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中医,一直给人的印象是:疗效慢、重于调理,急症、抢救与中医无关。但真的是这样吗?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梗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每年有上百万人死于心梗。我们在办公室,在旅途中,在大街上有时会见到突发心梗的患者,由于周围没有懂得急救措施的人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失去了生命(我国国民普遍缺乏简单的急救措施,每年因延误病情而死亡的患者不计其数)。

经常坐火车出行的朋友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列车广播:在X节车厢有位乘客突发心梗,昏迷不醒,如有医生,请立即前往X节帮助……。如果列车上有位懂得急救的大夫,那这位患者是幸运的,但更多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只能等待死亡的到来。

急性心梗,中医不行吗?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万米高空中医急救,女大学生平安渡险》!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图说: 曙光医院副院长周嘉万米高空救助发病女孩

  新民晚报讯(记者 左妍)一名21岁的女大学生在来沪求学的航班上突发心脏不适晕倒,多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周嘉出手相助,运用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法为其稳住病情。飞机随后顺利抵达上海,周嘉建议女孩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事情发生在9月1日的晚间,由贵阳飞往上海的一架南航飞机正在爬升阶段,这名女大学生突发昏厥。听到空中乘务员的求助广播后,同在一个航班的曙光医院副院长周嘉立即起身,迅速前往女孩的座位。周嘉告诉记者,看到女孩时,她浑身冷汗、胸闷气促,初步怀疑由神经因素引起。飞机上条件有限,在帮助女孩进行放松、服用温开水和补充糖分后,女孩逐渐平稳下来。飞行过程中,女孩也没有异常。

  可是一波三折,在飞机下降时,女孩心跳又开始突然加快,且大汗淋漓、血压降低,当时估计脉搏超过150跳每分钟,并有发生心源性休克的迹象。面对再一次的突发状况,周嘉再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诊断为突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飞机上无任何治疗该疾病的医疗设施怎么办?周嘉借鉴针刺麻醉手术用穴的丰富经验,立即按压女孩内关、合谷两个穴位,并用手法疏通其双侧手臂的心包经络,再配合乘务长给予的吸氧和心理安慰,五分钟后,女孩脉搏逐渐恢复正常,人也稳定下来,而此刻飞机也即将降落到机场。

  周嘉说,平时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坐飞机,遇到过由于紧张而造成不适的乘客,但像这样如此紧急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当时的环境下,无法明确女孩的病因,且飞机上医疗设施有限,但中医在急救方面仍大有用武之地,特别是中医手法等可缓解病情,为成功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真实的案例:

心肌梗塞,为西医学临床急症之一,现代中医参与本病救治经验较少。笔者有幸参与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现将抢救过程实录于此,希望能为该病的的中医治疗积累微薄经验,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修批正指导。
笔者门诊与一饭店比邻,三月前,饭店宴客,将至中午之时,忽然十余人跑进门诊大呼:大夫快来救人!虽尚不知何事,但想来情况比较危急,遂顺手拿起诊桌上一筒针灸针随众人来到隔壁饭店,见众人围成一圈而站,挤开众人,见一老人昏迷在地,面色青灰,嘴唇紫暗,意识已失,呼之不应,询问周围众人,有一患者熟人讲早上时曾听老人说肚疼,并索要热酒饮用,因急性心肌梗死亦有部分病人表现为腹部疼痛,怀疑其为急性心梗,当机取出针灸针,以0.5寸针分别刺入患者人中、双手合谷、内关等穴位,行强刺激手法,然后在其双侧耳唇以三棱针点刺后挤出少量血液,一边嘱周围众人将其鞋袜退去,然后在其十足趾尖点刺放血,后以1.5寸针刺入双侧涌泉,行强刺激手法,此时距离病人昏迷约五分钟左右,观察患者面色由青灰色渐转为蜡黄色,呼之已能应,此时一边在其合谷及内关等穴位继续行针,一边询问其有合不适,患者回答腹部疼痛,胸闷,此时面色蜡黄中已隐隐泛出血色,周围有人拿出速效救心丸,取出数粒嘱病人舌下含服,随后患者家属赶到,因救护车迟迟未到,遂在众人协助之下将病人抬上车送往县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至中午一时左右患者家属打来电话讲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院要求入院治疗;大约下午七点左右,患者家属再次打来电话说,病人讲:中午我昏迷时就是那里的先生给救过来的,我还要找那位先生治疗!遂要求出院,约晚上八点左右再次到我门诊,此时从车上下来病人需两人搀扶行走,问其尚有何不适,答仍觉胸闷,腹痛,心胸间压榨行疼痛,口苦,时出阵阵虚汗,舌淡暗苔白腻,脉象弦滑,辩证为太阳少阳合病,处柴胡桂枝汤合苓桂术甘汤(注:柴胡桂枝汤一方在《金匮要略》中记载可治“心腹卒中痛”):


