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西安,古称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它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起点。

本期老照片从1905年西安的一张照片说起,娓娓道来西安这100多年来的沧桑与巨变。这里有百姓的平常生活,有城市的雕梁画栋,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有过与记忆。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05年,陕西,手拿典籍的儿童。法国传教士梅荫华/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06年,渭河上捕鱼的鸬鹚。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07年9月4日,西安,大慈恩寺。法国汉学家沙畹/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08年11月,陕西榆林府南门外的马市。美国探险家克拉克/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09年,西安,大雁塔。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10年,陕西榆林官员。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11年,龙王庙内雕塑。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12年,西安府西40里处,咸阳附近的古桥。《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13年2月1日,咸阳双照镇(今属西安咸阳区双照镇)。《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14年,西安钟楼。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15年,陕西,大户人家的妇女和孩子。法国传教士梅荫华/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16年,陕西乾州两个乞丐。《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17年,陕西,送行 。法国传教士梅荫华/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18年,长武县(今陕西咸阳长武县)集市上的犯人。《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19年,西安府东关八仙宫道士道姑合影。法国传教士梅荫华/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20年,西安,小雁塔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21年,西安小雁塔。瑞典汉学家奥斯瓦尔德•喜仁龙/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22年,西安东门(长乐门)。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23年,西安,街头百姓。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24年,饱受内战的古城,一片萧条。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25年10月,西安。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26年10月,西安。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27年,西安东大街。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28年,西安民乐园。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29年,西安鼓楼的洋车队伍。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30年,西安,赶毛驴的男子。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31年,女子排球队合影。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32年,西安。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33年,咸阳东门。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34年,西安,钟楼修葺后。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35年,西安,在未央宫遗址上立了一块碑,杨虎城等要员前来参观。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36年,西安,革命公园的牌坊和纪念亭。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37年,西安南大街,远处为鼓楼和钟楼。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38年,西安,东大街上的宣传横幅,上面写着:'在抗日阵线上军民应切实联合起来'。自从西安事变结束后,西安一下就安静了,除了几条宣传标语外其它一如既往。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39年,西安时常遭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民众们就自发地组织起救护队,救治那些被炸伤的民众。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40年,西安钟楼东北角的邮电大楼。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41年,西安王曲镇,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卡尔·迈登斯/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42年,西安西门。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43年,西安临潼县,街上行人。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44年,西安临潼县,门卫士兵晚上锁城门。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45年,西安临潼县,法官审理两位农民关于土地的纠纷案件。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46年,西安临潼县警局总部,警察局长和站在门口的两位警察。美国《生活》杂志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47年5月,西安临潼县,十几岁的新婚夫妇在婚礼仪式上。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48年5月,西安临潼县,小学儿童在操场玩游戏。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49年6月,解放后的西安钟楼。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50年,西安古老庙宇。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51年春节前夕,西安机务段机车整备场上,蒸汽机车整装待发,准备牵引旅客列车运送旅客回家过年。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52年,西安,现场制作膏药。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53年,陕西西安,西北区春季排球运动大会。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54年12月28日,西安解放百货大楼在解放路北段开业。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55年,西安邮政学校大门。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56年,交通大学西安校园上,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基础建设。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57年,西安,孔庙全景。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58年,西安未央区红色人民公社女子篮球队。张允明/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59年1月,西安市雁塔区公社社员领工资。王凌/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60年,西安。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61年,西安。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62年,陕西师范学院。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63年8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64年,西安市莲湖区购粮专用票。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65年,西安,忆苦思甜不忘本。刘一/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66年5月20日,西安邮电大楼前。王凌/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67年,西安新城广场。刘一/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68年,西安火车站。刘一/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69年,西安临潼县,响应“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青年民兵挖地道。任永健/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70年,西安,北大街。刘一/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71年,西安市户县(鄠邑区)鸟瞰。余明星/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72年,西安,终南山下麦收。刘一/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73年,西安,防空洞里民兵读报学习。刘一/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74年,西安高陵县,收棉花。刘一/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75年,西安临潼县桑园小学教师给学生们上算术课。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76年,西安新城广场。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77年,西安市美术陶瓷厂用传统的方法仿制唐三彩。茹遂初/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78年,航拍的西安钟楼。王凌/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79年,西安,钟楼下由娃娃们组成的监督站。刘一/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0年,西安,那时的大雁塔,农田环绕,绿意盎然,显得闲逸安静。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1年,西安,窥探。葛新德/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2年,西安。葛新德/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3年,西安骡马市,试装。葛新德/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4年4月,西安,美国总统里根参观秦始皇兵马俑。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5年,西安碑林区三学街小学门口,令人怀念的冰棍箱。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5年代,西安,“好大风”桃花牌电风扇是那时西安畅销品牌。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5年,西安,路边的凉皮,鱼鱼,荞麦,这些西安人都明白。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6年代,西安,旅游景区排队等待照相。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7年,买冰箱在80年代是个大事与电视机、洗衣机一起被称为“三大件”。赵利文/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8年,西安白鹭湾,年轻人与摩托车。赵利文/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89年,西安西三路,姑娘出嫁。赵利文/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90年,西安,那时候,它还不叫喵星人。赵利文/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91年,西安夏家十字,共用水龙头。赵利文/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92年6月,西安,当时中国适逢气功热潮。刘西安/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93年,西安北门,老人们休闲打牌。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94年,西安北关正街,准备乔迁新居的老街坊将一些旧物拿出来处理兜售。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95年的306路,日本的原装车,门都是反的开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96年,西安,爬城墙的孩子。胡武功/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97年,西安,贾平凹和余秋雨。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98年6月26日,西安,美国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和他们的女儿参观兵马俑博物馆。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1999年,西安,护城河清淤。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00年,西安,被誉为一代人回忆的北方乐园开始拆迁。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01年,洋快餐麦当劳落户西安,被誉为西北第一家。开业当天客流量达5万人。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02年,西安,唐崇陵。胡武功/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03年,西北大学汇演。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04年,西安的动物园,由长乐公园迁往秦岭野生动物园。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05年,西安,600路双层公交车。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06年,西安西门外,护城河边商铺区全部拆掉,将建立环城公园。秦岭/摄。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07年底,一场连绵不断的大雪,一夜之间西安变长安。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08年7月,奥运圣火在西安传递,长安南路一个十字路口人山人海。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09年,受甲流影响,西安各大高校封校。图为西安文理学院学生买外卖。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10年8月11日,中超第17轮,陕西浐灞对阵辽宁宏运,赛前陕西球迷打出标语,声讨“足协”。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11年,地铁2号线正式运营,古都迎来了地铁时代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12年7月,西安,一场暴雨后,大雁塔南广场停车场。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13年,西安人第一次感受到强烈雾霾。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14年,西安,经过钟楼的公交车。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15年,西安高新区电子西街售楼户外广告牌。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16年夏,西安遭遇暴雨,朋友圈看海模式开启。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17年11月西安市政府决定实施常态化限行,此后上牌照都要问问朋友车牌尾号,尽量避免同一天限行。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2018年,抖音火了,西安也成了一座“网红”城市,跟着抖音来西安一时间成为热潮,五一假期,1374架无人机表演,无数人那天晚上被堵在了街道上。

西安100年,一年一照片,无法言喻的感觉

如今的西安钟楼夜景。

西安是享誉世界的十大古都之一,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基石,铸就了华夏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百年的影像记录,对千年帝都西安来说是短暂的。但从中我们还是能看到退出帝都光环后的西安,繁华已经不在,但历史的厚重感依然存留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熠熠生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