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街——方言擷趣:粗巴輪墩的砘

砘,是常見農具,其字從石,從屯,屯兼表義。從屯取義的字在表器物時,就沒有一個苗條的,囤、飩、魨等,都是粗巴輪墩、圓滾滾的樣子,砘也不例外,是短而粗胖的圓柱形石制農具。

在黃縣(今龍口)農村,用於場院上的砘有兩種,一種是“光砘”,就是表面光滑的砘。每年麥收之前,都要先弄場院(主要用於脫粒和曬麥兒,秋收之前也要弄場院,但面積要小得多),把表層的土翻起砸碎,揚上麥糠潑上水,然後拉著光砘把場院軋平,這稱為“磙場院”。砘一頭粗一頭細,兩端各鑿一圓洞裝木軸,以此連接在“砘掛兒”上。砘掛兒是木頭做的,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砘掛兒改用細鐵棍屈成,直接卡在兩端的洞槽內,拉的時候大頭在外,小頭在裡,作圓周運動。

另一種是表面有槽溝的砘(多為七道凹槽,七道凸槽,橫截面像齒輪一樣),稱為“王砘”,多用於小麥、穀子、高粱、黍子及豆類作物脫粒,這稱為“打場”。打場要趁中午頭太陽最毒的時候打,一般是弄頭驢或騾,戴上籠嘴和糞兜,後面拖著好幾個王砘在場院上轉圈。

光砘表面光滑,拉起來阻力小,所以個頭大;王砘表面起稜,拉起來阻力大,所以王砘一般個頭要比光砘小。光砘大的足有二百多斤,農村的小夥子比試誰的力氣大,經常是看誰扛著光砘走得遠。

穀子為五穀之長(粟、豆、黍、麥、稻),有較強的抗旱性、耐瘠性,在缺雨少水的北方地區種植廣泛,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它的籽實耐貯藏,久放不壞,是備戰備荒的最佳選擇。穀子去殼脫皮後為小米,由於小米不需精製,保存了許多維生素和礦物質,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營養價值很高,用小米蒸出的米飯稱為“小米乾飯”,生孩子坐月兒更是離不開小米稀飯加紅糖。

黃縣地區多種春谷。春季乾旱多風,穀子播種時,地表蒸騰大,加之土地粗糙、土塊較多、空隙較大,往往容易造成失墒,影響發芽出苗。為使穀子早發芽、深紮根、出苗齊,要用到古老的鎮壓法,就是播種後把土壓實一些,減少土壤中的水分向大氣中擴散,起到一定保墒作用。同時,鎮壓可使土粒緊密,形成無數毛細管,促使土壤中的水分順著毛細管上升到土壤表層,起到提墒作用。

鎮壓有三種方法,一是躟(ráng,意為疾行貌)谷法。播種後找一些老頭兒,背達著手,順著壟溝,前後腳緊挨著一邊挪動腳步一邊踩踏,這在古代稱為“躟谷”。看上去挺詩情畫意的,但效率太低,一天下來,老頭兒們也累得夠嗆。

二是砘車法。元王禎《農書·耒耜門》:“砘車,石砣也。以木軸架砣為輪,故名砘車。兩砣用一牛,四砣兩牛力也。鏨石為圓,徑可尺許,竅其中以受機括,畜力挽之,隨耬種所過溝壟碾之,使種土相著,易為生髮。然亦看土脈乾溼何如,用有遲速也。古農法雲:耬種後用撻,則壟滿土實也。又有種人足踢壟底,各是一法。今砘車轉碾溝壟特速,此後人所創,尤簡當也。詩云:以砘為車古未聞,字因義取石從屯。斫成璧月雲根老,動殷春雷陸地喧。勢藉機衡圓轉力,轍循種土發生原。田頭已碾農夫說,溝壟苗深谷易蕃。”

清代王象晉《廣群芳譜·谷譜·種穀》:“種後,旋以石砘砘,令土堅,則苗出旺相。”(“旺相”一詞黃縣話仍在用,比如:“這棵柿兒樹長嘞不旺相。”“相”輕聲減音,“iang”讀作“ing”,“閨娘”“脊樑”也是這樣讀的。)“砘車”黃縣話稱為“軲輪兒”,多為雙輪(如果是三腳耬,則需配套三輪砘車),耬車開溝播種在前,砘車輪距和播種行距相同,隨後鎮壓。

三是小砘兒法。砘車效率高,但比較笨重,尤其是山塂地,搬上搬下極為不便,後來便發展出一種輕便的砘,黃縣話稱為“小砘兒”,只有十幾斤,兩頭尖尖中間粗,形如橄欖(有的中間還要起一拃寬的脊,這樣鎮壓效果更好),掛上砘掛兒由人拖曳著一行一行鎮壓。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描繪了北方農具“驢石”:“既播種後,用驢駕兩小石團,壓土埋麥。凡麥種緊壓方生。”這裡所說的“驢石”主要用於種植小麥後進行鎮壓,應該和砘車差不多。黃縣有的地方給小砘兒也叫“麥畦兒砘”,種完麥子後也可以用小砘兒鎮壓。

金代韓孝彥、韓道昭父子編的《改並四聲篇海》引《搜真玉鏡》:“砘,碌碡也,種田具也。”則“砘”與“碌碡(liùzhou)”同義。但在現代漢語中兩者卻有區別,《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砘”的釋義:播種覆土以後用來鎮壓的石磙子。“碌碡”釋為:一種農具,用石頭做成,圓柱形,用來軋穀物,平場地。也叫石磙。濰坊一帶把王砘稱為“碌碡”,把光砘稱為“光碌碡”,用來鎮壓的小砘兒稱為“砘谷轆子”,場院用的和鎮壓用的名稱也不一樣。黃縣話則將二者統稱為“砘”,應該是起源於金代的更古老的叫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