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说专栏」汝州人咋说南阳话(第四十九期)

【行说专栏】汝州人咋说南阳话(第四十九期)

文 / 张朝民

「行说专栏」汝州人咋说南阳话(第四十九期)

汝州人到南阳或南阳人到汝州都是一个腔调,发现这奥妙的远不止我一人。

汝州到南阳有近四百地,隔山望水的,本应是音,俗大异才是,没成想两地之间音不改俗不变。活脱脱地为一地儿人。这引起我很大的好奇,广听乡音成了最大的乐趣。

本质上讲南阳一带的方言还是有别的,西三县(西峡,淅川,内乡)与东三县(桐柏,唐河,社旗)的差别还较大,一听即明。汝州话几乎是南阳话的大融合,一句话的前半部分可能是唐河话,到了尾部竟能听出来内乡音来,好神奇。

倘徉在汝州街头就好像到了南阳市井,各种土话,俚语,甚至儿话音,两地都高度一致。像是从同一所语言学校培训出来似的。我把这发现告诉了一个汝州的当地朋友,他坚定地摇了摇头,说,这不可能,邻近的伊川话都给我们有差别,别说几百里外的南阳了。我又问了他一句,你去过南阳没,他又坚定地摇摇头,没有。怪不得咧。

「行说专栏」汝州人咋说南阳话(第四十九期)

南阳到汝州走的是宛洛古道,这又何尝不是一条乡音之路呢。

宋,明时代,南阳统领汝州达200多年,不是后来汝州闹独立,这统领还将继续下去。治下的最大成果是政冶,经济的统一,婚姻,民俗的融合。从半扎、大营、鲁阳、南召店、云阳、石桥到南阳,漫漫宛洛道,苦了汝州民。汝州人交粮,纳税,劳役等都需去南阳办理。路长道艰。“南阳交趟粮,孩儿会喊娘"。

……

两地说的相同,吃的也大致一样,馒头,包子,大饼,浆面条等都是餐桌上的老面孔。也有特色的,最数汝州粉皮。粉皮是绿豆质的,簿如蝉翼,吃着筋道,食之爽口。不过南阳也有类似,如社旗粉皮,唐河凉粉。另外,汝州这边还有创新,我亲尝了一碗芝麻叶炖老豆腐,这是一款开拓性食品,味道果然不错,不过一见到芝麻叶又想到了南阳,想到了那里的芝麻叶面条。

在汝州街头偶尔也听到几句粗话,其用词,发音都极南阳,感觉如出一师。

一个汝州人和一个南阳人结婚保准幸福。能说到一块儿,能吃到一块儿,肯定还能干到一块儿。偶尔有句小拌嘴,对方甩出一句,日勒,你装白个啥里,立马搞定。

那一会儿,我突发奇想,要是北汝河水和白河水什么时候能融到一块儿就好了。

「行说专栏」汝州人咋说南阳话(第四十九期)

感谢作者提供本文图片

END

作者简介:张朝民,男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河南金简文化旅游公司文化总监;民间人文地理学者;旅游咨询师;旅居悦时光房车俱乐部高级顾问;“TLT“道听途说”主讲人,张老师游(研)学团创立人……

关注头条号“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