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解讀十大改革攻堅行動
當前的濰坊,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處於實現新的飛躍、創造新的輝煌的重要歷史節點。在“要麼崛起、要麼落後”的關鍵時期,面對“慢進也是退”的競爭態勢,濰坊有著走向富強的“底氣”,打好攻堅戰,第一位的任務,是每個濰坊人都要心懷濰坊富強之夢。
挑起重擔,從春天出發。3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開“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暨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推進大會,動員全市上下以解放思想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聚焦重點工作,聚集資源力量,奮力攻堅突破,努力開創“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新局面。今年的重點工作攻堅,圍繞十個方面攻堅突破。
越是艱險越向前,十大改革攻堅行動瞄準了哪些制約發展的“絆腳石”?如何衝破制度藩籬、體制堅冰?如何破解高質量發展的要害和關鍵,凝聚起改革攻堅的磅礴力量,為濰坊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記者邀請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深入解讀。
攻堅行動一——
加快補齊短板
整體提升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和市‘十大重點工作攻堅戰’都將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作為第一項任務,這既是對我們工作的一項重大考驗,同時也是改進工作的重大機遇。”市衛健委主任吳海源說。
提升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必須抓住制度建設這個根本,強化制度保障。加強公共衛生制度建設,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水平和強化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如何在這些方面下足功夫?
“我們要落實好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制度,年底前實現異地聯網定點醫院鄉鎮全覆蓋。要積極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推廣應用醫保電子憑證。”市醫保局局長陳延愛說。
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備。要著力強化應急物資保障能力。舉一反三,將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制度成果推廣應用到防災減災、防汛抗旱、安全生產等各領域,整體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攻堅行動二——
重點改革響錘重鼓
高效地推動攻堅任務落實落地
“對阻礙改革的‘釘子戶’堅決拔掉,妨礙改革的‘絆腳石’堅決搬掉”。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上,省委、省政府對新時代改革態度堅定。
重點改革任務已到攻堅衝刺階段,任務十分繁重。濰坊切實增強緊迫感,對流程再造、科教改革、財稅金融改革、工業企業綜合評價改革、企業改革、開發區改革等作出部署,寧當不完美的改革者,也不當沒出息的“守攤人”。
以問題為導向,我市更大力度深化流程再造,按照“放權、精簡、集成、共享”要求,持續推進審批服務、群眾訴求、項目工作、城市治理、機關工作“五大板塊”流程再造,盯住“全國最優”推出一批新流程,放權做到“應放盡放、放無可放”。
更大力度推進科教改革。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推動科教、產教、校地融合,支持校企合辦專業或二級學院,支持駐濰高校與縣市區合作建設科創園區,在“家門口”轉換科研成果。全面推行科技攻關“揭榜制”,著力解決高校資源不足這個突出短板,爭創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找準改革支點,撬動更多資本支持濰坊發展。按照省裡“四增兩降”的要求,深入推進財稅金融改革攻堅,今年各級一般性支出再壓減10%以上,政府過“緊日子”,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企業過上“新日子”。市財政局局長王金祥表示,堅決打好財政攻堅“加減乘除”組合拳。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更大力度深化工業企業綜合評價改革,進一步完善企業分類評價機制,精準開展“畝均稅收”評價分析。同時,要探索“標準地”供給改革,做到“拿地即可開工”,推動資源配置與利用效率掛鉤,建立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國企改革重點是要加快混改步伐,民營企業服務保障繼續強化。
開發區改革要加力提速,按下“快進鍵”,堅持去行政化的改革取向,要堅決杜絕“翻牌式”改革、“選擇式”改革、“爛尾式”改革,加快打造充滿活力的發展平臺。
攻堅行動三——
秉承改革基因
扛起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的重大責任
發軔於濰坊的“壽光模式”“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在全國予以推廣,為全省全國農業提供了借鑑、作出了重要貢獻。濰坊堅定扛起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的重大責任,秉承改革基因,在創新提升“三個模式”上擘畫新答卷。
加快突破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為全國農業開放發展提供“濰坊方案”。突破核心、統籌全域、協同發展,“核心區”重在提升建設層次和水平,真正發揮引領作用,同時農綜區又是濰坊全域的,各縣市區不能當局外人,要主動作為,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推動取得新成果。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東亞畜牧交易所、中國農創港、國際鄉村振興博覽園等高端資源要素聚集,以項目、平臺建設作為重要載體。農綜區建設要注重引入全球知名企業、機構參與。要辦好國際性展會或論壇,推動國際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拓展。
質量興農,提升農業整體競爭力,怎麼落實?要在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種業創新、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上奮力突破。
培育產業鏈條長、帶動能力強的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怎麼推動?要建設運營好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國際種業研發集聚區等平臺,加快建設全國“種子硅谷”。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常祖領說:“我們在促進農民增收上求突破,狠抓糧食生豬穩產保供和果業提升,規範提升示範經營主體,培育全產業鏈一體化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大力發展‘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推進鄉村經濟多元化,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文化體驗、養生養老、農村電商等,不斷豐富濰坊鄉村振興產業圖譜。
片區化推進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打破行政界限,統一規劃設計,資源整合利用,加快打造一批薰衣草小鎮、松興屯這樣的鄉村振興新亮點。
突出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廁所擴面改造、農村垃圾治理、生活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工作,確保質量和成色。
攻堅行動四——
精準發力
全面提升“雙招雙引”實效
在招引500強項目、百億元以上大項目上,我市還有明顯短板,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對今年“雙招雙引”的影響很大、帶來變數。如何創新方式、快速出擊、注重質效,全面提升“雙招雙引”實效?
