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在我國東北地區,有一個強盛了200多年的文明國家,她美麗富饒,疆域遼闊,她的鐵騎馳騁於白山黑水之間,她的天空湛藍,她的國民強悍,她的美麗讓人嚮往,她就是被譽為“海東盛國”的渤海國。

然而時過境遷,在今天她卻鮮為人知。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渤海國的歷史地位舉足輕重,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探討。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靺鞨人的起源

渤海國是一個多元民族國家,其主體為靺鞨人,靺鞨人是肅慎族系的後裔。傳統古史觀認為,我國東北地區有三大基本族系:肅慎、穢貊和東胡,其中肅慎族系是一支古老的民族,在舜、禹時代就已經生活在東北地區。據史料記載:大舜時期,息慎氏朝,貢弓矢,另外《大戴禮記·少閒》中稱:"民明教,通於四海,海外肅慎,北發渠搜,氐、羌來服"。可見其與中原文化交流的時間之早。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靺鞨人分為七部,其中位於最南部的是粟末靺鞨,這支部族在唐朝時期歸附了高句麗,渤海國的建立者就是出自粟末靺鞨。在北部,黑龍江流域,有一支被稱為黑水靺鞨,黑水靺鞨素以強悍著稱,唐朝在這裡設黑水都督府進行羈縻統治。

渤海國的建立

東北地區面積廣大,民族構成比較複雜,分佈也十分廣泛。雖然遠古時期這裡已經有人居住,但是因為文化和經濟原因,還沒有建立起國家的概念,只有今天的遼寧省一帶因為長期守中原文化影響,文明程度較高,建有高句麗政權。

說起渤海國的建立,其實源自一場唐朝時期的叛亂。公元668年,唐朝聯合新羅,滅亡了立國幾百年的高句麗政權,從此遼東開始歸安東都護府管轄,同時為了防止高句麗政權復辟,並有效控制高句麗遺民與臨近靺鞨、契丹、奚、等少數民族,唐朝又將“粟末靺鞨附高麗者”強行遷移到遼河西岸的營州,渤海國的開國皇帝大祚榮就在這批遷徙的粟末靺鞨之中。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大祚榮石像

公元696年,契丹發生了饑荒,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但是營州(今遼寧朝陽)都督趙文翽不但沒有賑濟災民,反而對契丹各部非常傲慢,時常輕辱他們。

契丹也是我國東北地區的遊牧民族,逐水而居,以射獵,畜牧為生。唐太宗時期,契丹內復,被賜李姓。此後唐朝在這裡設置松漠都督府進行管轄,此時的契丹實力比較弱小,因此趙文翽對契丹人十分傲慢,經常把他們當成奴僕來看待。

1.營州之亂

趙文翽的行為引起了契丹首領李盡忠的不滿,李盡忠聯合奚人,靺鞨人等起兵叛周(此時是武則天時期),殺死了營州都督趙文翽。

此舉引發武則天的強烈不滿,不斷髮兵前去清繳,還改李盡忠的名字為李盡滅,以示對契丹人的痛恨。經過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叛亂才被平定,李盡忠病死,契丹名將孫萬榮自殺,李楷固投降武周。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影視劇中李楷固形象圖

遼東地區本來就是一個大雜居的地區,有漢人,契丹人,奚人,靺鞨人,突厥人等各個民族,事情一旦處理不好就會發生動亂。而營州之亂引發的連鎖效應不僅是唐和契丹人關係的破裂,還有另外兩個更重要的結果。

2.連鎖效應

其一是李氏重掌天下神器。在平定契丹的叛亂中,武則天本意是讓武氏子弟建立功勳,以達到培養接班人的目的,但是在平叛過程中,武氏子弟的表現十分無能,不但沒有戰功,而且在平叛之後,大肆屠殺遼東地區的異族人,引起異族人的恐慌。

在平定初期,武則天在遼東一帶徵兵,沒有人響應,但是當聽說皇子李顯要來,不過數日就徵得數萬,由此種種跡象,武則天意識到,天下人心還是繫於李唐,因此,她改變了由武氏繼位的想法,將皇子李顯調回京城,準備百年之後傳給李唐後人。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武則天畫像

其二便是渤海建國。在營州之亂中,武則天為了全力打擊契丹人,對靺鞨人採取招撫的政策,但是靺鞨首領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並不買賬,他們害怕武周出爾反爾,於是渡過遼河之後繼續向東逃跑,在逃跑過程中,乞四比羽被周軍殺死,乞乞仲象也因為疾病去世。

