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是市值最大的,為什麼在上證50裡面排不到第一?

股票指數的由來

中國的證券市場構建之初是學的日本,日本學的是美國,像闞治東、尉文淵、管金生他們那批人,是第一批公派出去學證券知識的,他們基本一大半去了日本,一小半去了美國,回來就拿著尚方寶劍開始打造中國特色的證券交易市場,分佈在當時的兩所和最初的幾家國有證券公司。所以中國現在很多東西的形成,必須要看美國和日本。

指數這個東西是舶來品,最初連整個世界都沒有。

世界上第一隻指數是1884年美國一本叫《每日通訊》的報紙上發表的,後來這家報紙發展成為大名鼎鼎的《華爾街日報》,比美國第一媒體《華盛頓郵報》晚兩年。這個指數以這家報社的兩位創辦人姓氏命名,叫道瓊斯指數。它比紐交所晚出現將近一個世紀。

為什麼要搞這個指數?現在搞投資的人看著各種財經信息覺得很輕鬆平常,當時可是著實不易。最初的交易除了現場,最主流的方式還是拍電報,電話機是1860年才有的,整個股市大規模擴容大概是從這以後,所以對信息的把控,對股市的追蹤從這以後變得越來越重要。說個題外話,最初的信息還是看紙媒,要付出高昂的費用,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也是紙媒,靠使用者付費,所以三大評級骨子裡就比國內這些一開始就靠發行者付費的國內評級機構要客觀。

最初道瓊斯指數就是為了跟蹤越來越複雜的股票市場的價格走勢,計算方法就是股票價格的平均數,用入選股票價格之和除以入選股票數量。為什麼直接採用算術平均而不算加權,因為最開始道瓊斯指數的成分股只有11只。1929年以後擴容到65只,道瓊斯指數也分成4個行業指數,主流的仍採用道瓊斯工業指數,1929年以後一旦成分股發生除權再根據除權情況進行調節。正式如此,道瓊斯指數的嚴格篩選和長期積澱,不僅能較好的反映市場,也能反映歷史。

上證50是2004年編制的,根據名字就知道誕生之初樣本就很大,樣本越大,對跟蹤方法的選擇就越慎重。上證50編制方法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加權平均,一個是調節股數。第一層是市值之和除以所有股票的數量之和,注意不是股票只數而是所有的入選股票的數量之和;第二層邏輯是調節,根據自由流通量,比如根據編制方法,如果一隻股票的自由流通量小於20%大於10%的,那麼計算方法上它的市值和股數就只能計入20%,在與其他股相加計算。具體方法百度可查,不繼續表述。主要說一下背後的邏輯。

美國的企業保守估計七成以上與政府沒有關係,股市也是全流通,也就意味著所有的股東持有的股份數都是股市的變量。美國政府是不參與市場的,股東與管理者之間區分的明顯。美國的主流觀點是政府時不參與市場的,政府與企業的地位平等,在承擔責任上甚至處於弱勢一方。最大的飛機廠商是私人的,最大的軍火商是私人部門,中央銀行以前叫美國第二銀行,從根子上講還是私人的。三權分立和民主意識確立了美國政府的合法性,信息優勢、軍隊和美國夢才是美國政府維持統治的根基,而政府地位的合法性能帶來稅收承擔更多責任,有一點需要補充,就是在美國政府的調控手段主要受財稅政策,至於貨幣政策,那也是美聯儲的事,跟政府沒太大關係。

回到國內,為什麼自由流通量這麼重要,因為國有股很多都是不能賣的,至於雪松總提到的四大行的問題,看看歷史,就能得出國有資本股東充當的什麼角色和要達到什麼效果。四大行上市前淨資產基本為負,央行通過發行特殊票據成立匯金,匯金注資工行建行,財政部則直接採取暴力手段基本上採取打欠條的方式注資農行中行。央行的資金來源基本依靠貨幣政策調節,發行票據畢竟也是一種調節手段嘛,財政部則通過發行國債來融資。但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支付利息。第二個點是講政治,嚴格意義上來講,四大行中央通過財政部和央行控股的比例不會太低,不會低於50%,至於持有多少股份,基本上是根據當時注了多少資,需要多少股息來還利息來的。(財政部後來通過發行國債入主了匯金,又通過農行從央行手裡購買了大量外匯,注資成立了中投公司去國際市場玩,梧桐樹投資平臺亦是,以陳雲之子陳元為主導的財政調節和以周小川為主導貨幣調節兩種意識流一直都存在博弈,有機會以後再寫。)所以雖然銀行流通股上有大把的匯金、財政部持股,但是是不能動的,奔著股息去的,而每年4%到6%的分紅也正好足夠覆蓋舉債形成的利息,有所結餘。表面上看是國有股非自由流通量不能隨隨便便減持,實際上還是體制因素,根本利益決定的,既不可能不可能讓比例低於51%,也不可能隨隨便便讓四大行股價大漲大跌,更何況還有央行與財政部種種說不清又說得清的博弈,當然,但股利還是有保障的。