“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帶來嚴重衝擊,導致總需求不足、流動性不足、要素流動性下降,需要在開放招引上奮力攻堅,解決流動性不足和總需求不足的問題,通過對外開放、‘雙招雙引’,有效解決濰坊市資本、人才、項目不足的短板,由‘宅’經濟變為‘動’經濟,推動要素的流動,不斷擴大總供給,刺激總需求,為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提供動力。”市委黨校教授周慶翔說。
在招大引強上突破,必須捨得花本錢,“十大”產業牽頭部門要緊緊圍繞補鏈、強鏈、延鏈,分產業細化招商目錄,加快引進一批具有前沿技術、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重大項目。我市儘快行動,在前期網上洽談、視頻溝通、在線簽約的基礎上,採取小分隊、點對點等形式,開展登門招商或請進來考察洽談。
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從去年7月份開始建設招商,截至去年年底簽約配套企業35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群發展,打造了未來發展新的增長點,這是依託企業、政府服務的產業項目招引範例和路徑。
要重點抓好外資項目,改進外資考核激勵辦法,發揮好市委、市政府諮詢顧問、招商大使等各種渠道的作用,推動更多優質企業、優秀人才、優良資源落戶我市。
開展“高精尖缺”人才集聚攻堅行動,深化人才制度改革,著力構建全類別、全方位、全週期的高效制度體系,面向海內外廣發“求賢榜”“英雄帖”,通過技術入股、合作經營等方式,著力引進領軍型人才團隊和科研機構。
“找準濰坊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加大濰坊市與黃河流域戰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創新驅動戰略的機遇疊加,對黨政幹部要求要‘狠’,對人才資源要‘親’,對考核工作要‘真’,對主導產業要‘精’,對企業家要‘清’,全面提升濰坊市品質城市的‘人才與企業家的品質’。”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國合華夏城市規劃研究院執行院長、濰坊市國家級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顧問吳維海說。
去年我市外貿一枝獨秀、逆市飄紅,當前國外疫情加速蔓延,可以預見下步形勢不容樂觀,必須在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上突破,以開放倒逼改革攻堅,著力推動企業“走出去”,著力提升開放平臺。
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富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商務部門的首要任務是落實好穩外貿穩外資13條措施,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線上線下’拓市場、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加強風險防範。”
有多個有分量的展會和國家農綜區、綜合保稅區等重要平臺,這是濰坊開放發展、“雙招雙引”的重要載體。要推動綜保區北區與港口一體發展,設立保稅碼頭和泊位,建設現代化保稅港區。各縣市區是開放的“主力軍”,要立足實際、發揮優勢,搶灘開放前沿。
以考核為抓手,考準考實、重獎重用。要根據省裡的考核辦法,完善我市“雙招雙引”考核辦法,突出對開工率、資金到位率、畝均稅收、人才引進等關鍵指標的考核。
攻堅行動五——
築牢壓艙石
項目建設拉動高質量發展動力引擎
市發改委、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16個省重大項目、48個第一批省優選項目、220多個市級重大重點項目,已經全面開工復工,但是受疫情影響,許多項目進度有所延遲、投資放緩。
項目建設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最有效的載體和抓手。我市加快謀劃實施一批引領性、突破性、平臺類重大項目,推動動力裝備、聲學光電、高端化工等加快向世界級產業集群邁進。
“重點培育動力裝備產業集群”,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動力裝備產業是我市優勢產業,要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動力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聲谷”;打造環渤海高端化工產業集群。抓好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等創新平臺項目,創新運營模式,推進高效運行,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
危中亦有機。疫情對傳統產業衝擊較大,但是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大數據、智能製造、人工智能、醫養健康產業卻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要著眼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謀劃實施新興產業項目,推動“四新經濟”激發釋放轉型新動能。
要高度關注國家、省政策動向,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抓緊謀劃儲備一批醫療、物資儲備、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爭取列入國家、省“十四五”規劃,為加快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
“新基建主要立足提高濰坊市的城鎮化率,在軌道交通、城際鐵路、教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醫療、5G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尤其以濰坊中心市區為中心,在擴大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力方面佈局新的基建項目,在積極調研、佈局新基建基礎上,對去年招商引資項目要儘快接續落實,確保招商引資不斷鏈。”周慶翔認為。
攻堅行動六——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三大保衛戰”
抬頭濰坊藍,滿眼鳶都綠。總體上看,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呈現穩中向好趨勢,但稍有鬆懈就可能出現反覆。市裡印發了《決勝“2020”汙染防治攻堅方案》,確定48項重點任務,突出打好“三大保衛戰”。
打贏藍天保衛戰,以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重點要聚力提升汙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和汙水處理能力,打好渤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加快推進峽山水庫水源地保護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力爭項目獲批、儘早開工,保障飲水安全。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以國家和省“土十條”為遵循,紮實做好農用地分類管理和建設用地准入管理,確保年底前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到90%以上。
