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用改革激盪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濰坊市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工作述評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濰坊市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為契機,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改革總目標,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堅定的責任擔當,高舉改革旗幟,推進制度創新,深化流程再造,勇立潮頭、劈波斬浪,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鳶都大地激盪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引領濰坊在新時代的征程上闊步前行。

  ——在“改”上激發活力,著力用好“關鍵一招”

  主動對錶中央改革決策和省委工作部署,決心更堅定、舉措更有力,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積厚成勢。

  堅持黨對改革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將市縣兩級深改組調整為深改委,每次會議都“第一議題”研究貫徹上級改革部署;把改革列為全市“六三七五一”思路舉措五大任務之一、將制度創新作為“工作落實年”十大攻堅行動之一,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範,領銜推進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等領域重大改革,在全市設立“改革創新獎”,樹立改革鮮明導向。向濰柴和譚旭光同志學習活動深入開展,“敢為人先、一往無前”的改革精神和“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進取精神,發出了新時代濰坊改革最強音。

濰坊:用改革激盪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濰坊市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工作述評

李克強總理在濰柴視察

  堅持“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改革方法,以系統思維謀全局,用集成方法破難題,圍繞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統籌改革與發展、質量與效率、陸地與海洋、局部與全域,推出121項制度創新舉措,推進136項國家和省改革試點,突破開發區改革、流程再造等13項年度重點任務,通過整體設計、系統集成,撬動各領域改革配套融合、相得益彰,發生“化學反應”,制度優勢正在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持以改革推動發展、用發展成果檢驗改革成效,做到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哪裡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就向哪裡動刀子。深化“一窗受理”、探索“拿地即開工”、推行“畝均論英雄”評價、創新基金運作模式、實施新型產業用地(M0)管理等一系列針對性、開創性改革舉措強勢推出,敲到節骨眼、擊中要害處,破除了一批沉積多年、阻滯發展的頑瘴痼疾,極大激發了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唱響了質量變革的主旋律。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對我市縣級融媒體改革、生態農業模式創新等典型經驗作出批示肯定。省裡已先後在我市召開國企改革、工業企業綜合評價、人社系統“一次辦好”改革等現場會,在全省複製推廣濰坊經驗;創新驅動、開放體制改革及以濰柴、歌爾、豪邁為代表的企業改革等經驗,在新華社、人民日報、新聞聯播、大眾日報等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重點欄目刊播。

  ——在“轉”上持續加力,以改革推動發展“高質量”

  堅持產業高端化的主攻方向,著力完善轉型升級制度體系,建立十大產業“六個一”推進機制、企業和項目智能服務平臺、“1+5+N”政策落實和扶持體系,推動新興產業加速崛起、傳統產業煥發生機。省級“隱形冠軍”、省瞪羚企業分別發展到64家和29家,均居全省首位;“心無旁騖攻主業”的濰柴,成為國企改革的典範和新時代企業發展的標杆,贏得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點贊”。全市新動能項目數量佔製造業比重提高9.4個百分點、達到76.8%,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高端化工產業規模、利潤均居全省前4位以內,2019智能物聯網大會在濰坊成功舉辦,落實減稅降費的經驗得到李克強總理肯定。

濰坊:用改革激盪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濰坊市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工作述評

10月18日,2019智能物聯網大會召開。

  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漸入佳境,創新“第一動力”作用充分發揮,建設市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通技術成果轉化通道,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全市80%以上大中型企業都建立起研發機構。前三季度,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提高到2.62%,居全省第4位;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增長33.6%、26.1%,均居全省第3位;“四新”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分別提高到22.4%和48.8%。

  “雙招雙引”成為今年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十大產業”招商專班,北京、上海、深圳、濟南、青島5個招商引智小組和270支專業招商隊伍活躍在國內外招商一線;產業鏈招商、平臺招商、基金招商作用凸顯,創新實施“招商合夥人”制度,依託總投資逾2000億元的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已引進外資企業20家。前10個月,全市簽約“十強”產業項目797個、到位資金629.7億元。

濰坊:用改革激盪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濰坊市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工作述評

6月12日,濰坊市在京舉行“雙招雙引”重點項目簽約儀式。

  開發區正在輕裝上陣、迴歸本位,聚焦管理體制、幹部人事制度、市場化開發運營等重點,確定27項具體措施,率先在高新區、濱海區、綜合保稅區和青州經濟開發區開展試點,堅定不移推進開發區系統性重塑。

  ——在“提”上強化動力,以改革創新提升“三個模式”

  抓住習近平總書記肯定“三個模式”重大機遇,結合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激發體制機制創新的澎湃動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

  強化平臺思維,國家農業綜試區、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等一系列“國字號”平臺相繼落戶,其中綜試區已梳理複製112項自貿區創新成果,建立了與日本農產品檢驗國際互認7項新機制,成為全市乃至全省農業開放的重要引領區。

濰坊:用改革激盪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濰坊市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工作述評

3月2日,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動員大會召開。

  強化片區帶動,把產業園區、特色小鎮作為突破載體,規劃建設萬畝以上田園綜合體19個,臨朐薰衣草小鎮、壽光洛城、諸城常山3個省級示範區及20個市級示範區帶動區域一體加快發展,湧現出寒亭前闕莊、高密松興屯等一批“美麗鄉村”建設樣板和坊子玉泉窪、昌樂庵上湖等一批農業新模式新業態。