回到最初的問題,四大行大量的股份實際上是不變量,更像債的形式,對股市波動沒有意義,按編制方法也不可能進入一個合理的指數範圍內合併計算。

A股的指數是怎麼搞出來的

用作用力來給指數定義的話,它就是被動跟蹤股市,客觀反應市場,為市場參與者提供參考的工具。

編制指數實際上是一個持續且繁瑣的工作,需要投入人力、財力,除了自己投資作參考以外,指數本身產生不了效益,通過上文也都知道,道瓊斯編制指數的時候,實際上是給華爾街日報創造內容,收益當然從報紙來。現在呢,是個信息時代,這個概念還會延續很多年,客觀信息總是免費的,指數編制這種事呢又是一個經濟外部性比較高的活,搞好了對金融和經濟都有相當高的正向作用,必須有,不能不免費,所以當A股決定要搞指數的時候,這個活只能由政府完成。後來指數越來越多,就成立了專門的中證指數公司,滬深兩所各佔一半股份,比第一隻指數晚了6年。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開業,同一天上證指數上線,它的權數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未進行調整,採用加權平均,股本越大對權重影響越大,但A股自誕生之日便有流通(變量)和非流通(不變量)之分,很快淪為大戶操縱股市的工具。很好理解,直接去撬動總股本大,但流通股小的上市公司。所以這個指數很快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至於我們現在所說的"上證指數"則是指在1991年7月15日編制的"上證綜合指數",指數代碼000001:向前追溯到1990年12月19日,以100點為基點,所選樣本為上交所的所有股票(含A股和B股,自 2007 年 1 月 6 日起,新股於上市第十一個交易日開始計入指數。)

工行是市值最大的,為什麼在上證50裡面排不到第一?

工行是市值最大的,為什麼在上證50裡面排不到第一?

調整量有一套具體又複雜的分級靠檔方案和公式,我們只需要瞭解它是根據股票的自由流通量、分紅派息、停復牌而進行調整的,基本原則就是貼近真實交易市場。以後上證的其他指數複製了這套方法,深證也複製了這套方法。

指數樣本股是怎麼來的

每一隻指數有不同的含義,有人說上證指數是表示上證的,深成指是表深市的,創業板指是表創業板的。那上證50就是表50的?我不善於用定義來解釋定義,所以要搞清楚它必須要從內部分析。以上證50指數為例,搞清楚一隻指數成形它的樣本選擇很重要。

工行是市值最大的,為什麼在上證50裡面排不到第一?

而上證180樣本選擇思路是剔除了有重大問題或異常波動以及上市時間不滿一個季度等問題之後,按照股票的總市值和成交金額進行排序,再把兩個排名進行相加進行排序,比如貴州茅臺總市值第5,成交金額第1,那麼它綜合排序就是6;第二步按照行業的自由流通量佔所有股票流通量之和的比例來分配每個行業的樣本股數;第三步按照第二步得出的各行業的分配數量,選取每個行業的前幾位進行進入樣本,就得到大致的具體樣本股,在進行微調就是最終選擇的具體樣本個股。

而上證50基本上覆制了180選擇樣本股的方式,唯一不同的是前者選了50只,後者選了180只。

看到這裡,上證50所代表的的內涵大致就出來了,它既不是絕對意義上滬市股票最大的那50只股票,也不是"自由流通量"(關於概念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最大的那50只股票,而是糅合了行業對市場的影響因素。換句話說,有些在上證50之外的股票漲跌會比上證50之內的給市場的影響最大。

無論是上證50、還是上證180對整個指數家族來說都只是冰山一角,但原理大致相同,瞭解它們的運作邏輯有助於各位運用第一手的客觀信息理解這個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