攻堅行動七——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質
“建設‘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目的是提升城市首位度、美譽度,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市民幸福感,是我們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全力攻堅、早見成效。”我市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上奮力攻堅。
“三區一中心”規劃建設要全面提速。中央商務區、中央休閒區、中央創新區、市民中心是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的重要板塊。要高能級、生態型、國際化定位中央商務區,突出總部經濟主導、多元業態融合,發揮博物館群文化支撐作用,力爭5月底前拿出規劃成果並啟動招商。站南廣場片區建設要全面提速,高鐵新片區要加快推進PPP項目落地運行,力爭年內基礎配套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有大的進展。
城市功能品質要加快提升。城市擁堵必須下氣力解決,文體場館必須加快建設,夜間經濟要加快繁榮,休閒公園體系要加快完善。
城市更新要加速推進。從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發,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加大雨汙分流改造力度,重點是要解決好雨汙混接、雨汙合流、直排河道等問題。
“進一步強化規劃引領,優化高品質城市空間格局,充分發揮規劃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以系統思維謀劃高品質發展藍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劉建成表示將把握高品質城市建設和國土空間格局調整重疊期的歷史機遇,按照“一優三高”的理念,科學確定城市功能定位,在城市能級、空間佈局、產業層次、功能配套等方面打造高品質水準。
攻堅行動八——
謀民生實事 見為民初心
在濰坊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重點辦好34件民生實事。其中,接續去年民生實事24件。
受經濟形勢、減稅降費補貼等因素影響,今年全市財政預計減收超過100億,加之疫情疊加,財力更為緊張。無論壓力有多大,民生投入不打折。對政府承諾的民生實事,將本著為民利民、便民惠民的原則,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確保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特別是住房、飲水安全等薄弱環節,精準施策、補齊短板。對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戶等,要實時跟蹤、動態監測,健全即時幫扶機制,確保脫貧不返貧。
面對疫情給穩就業帶來新的挑戰,嚴格落實各級關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經營。要以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為重點,全面落實大學生生活補助、援企穩崗、創業補貼、技能提升補貼等政策,加大職業技能培訓,以創業帶動就業,年內城鎮新增就業10萬人,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聚焦穩就業,在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上攻堅突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陳勇表示:“堅決扛起穩就業政治責任,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穩就業決策部署,以落實市政府穩就業28條意見為抓手,圍繞保障企業復工達產用工需求,綜合運用免、緩、返、補政策手段,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確保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及時穩定就業,努力把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和衝擊降到最低。”
重點聚焦教育、醫療等焦點熱點,集中力量加快突破,著力抓好社會事業。
攻堅行動九——
匯聚合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加快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健全完善以黨建為統領的“1+3”市域治理體系,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在農村多渠道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培養優秀後備人選,在城市健全黨組織四級聯動機制,探索建立社區共治聯盟。
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改變了社會治理的空間和格局。要從實戰化角度,打造基層治理的指揮中樞和實戰平臺。率先在城區實現網格員專職化,增強基層網格發現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確保發現在早、處理在小,關鍵時候能夠“網得住”。要加強基層管理服務能力建設,健全完善“鄉呼縣應”體制和工作平臺,推進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
結合“智慧城市”建設,著力提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加快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與治理體系融合,推進“雪亮工程”應用智能化,年底前90%的城市社區要一體化聯網應用,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建立長效機制。
攻堅行動十——
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年”活動
去年,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營商環境視察發現,在政策落實、“信息孤島”、信用環境、金融支撐等方面問題還比較多。面對差距,我市全面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年”活動,打造近者悅、遠者來的良好環境。注重從法治角度研究企業難點痛點,重點在建立機制上下功夫。建立“接訴即辦”“免罰清單”“法律服務代理”“限時清欠”四個機制,旗幟鮮明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
“為充分發揮仲裁在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中的獨特優勢和職能擔當,我們正著力開展仲裁服務機關、商會、企業、社區、高校‘五進’行動,讓更多市場主體瞭解仲裁、選擇仲裁,擴大仲裁知曉率和影響力。為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探索‘360全時空24小時無休’仲裁服務,啟動仲裁辦案提速工程,下氣力在提升仲裁公信力上攻堅突破。”濰坊仲裁辦主任高強說。(記者尹莉莉 石瑩)
閱讀更多 濰坊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