  強化制度引領,圍繞解決“人地錢”問題,加快新一輪土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盤活閒置宅基地使用權等有效辦法,全市土地流轉比例達到45%;出臺鼓勵引導城市工商資本下鄉的意見,整合涉農資金投入鄉村振興66.9億元,工商資本下鄉總額達到306億元。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的典型案例,由省委改革辦推薦報送中央改革辦。

  ——在“外”上釋放潛力,以改革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堅持以擴大開放倒逼深化改革,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在國際經貿摩擦演化升級的嚴峻形勢下,濰坊開放的“風箏”逆風飄揚。前10個月,進出口總額達到1469.6億元、躋身全省第3名,增長11.6%,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9.2個、5.7個百分點,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金翅膀”。

  以廣闊胸襟主動融入國家開放佈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71家企業在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120個海外工廠,促進了產能合作。著力提升國際風箏會、中日韓產業博覽會等國際性節會和魯臺經貿洽談會、蔬菜博覽會等特色展會辦會水平,會展經濟空前活躍、大放異彩,世界風箏都、國際動力城兩張名片享譽海內外。

  突出抓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發揮主導產業優勢,圍繞技術、品牌、質量、服務4個核心要素,練好“內功”,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國際市場多元化戰略,1-10月份,化工、機電、紡織服裝、輕工工藝、農產品五大支柱產業出口均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增速達到35.3%,蔬菜、禽肉出口總量分別佔到全國的1/10、1/8。

  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邁出新步伐,濰坊港5萬噸級航道建設加速推進,開放的龍頭在高高昂起;“一帶一路”濰坊國際多式聯運大通道開通運營,青島港濰坊(青州)內陸港作為半島地區最大旱地碼頭正式開港,東亞物流節點城市、全國區域性高鐵樞紐城市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國家農業綜試區、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際院士谷、東亞畜牧交易所等高端開放平臺加快建設,為構築區域開放發展新格局提供了強力支撐。

  ——在“優”上提升效力,以改革營造一流“好環境”

  把流程再造作為改革和制度創新的“牛鼻子”工程,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在全市開展破舊立新的“效能革命”,統籌推進審批服務、群眾訴求服務、項目推進、城市治理、機關內部運行五大板塊流程再造,服務效能得到全方位優化和提升,優質、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和投資者厚植了發展的沃土。

  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實施放權、減證、清單管理等一攬子計劃,在政務服務中心建立以“前臺”為引領“後室”為保障的“一窗受理”服務新模式,市級審批事項壓減73.1%,企業開辦最快壓縮到0.5個小時辦結,首批20個高頻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一次不跑、事就辦好”的新風撲面而來,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充分激發、活力充分湧流。1-10月,全市平均每天新誕生市場主體446戶,總量突破百萬戶、達到102.8萬戶,居全省第3位。依託“12345”熱線,建起全市統一的市民訴求受理平臺和N個專業化服務平臺,提供“1+N”集成式便捷化為民服務,“12345”熱線獲得全國2019年度“十佳市政及公共事業服務熱線”獎。

  針對機關工作流程繁瑣、效能低下等突出問題,建立“由上而下”的頂格協調推進機制,決策效能大幅提高;創新論證決策機制,對重大方案、重要政策,在進入正式決策程序前採取公開答辯方式深入研究論證。如,圍繞建設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優化重大政策研究決策機制,由市級領導牽頭成立6個課題組,瞄準建設目標,調研起草23個行動方案,首次採用公開答辯方式,集中3天時間,舉辦6場答辯會,廣泛徵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最大限度凝聚共識、集思廣益,在此基礎上按程序作出決策,極大提高了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度,“生態、開放、活力、精緻”正在成為濰坊新的靚麗名片。

  ——在“惠”上凝聚合力,以改革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堅持改革惠民生,匯聚各方力量和資源,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深銘刻在今年來改革的謀劃與落實中,也深深銘刻進百姓生活的每一天裡。1-10月,民生支出比重達到80%,可量化民生項目保障標準全部達到或超過省均水平。精準脫貧領域,構建“311”兜底保障體系,創新“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黨群服務平臺+電商服務”等扶貧模式,貧困戶全部脫貧,脫貧攻堅任務基本完成。生態環保領域,構建資源環境倒逼機制,實施分階段、分區域逐步加嚴的環保標準,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環境質量大幅改善。教育領域,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基礎教育十大改革典型,連續5屆獲得教育改革創新最高獎,以改革破解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五唯”頑疾的做法,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予以批示肯定。醫療領域,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省先行區加快建設,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患者藥費負擔平均下降3成,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緩解。社會治理領域,創新實施“黨建+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構建領導幹部包靠化解信訪積案機制,創新實施辦證容缺機制,下大氣力化解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解決辦不了證、供不上暖等民生痛點,受到群眾廣泛讚揚。我市教育綜合改革、醫聯體建設、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等多項改革經驗在國家層面推廣,今年5月,棚戶區改造機制創新、財政專項資金改革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特約通訊員王泳記者王曉光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