乞乞仲象的兒子大祚榮率領族人繼續向東逃跑,並在天門嶺擊敗追擊的周軍,由此北上,公元698年,在舊國(今吉林敦化)建都,自號“震國”,震國就是後來渤海國的前身

渤海國的擴張

大祚榮建立的國號為“震國”,而“渤海國”的由來要到唐玄宗時期的冊封,為了方便行文敘述,我們以下把“震國”時期也稱為渤海國。渤海國建國之初,人口只有大約10萬戶,國家實力比較弱小,而它面臨的周邊環境卻十分複雜。

在渤海國的西面,是強大的突厥和契丹,南面是唐朝和新羅,北面是以強悍著稱的黑水靺鞨,只有東面是無邊的海洋,海洋對面就是日本。

渤海國建國伊始可以說是危機重重,但是一個不好的開端,卻並未影響以後的發展。為了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大祚榮這位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採取了一系列軍事和外交手段。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渤海與新羅,日本的海上航路

由於唐和契丹關係破裂,所以突厥和契丹結盟,並多次侵擾唐朝北部邊境。大祚榮為了防止突厥人對自己用兵,也向突厥人稱藩,公元705年,唐中宗李顯恢復李唐神器,派使者出使渤海國,大祚榮為了緩和與唐朝的矛盾,同意與唐修好,並派王子大門藝到長安為質子。

1.渤海王的由來

713年,唐玄宗繼位後,又派使者崔忻出使渤海,在這次出使中,唐玄宗正式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自此,大祚榮開始被稱為渤海王,但這個時候還不能稱為皇帝,因為在冊封中渤海只是唐的一個羈縻政權,並不是一個國家。

大唐冊封渤海國的事件被刻在一塊名為“唐鴻臚井碑”的石碑上,這塊石碑被安放在旅順,該碑正面寬3米,高1.8米,重9.5噸,不過在日俄戰爭時期,日本人從旅順運走了這塊石碑,現在藏於日本皇宮中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關於石碑的部分介紹

大祚榮與唐朝修好保障了國家的安全,唐朝的東北方也得到了安寧,可謂雙贏。同時大祚榮又十分重視本國的經濟文化發展,大祚榮原來在高句麗生活,高句麗深受中原文化影響,大祚榮自然也是如此。在和唐朝修好之後,大祚榮多次派遣使者和皇子到唐朝學習,中原文化開始輸入渤海國,並對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六年之後,即公元719年,大祚榮去世,唐朝追封其為特進,特進在唐朝時一種榮譽的象徵,代表特殊地位的人。由此可見唐朝對大祚榮的尊崇。

2.唐與渤海關係破裂

大祚榮去世後,由其長子大武藝繼位,大武藝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君主,他好戰,樂於開疆拓土。這位君王首先征服了位於長白山一帶的拂捏、越喜等民族,接著向北進攻黑水靺鞨。黑水靺鞨早在722年就歸附了唐朝,726年唐玄宗又在黑水靺鞨所在的地區設置黑水都督府,顯然,唐朝的舉動破壞了大武藝的擴張之路,於是大武藝以黑水靺鞨“私通唐朝,想要南北夾擊渤海國”為由,發動了對黑水靺鞨的戰爭。

大武藝派遣自己的弟弟大門藝前去征討,大門藝原來在唐朝做質子,後來父親大祚榮去世後就回到了渤海國。大門藝害怕對黑水靺鞨用兵得罪唐朝,於是不敢出兵,又害怕得罪哥哥,於是逃到了唐朝避難。

大武藝對弟弟的出逃極為惱怒,於是在727年,大武藝先與契丹和日本結盟,為戰爭做準備,然後水陸並進進攻唐朝。陸路經過遼東向河北一帶挺進,水陸則直接跨海進攻登州(今山東煙臺),登州刺史被渤海人殺死。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渤海武士浮雕

至此,唐與渤海爆發了戰爭,唐玄宗一方面派出軍隊反擊渤海人,另一方面讓新羅,室韋,黑水靺鞨聯合出兵襲擊渤海國。渤海人勢單力孤,面對唐朝的聯合軍隊,只好求和。唐玄宗下詔書赦免了大武藝的罪過,於是兩國關係又重新和好。

