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辅导作业气到住院,“野马效应”告诉你,情绪伤的人不止孩子

今天和朋友提起辅导孩子做作业的事情,不由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个新闻,一位妈妈辅导孩子做作业,晚上十点还未写完,这位妈妈一时间情绪过于激动怒气上涌引发脑梗住院。此新闻一出,很多网友都难以置信,惊呼到这是段子吧!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妈妈辅导作业气到住院,“野马效应”告诉你,情绪伤的人不止孩子

但也有很多家长表示,你以为陪孩子读书搭进去的只有钱,不,我们是拿命在换教育,纷纷表示辅导孩子做作业有多么的艰难。可是作为家长,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对自己而言那就是一场灾难,可能会引发野马效应。

什么是野马效应呢?所谓野马效应简单来说是指因人们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

很多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不能宽容待之,一时情绪激动,大发脾气,会严重危害自身健康。正如上面所说的,其实那位妈妈不是因为孩子的作业写不好进的医院,而是因为家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妈妈辅导作业气到住院,“野马效应”告诉你,情绪伤的人不止孩子

​家长情绪失控对自身的危害

1、影响身心健康

小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家长说:”早晚要被你气进医院。”以前不懂,现在看来,把家长气进医院的事情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

孩子小的时候难免会调皮,喜欢捣乱,这时候的家长既无奈又生气,这个时候的家长是最容易情绪失控的。要知道生气对于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经常生气的人,身体状况也会经常出现问题,甚至会有进医院的情况出现。所以家长情绪失控伤害的终究会是自己。

2、导致营养失衡

当你情绪失控时,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的身心健康,还有食欲。生气时你会食欲大减,这时候的你可能会说,这顿饭我不吃了。生气时的你有理由不去做任何事情,包括吃饭,这个时候的你并不会考虑到说会影响自己的身体状况,往往情绪失控的人喜欢为所欲为。可是这样最终危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妈妈辅导作业气到住院,“野马效应”告诉你,情绪伤的人不止孩子

3、损伤免疫系统

为什么人生气后,会经常生病呢?这是因为生气后的人他们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抵抗力下降,经会导致他们经常生病。人们在生气以后,脑部也会分泌皮质激素,如果皮质激素在体内越积越多,就会影响到人体的免疫细胞的正常工作,导致免疫力下降力下降。

​父母情绪失控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1、孩子也容易变得暴躁易怒

孩子的模仿能力比你想象的要强得多,当你总是对他生气时,他也在模仿着你的行为,慢慢的他也就成为了另一个你。

皮皮成绩不好,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责骂他,情绪失控时,甚至动手打他。有一天,皮皮在楼下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他,人家还来不及道歉,他就开始破口大骂,小朋友不服气,顶了他两句,他就开始情绪失控动手打人。其他大人问他:”为什么要动手打其他小朋友?”皮皮说:”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对我的。”从他说出这句话开始,我就不觉得奇怪了。父母情绪失控往往都会带动孩子的情绪。养成一种易怒易爆的性格。

妈妈辅导作业气到住院,“野马效应”告诉你,情绪伤的人不止孩子

2、会让孩子变得自卑

桥鹿说过:光自己好,甚至阻碍,诋毁别人,那是一种自卑心理在作祟,结果是覆巢之下不会有完卵的。

长期面对家长的坏情绪,会让孩子的情绪长期一种低迷的状态,会对他的心理产生阴影,他们心里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多余的存在,对身边的事物都提不起任何兴趣,变得自卑、懦弱、不自信。

雪雪在学校里经常不讲话,很内向也很自卑,老师也对她格外关注。周一,班里有一个上台演讲的名额,老师想让她锻炼锻炼,就跟她说了一下这个情况,可是雪雪拒绝了,老师看出来不仅仅是因为她内向的原因,还有她发自内心深处的自卑。老师很纳闷,一个小小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自卑呢?

妈妈辅导作业气到住院,“野马效应”告诉你,情绪伤的人不止孩子

老师决定去雪雪家里家访,到了之后老师就彻底明白了,雪雪的家长让雪雪给老师倒水,不小心撒在外面,雪雪的爸爸就开始骂道:”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笨死了!”在老师的劝阻下,雪雪的爸爸才慢慢平复了情绪。长期处于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成年人都有可能自卑,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3、会让孩子变得善妒

家庭不和谐的情况开始让孩子的心理出现扭曲,一开始是嫉妒别人家庭的和睦,嫉妒别的爸爸妈妈对孩子温和的态度。慢慢的开始演化成善妒的样子,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的情况下,就开始什么都嫉妒别人的。

亦舒说过:情绪这种东西,非得严加控制不可,一味纵容地自悲自怜,便越来越消沉。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1、运用ABC合理情绪疗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建了著名的认知行为疗法(即ABC模型),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ABC理论指出,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父母要巧用ABC疗法转化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分析、分享积极的态度,学会自我暗示、分析、接受最坏的结果、有效地消除忧虑,把悲观情绪转换为乐观情绪,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伤害自己和孩子。

妈妈辅导作业气到住院,“野马效应”告诉你,情绪伤的人不止孩子

2、经常微笑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

微笑可以缓解很多不良的情绪,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温暖和爱。当你做出微笑的表情时,你的身体也会做出自然反应,神经开始放松下来,人就会变得更加平和,就不会那么容易生气。爱生气的人经常强迫自己微笑,久而久之这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它会成为你的自然反应,你的脾气也会随之变好。

3、保持运动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经常锻炼的人精气神是很好的,他们经常开怀大笑,脾气性格都很好。那是因为经常运动,能有效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培养稳定的情绪。经常运动能够消除疲劳,能够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不会被愤怒支配自己的情绪,也不会出现情绪失控的事情发生。经常运动也有利于培养乐观的心态。

妈妈辅导作业气到住院,“野马效应”告诉你,情绪伤的人不止孩子

我是菁妈,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咨询。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