柴胡18g 黄芩10g 清半夏15g 党参10g 桂枝15g 生白芍15g 炙甘草10g 茯苓20g 生白术15g
生姜15g 大枣6个为药引 三副 水煎服 每日一副
三天后,病人再次来诊,此时下车已不需人搀扶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对于中医学人而言,我认为有一个观念是必须纠正的,那就是中医只治慢病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形成与针道衰微关系密切。因此,还针道面目于本来,复还并彰显针道应有的效用,尤其是急救方面的效用,实乃当代中医学人的当务之急!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急性心梗】主穴选用:劳宫、涌泉、膻中、内关、中冲、十宣等。操作注意:如果家里,你的指甲、绣花针,就是你的针。在飞机、火车上,空姐、乘务员的胸针就是针。在抢救中,一定要见血,往往一开始出来的血都是黑色的。 注意,一定不要手软。还有十个手指尖,也是点刺,要先扎中指一刺下去,血是黑色的,一定要把黑色的血都挤出来,见到红色的血才行。扎完手指,再继续扎脚指。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在仓促无针灸用具的情况下,指掐更能争分夺秒地完成急救,转危为安。指掐的部位亦即用针的部位,力度适中。另外,部分惧针的患者,亦可以指代针。

以指提捏或提拨,最常用于腋前大筋和腋下极泉。以之救治心脏病急性发作,如心绞痛、心梗,往往会收意想不到的效果。

极泉穴的拨动方法:中指在右极泉穴处(异位心例外)将肌肉向后推然后向前拨,如此后前拨动,患者如触电般筋麻至手,则说明拨法正确。若无此感觉,则需调整角度、力度。

腋前大筋拿法:以拇指和食、中、无名指提捏右侧大筋,向前拉放,连续三次。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表情及呼吸变化,如果拿捏到位,心前绞痛或压榨感瞬间即可消失。腋前大筋为厥阴循行路线,与心腹内关谋同理同气,依此亦知,提捏股内侧大筋亦会有同样效果。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为什针灸在临床急救有着如此显著的效果呢?

速效:不论任何沉疴痼疾,大部分病人在针灸后,即感觉症候减轻舒适。

《灵枢·九针十二原》,其谓:“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一句话,针刺疗病,必须立竿见影。

《黄帝内经》里提到针灸的疗:“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古人把针刺之后的疗效比若是风来吹云一样神速。其主要原因是针灸直接作用于穴位上,通过经络传导,外联皮毛肢节,内系五脏六腑,立即可以收到针到病轻的效果。而且,针灸治疗急症有优势。

特别是对一些症状非常明显的病症,如各种急性疼痛、高血压危象、痉挛、炎症、哮喘发作等,都可以立即取得效果。这是任何其他医疗方法都无可比拟的。

什么是急症呢?就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突然的脏腑阴阳气血失去平衡。针灸有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急症。

便捷:一针在手,立即就可以解除病苦,不用买药、煎煮等程序,是极为方便的治疗法。特别是在救急的关键时刻,针灸的优势非常明显。 比如,中风突然发作的急性期,第一时间的针刺治疗可以抢救病人的生命,极大地减少后遗症。针灸擅长治疗临床上的各种病种。

高明:针灸是中医药学的最高境界。如果医学能创造奇迹,我认为首先是针灸。针灸治病,关键是气的通畅。而气的升降出入(气机)就是生命。针灸调整的就是气机,也就是调整了生命的状态。 不但在理论上可以得到证实,在临床上以针灸治疗杂病,的确能体会到针灸的神奇,针灸治疗的能力是西医、中药所无法比拟的。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医为什么可以

一个好的医疗方法所必备的几个条件: (1)无或少毒副作用。 (2)适于临床各种病症。 (3)操作应用方便,安全。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重复,可普及推广,先进性。而针灸都具备了这些条件!

『夫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希望我们中医人重拾针道! 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