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開始在梧州和桂林設置工藝廠,廣西的近代工業自此起步

壯族地區的榨油、榨糖、釀酒、縫紉、編織、陶瓷、磚瓦、農具製作等也在其經濟活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不過,由於近代壯族地區的家庭手工業受到市場、技術和規模的限制,沒有進一步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更難以轉化為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工業企業。因此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這些家庭手工業或是保持原狀,或是日漸衰微,而沒有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光緒末年,清政府開始在梧州、桂林設置工藝廠,廣西的近代工業自此起步。它們雖然是官督工廠,所設之地亦非少數民族地區。

清政府開始在梧州和桂林設置工藝廠,廣西的近代工業自此起步

古代農具

但清政府決意從此開始推廣新式企業,所以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梧州、桂林設置工藝廠時,即責令各府、廳、縣“挑選土著年輕及有身家者,保送來廠。藝成後,即發回各該地方,充當教習,以期逐漸擴充”,梧州廠收了200名,桂林廠收了300名。這些少數民族學徒,實際上是廣西少數民族第一代產業工人。不過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前,不僅壯族地區,整個廣西的工業基礎都是非常薄弱的。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以後,為了支援抗戰,保存中國的近代工業,國民政府和愛國工商人士及民族資本家共同發起組織了一場規模浩大的經濟內遷運動,廣西成為經濟內遷的地區之一。

清政府開始在梧州和桂林設置工藝廠,廣西的近代工業自此起步

廣西黃姚古鎮

到1940年年底,遷入廣西的各類工廠已有100多家,僅遷入桂林的民營企業,1942年年底即達88家。國民政府有關部門還以獨資或合營的方式在廣西舉辦新的工礦企業。與此同時,廣西當局也採取了積極的措施來發展工業。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加上農業、交通運輸、商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廣西的工業盛極一時。1942年全省共有工廠292個(不含礦業),佔經濟部登記的民營工廠(3111家)的9.39%,其中10個工廠的資本即有15.3萬元,全部工人約1.6萬人。而礦業的發展更為顯著,礦業資本在各類工業資本中最為發達。

清政府開始在梧州和桂林設置工藝廠,廣西的近代工業自此起步

少數民族紡織

這些工礦企業主要集中在漢族聚居或壯、漢雜居的一些城鎮或地區,雖然只有少量壯族成為工人,但其傳播的近代工業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經營方式,在壯族地區是有一定影響的。近代壯族地區的社會經濟活動中,商業的變化比較大。從城鎮到鄉村,大多數地區都建立了產品交換的市場;對外貿易較以往有極大的發展;農村商品經濟在外來因素和自身發展需要的影響下,逐漸發展或壯大起來。壯族地區的自然經濟,因此逐步瓦解。近代壯族地區商業變化的第一個顯著特徵是圩市的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參與交換的人數及商品品種和數量均有增加,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專門市場。

清政府開始在梧州和桂林設置工藝廠,廣西的近代工業自此起步

圩市

20世紀7080年代壯族農村的圩市,尤其是桂西壯族農村的圩市,絕大部分是清及民國時期建立起來的。在圩市數量增加的同時,一些重要城鎮的圩市規模木斷擴大。如龍州自中法戰爭和開關通商以後,商業發展迅速,至1933年已有商店255家、手工業鋪戶60家、人口1萬多人的“早晚市無間”的工商業城鎮;百色自清末起即有許多省內外商人在此經商,1933年該鎮有商店159家、手工鋪戶72家、人口約2萬,成為桂西規模最大的工商業重鎮。由於近代壯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還比較滯後,它所建立起來的圩市大部分仍屬於初級市場的範疇。

清政府開始在梧州和桂林設置工藝廠,廣西的近代工業自此起步

少數民族趕圩

這些圩市除了供農民之間進行一般交換之外,主要擔負著向農民出售日用生活品及農具,並將農民們可以出售的農產品、土特產品和手工業品收購上來,轉運到外地消化的功能。因此,一方面有些圩市建立的基礎很薄弱,沒有發達的手工業或業作基礎,農業商品化的程度極低或幾乎沒有,其主要功能只是在很低的基礎上起到互通有無的作用,農民為買而賣的特點十分明顯,商品品種及數量很少;而另一方面,一些經濟發達、交通方便、靠近漢族地區或壯、漢雜居地區的壯族圩市遠遠超出了初級市場的範疇,它們對周圍壯族農村商品經濟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有力的推動作用。

清政府開始在梧州和桂林設置工藝廠,廣西的近代工業自此起步

少數民族趕圩

這是數百年來壯族在外來因素和自身條件差異影響下呈不平衡發展狀態的結果。近代壯族地區圩市的盛衰受到生產結構、交通、戰爭、環境和觀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尤以交通和戰爭的影響最大。有些圩市因此消失了,有些圩市因此發達起來。一般來說,這些圩市都建立在縣、鄉經濟文化中心,圩、鎮結合,或是因鎮設圩,或是有圩而成鎮。這些城鎮人口密度大,交通方便,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從事非農業或半非農業活動,有一定數量的漢族雜居,統治階級的行政機構往往也設在鎮上。所有這些因素結合起來,鎮便很容易成為周圍農民聚集和交換的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