大武藝雖然像大祚榮一樣也接受唐朝的冊封,但是大武藝並未使用唐朝的年號,這一現象表明渤海人開始注重自己國家的主權地位,國家實力也在逐步增強。

3.渤海國的盛世

737年,大武藝去世後,由兒子大欽茂繼位,大欽茂在位時間長達56年,是一位以文治青史留名的帝王。這個時期也是渤海國文化制度形成的時期。

大欽茂大力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在渤海國設置了三省(宣詔省,中臺省,政堂省,)六部(忠部,仁部,義部,智部,禮部,信部),其作用分別對應唐朝的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三省,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渤海國設有五京,分別為上京龍泉府,中京顯德府,東京龍原府,西京鴨淥府(鴨淥府位於鴨綠江南岸,渤海國由此取水道至登州向唐朝進貢),南京南海府。五京之外有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多個縣。這些州縣的管理者被稱為都督,刺史和節度使。這些官職和州府的設置,表明渤海國在制度上已經和中原基本相同,國家也完成了中央集權制的轉變,大欽茂對內也以皇帝自居。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上京位於今黑龍省寧安市渤海鎮

除了制度上的改變,大欽茂對於國家文化和外交的發展同樣十分重視。大欽茂派往唐朝的使者多達49次,還抄錄《三國志》,《晉書》等文化典籍,與此同時,渤海國還多次出使日本,與日本的關係也十分密切。

4.渤海立國

大欽茂在位期間,渤海國的文治達到了極盛,755年,唐朝發生安史之亂後,渤海國與唐朝短暫的失去了聯繫,762年,安史之亂平定後,唐代宗為了緩和四方矛盾,封渤海為國,大欽茂為渤海國王,渤海國的名字至此得到了真正的確立。

極盛時期

793年,大欽茂去世後,渤海國開始衰落,國內政變頻發,政局動盪,直到818年,渤海宣王繼位後,渤海國重新強盛起來,並不斷開疆拓土,疆域達到極盛。

渤海宣王是以武治留名的帝王,在他統治的12年裡,不斷髮動戰爭,擴大渤海國的疆域。由於這個時期,唐朝陷入了藩鎮割據的泥潭,無力對周邊國家進行武力征服。這給渤海宣王有了擴張的機會,在北方,他擊敗了強悍的黑水靺鞨,將疆域向北擴展到了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在南方,擊敗了新羅,迫使新羅龜縮到大同江以南,新羅不得不在大同江修築長城,以此來阻擋渤海人的進攻。

此時的渤海國疆域達到極致,北抵黑龍江流域,東至大海,庫頁島,西與契丹接壤,南至鴨綠江。地方5000裡,渤海國兵力幾十萬,國家實力強大。

1.遼東的歸屬

歷史走到這裡,出現了謎題,那就是遼東的歸屬問題。渤海人的瘋狂擴張,有沒有將遼東吞下呢?我們知道,唐朝在藩鎮割據時期,對邊疆地區的統治極為不穩,而遼東地區原本歸平盧節度使管轄,但是安史之亂後,平盧節度使的管轄區域發生了轉移。

唐朝在遼東的實力主要集中在遼河以西,以營州為大本營,遼河以東的很多地方人煙稀少,採取羈縻統治的方式。

那麼在唐陷入內亂時期,渤海人有沒有佔領遼東呢?《遼史·地理志》中記載“東京遼陽府,唐高宗平高麗,於此置安東都護府,後為渤海大氏所有。《契丹國志》中記載:東京乃渤海故地,自阿保機力戰二十餘年,始得之,建為東京

。後來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時,採納了這種說法,“時東北諸夷皆役屬契丹,惟渤海未服……乃先舉兵擊渤海之遼東”

由此可見,遼東確實有可能被渤海人佔領的證據,但是史學界還有其他人認為渤海人並未佔有遼東,因為關於遼東的記載是缺失的,目前還不能蓋棺定論。

不管如何,渤海國在宣王時期得到了極大擴張,成為了東北地區最大最強盛的政權。

2.海東盛國的美譽

830年,渤海宣王去世後,由他的孫子大彝震繼位。大彝震在位期間,注重與唐和日本的往來。多次派出使者到唐朝進行文化學習,唐朝也派出使者考察渤海國的風土人情,唐人張建章在回到唐朝後,寫有《渤海記》一書,但是此書後來失傳,歐陽修在編纂《新唐書》時就借鑑了這本書,這樣渤海國的一些情況才被記錄下來,後人也可以比較詳細的瞭解渤海國。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渤海國上京遺址,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的寧安市渤海鎮,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彝震著力對上京的營造,上京位於今黑龍江省寧安市,臨近牡丹江,這裡是四面環山的一塊盆地,適合居住。上京的結構效仿唐朝的長安城,城市中心是一條中軸大街,沿街設坊,有外城,宮城,內城,外城有九門,高大的城牆,園林,亭臺,讓上京極具規模和繁華,這裡彷彿是一個縮小版的長安城。

除了都城仿效唐朝之外,在軍隊建設中,也是如出一轍。渤海國設有左右神策軍,左右三軍一百二十司,還實行府兵制,在邊境設置重兵。

渤海人雖然著力效仿唐制,但是有一點,他們是獨一無二的,就是他們實行一夫一妻制,這一點在古代來說絕無僅有。有學者稱這說明了渤海女人的地位之高,難道那個時候的東北女人就已經十分“強悍”,丈夫們都是“妻管嚴”了嗎?

