,爸爸媽媽是愛的傳遞者,給他的生命給她的溫暖的家,所以,除了傳遞者的身份,更是愛的使者,但是有的家長由於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瑣事往往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甚至惡語相向,相互謾罵詆譭,相互拆臺,其實這個表現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大家有所不知,這種行為在孩子面前是很恐懼的,會影響孩子對於家庭的安全感。

而且,如果家庭當中長期被強勢欺負弱勢的那個群體,孩子也會參與進來,不尊重父母,以至於將來結婚之後也會影響擇偶標準,影響他的情感生活。所以,在孩子面前,爸爸媽媽應該保留情緒保留意見,即便是對對方的行為有看法,也需要揹著孩子進行商討決定,但是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營造出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的家庭氛圍,不管孩子在幾歲的時候,她都可以感覺到家庭的磁場,如果帶給他不良的影響,就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全。

不要再以愛孩子的名義害孩子,其中這幾種行為,讓孩子

2.愛嘮叨的家長

對孩子來說她特別討厭嘮嘮叨叨的父母,也許我們長大之後,父母老是在我們跟前說叫我們也會不耐煩,對孩子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相信爸爸媽媽都會懂,然而做到的朋友卻很少。

對此很多人都會有身同體會,比如我父母在長期嘮叨,那樣會讓我們不能充滿力量,即便帶給我們都是一些希望能變好的話,但是時間長了也會為之厭煩,老一輩的思想觀念裡面都是疼孩子愛孩子,非常純粹,不摻雜一點雜念,但是就是由於這種愛包裹的太過於嚴密,導致束縛孩子喘不過起來,把孩子往相反的方向推,對孩子的人格和思想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如果想讓孩子聽我們的,尊重我們,家長需要少說話,即便說話也是說重點,這樣孩子就可以細細回味,不會在抵抗你,如果給孩子習慣於講道理,不管任何事情都不要大篇長論,你想這樣孩子他能夠吸收得了嗎?所以不妨多聽聽孩子怎麼說,然後我們再給予建議,這樣才是正確的交談方式。

不要再以愛孩子的名義害孩子,其中這幾種行為,讓孩子

3.不給孩子留空間

不管是大人孩子,我們都不要把孩子太管得太嚴,有的家長一點空間都不給孩子,擅自闖入孩子的領地,所以這樣孩子時常感覺不到被尊重,在孩子6歲左右就可以給孩子設置一個獨立的兒童房,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環境,這樣可以方便給孩子從小樹立規則。

比如讓孩子將自己的小房間打掃乾淨,將房中的玩具收拾妥當,將書本梳理整齊,並且每天起床之後整理床被這樣的生活瑣事,完全在孩子的小空間當中完成。但是這屬於孩子的領地,家長不要過於節約,也不要時常進入孩子的領地。

家長應該注意自身的修養,要麼先敲門,要麼先經過孩子的同意,這樣孩子就會在潛移默化當中學到大人這些尊重他人的行為,所以就會給孩子根深蒂固的影響。

4.大吼大叫的家長

大吼大叫是每個父母都會有的習慣,每當孩子做錯一點事或者是不如我們意願的時候都會對孩子開啟"河東獅吼"的模式,再說教育的時候滿臉驕傲的說我從來都沒有打過孩子,但是你能保證沒有吼過孩子嗎?

其實,就算沒有打孩子,你的一聲聲吼叫也會讓孩子的心裡傷痕累累,尤其是在看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有的家長嫌孩子反應太慢,罵孩子太笨,或者是笨的跟豬一樣,帶有傷害性的語言會讓孩子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這麼不堪?

建議給孩子嘗試一下低聲教育,或者是蹲下來跟孩子好好說話的教育,以這種方式看孩子寫作業,你會發現他的思維更加清晰,反應更加快,

因為你在不停的吼叫當中孩子,他的大腦會偏向於自我保護的模式,不會在專心的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溫柔教育效果遠比你吼叫要好的很多。

不要再以愛孩子的名義害孩子,其中這幾種行為,讓孩子

5.無限制滿足

每當去商場或者是超市當中,我們都能看到,哭鬧著想要買玩具的孩子。其實這一點在生活當中是比較常見的,如果孩子在公眾場合之下,父母礙於面子,都會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這種行為會讓孩子長大之後很吃虧,養成一個蠻橫任性,不分是非的觀念。

但是基本上現在年輕人教育孩子都是比較注重科學教養的,在孩子出現以哭鬧方式達到目標的時候,很多家長都不會滿足他,但是爺爺奶奶卻捨不得看到孫子孫女如此撕心裂肺的哭喊,所以馬上妥協,孩子要什麼馬上給買,其實這些都是溺愛孩子的表現,只會讓孩子自己害了自己。

父母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同時要立一個規矩,不該買的絕對不能買,而且這個規矩只要在家中生效,任何一個家庭成員必須遵守,絕對不可以拖教育的"後腿",這樣孩子就會失去原則意識,所以要讓老人們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什麼才是真正為孩子好!

6.要求孩子聽話的家長

如果說什麼樣的孩子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那麼大多數父母給的答案一定是聽話的好孩子,不管什麼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說一句,你一定要聽媽媽的話,那麼好好的細品這句話,孩子為什麼要聽我們的話?我們的人生已經非常成功了嗎?還是要複製另一個知己,你的想法一定是對的嗎?

在這樣言語的催眠下,無形當中就會毀掉孩子的人生,有的孩子長大之後沒有主見,耳根子軟,易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而且感覺在參與意見的時候都是無所謂的態度,這就是因為孩子從小便好好的聽大人的話,這完全是在害了孩子。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不妨聽聽孩子的想法,家長給出的建議也只能是參考而已,孩子想要怎麼做,我們應該給予支持的力量,讓孩子建立領導能力。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是非常出色的!

不要再以愛孩子的名義害孩子,其中這幾種行為,讓孩子

7.說到不做到

爸爸媽媽常常要求孩子一定不要說謊,而且要勇於擔當,但是如果每天只顧著耍嘴皮子的話,可能孩子就沒有想要變好的動力,要記住,爸爸媽媽一定要言行一致,答應孩子的事情要做到,我們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完成,勇於擔當,要記住我們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效仿的對象,所以言行一致,知行合一,這才是優秀父母該具備的品質,在這樣體制下教育出來的孩子,只會越來越出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