到857年,渤海國的文化制度與中原基本無差,這個時候渤海國開始享有“海東盛國”的美譽。

渤海國的滅亡

在經過了繁榮發展的階段之後,渤海國逐漸走向了衰落,國內政局十分不穩,多次發生貴族外逃事件,比如出使日本的使者,到達日本後就不再返回。還有很多人逃到了新羅,這些現象表明渤海國發生了嚴重的政治危機。

在國家內部遭到危機的時候,來自外部的力量成為壓垮這個國家的最後稻草。

渤海國在發展的同時,位於西部的契丹人也開始強大起來,渤海人為了防備契丹,在西部重鎮扶余府駐有重兵,後來渤海被契丹人滅國後,將扶余府改為黃龍府,這個黃龍府就是後來岳飛多次提到的“直搗黃龍”的地方。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親征渤海國。首先攻破扶余府,然後北上圍攻都城忽汗城(即上京),沿途擊敗了渤海國的援兵,圍困忽汗城,渤海國王大諲撰出城投降,至此,立國228年的渤海國滅亡

渤海國的滅亡是毀滅性的,遼國在滅亡渤海國的同年,在這裡設置東丹國,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為國王。

但是遼國人的統治極其簡單粗暴,渤海人遭到了殘酷的壓迫,遼國又強行將渤海人遷徙至遼東和內蒙古境內,此舉引發渤海人的不滿,渤海人本就不願意受遼國人統治,加上對移民政策的厭惡,紛紛外逃,大批渤海人逃到了高麗國和女真各部,至此,渤海國境內幾乎成為空國,人口稀少,往日的繁盛不復存在,其文明程度大步倒退,回到了漁獵時代,不由得讓人惋惜。

渤海國與中原的交流

渤海國的滅亡一直影響了後來的金國,金國崛起時,人民的主要生活方式還是漁獵,沒有完整的制度設立和文化發展,可見其區域上的落後性,由於東北地區遠離中原,地理位置偏遠且道路封閉,遼國統治時期,這裡沒有外部先進文明的流入,形成了比較落後的經濟環境。

根據記載,渤海人已經開始在松嫩平原進行農耕,但是在長白山附近的主要生產方式還是漁獵,這些也是地理因素所決定的,進行農耕生產的地方自然經濟要發達一些,這種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自渤海人建國開始就一直存在。

渤海人當時種植的除小麥,粟米,大蒜之外,最有名的是“盧城之稻”,渤海人每年都會在潥州(今吉林長春)舉辦“無遮割鐮”大會,將第一穗貢獻諸佛,第二穗進貢大唐,這個時候,渤海國的農業發展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同時,佛教也變得十分流行。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盧城稻在唐朝時非常有名,受到人們喜愛,由此可見,東北大米的美味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名傳天下了

由於長期與唐友好,佛教開始傳入渤海國,佛教由此大興。在今天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杏山寺,我國吉林省內的靈光塔都是渤海人修建的,其中靈光塔仿造唐小雁塔,為磚砌五層結構。除了佛教之外,東北地區的本土教是薩滿教,這一教派至今還在東北地區保留下來。

神秘的“海東明珠”渤海國,雄踞我國東北200年,如今卻鮮為人知

靈光塔

正是渤海國與唐的友好,東北地區的大量產品流入了中原地區,東北的虎皮,人參,海東青,金銀佛像,瑪瑙,馬匹,鷹,各種魚類等等,同時唐朝也回贈渤海國豐厚的回禮,唐還設有“渤海館”專門負責與渤海國的外交事務,在登州的外海上,也經常看到渤海人進貢的大船。

渤海國的深遠影響

渤海國雖然自身沒有雄厚的文化基礎,民族構成複雜。但是其善於學習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與唐,新羅,日本,契丹進行多次的外交活動,派出使者學習經濟,文化,制度,建築等等各個領域的知識,因此,渤海國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多民族大家庭,其文化集各地之大成,渤海人是值得誇耀的。

渤海國的存在對我國研究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她的存在表明,東北地區與中原文化進行交流的時間之早以及程度之深,東北人民在白山黑水之間,早就通過勤奮的雙手建立起強盛的國家。

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目光也從最初的遼河流域轉移至更北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享有“海東盛國”美譽的渤海國,其實也可稱為“海東明珠”,因為她曾強盛200餘年,閃耀在白山黑水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