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中國運輸機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伊爾-76大型運輸機

運輸機是一種用於空運兵員、武器裝備、並能空投傘兵和軍用裝備的軍用飛機、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的飛機,也可用投降作戰。軍用運輸機問世以來,在多次重大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現代戰爭重視高速、機動和深入敵後作戰,運輸機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

它具有在複雜氣候條件下飛行和比較簡易的機場上起降的能力,有的還裝有自衛的武器及電子干擾設備。軍用運輸機使用性質分為戰術和戰略兩種,按航程分為中程及遠程,按載重可以分為中型和重型。

民用運輸機大多稱為"貨機"。目前,中國已經公開的最新型軍用運輸機是"運-20"。世界承載重量最大的運輸機與飛機為烏克蘭的安東諾夫安-225"哥薩克人"運輸機。

運輸機的分類

軍用運輸機是用於運送軍事人員、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的飛機。具有較大的載重量和續航能力,能實施空運、空降和空投,保障地面部隊從空中實施快速機動。機上有完善的通信、領航設備,能在晝夜和各種複雜的氣象條件下飛行。軍用運輸機由機身、動力裝置、起落裝置、操作系統、通信設備和領航設備等組成。軍用運輸機分為戰略運輸機和戰術運輸機。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戰略運輸機是指主要承擔遠距離(一般是洲際間的)、大量兵員和大型武器裝備運輸任務的軍用運輸機,這類運輸機具有的特點是:載重能力強、航程遠,起飛重量一般在150 噸以上,載重量超過40噸,正常裝載航程超過4000千米,能空降、空投和快速裝卸,主要是在遠離作戰地區的大型/中型機場起降,必要時也可在野戰機場起降。

戰術運輸機是指主要在戰區附近承擔近距離運輸兵員及物資任務的軍用運輸機。主要用於在前線戰區從事近距離軍事調動、後勤補給、空降傘兵、空投軍用物資和運送傷員,其特點是載重量較小,主要在前線的中、小型機場起降,有較好的短距起降能力。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還有一類是民用運輸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民航客機,與軍用運輸機不同的是,民用運輸機主要追求舒適度與經濟效益。人們熟悉的波音、空客等就是典型的民用運輸機。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c130運輸機民用版

軍用



運-5運輸機(英文:Shijiazhuang Y-5),是中國第一種自行製造的運輸機,由南昌飛機制造公司負責,其原型為蘇聯40年代設計的安-2運輸機。儘管運-5服役已有40年之久,但它飛行穩定、運行費用低廉,至今仍是中國最常見的運輸機。運-5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它可以以非常低的速度穩定飛行,且起飛距離僅僅為170米。運-5原型機1957年12月定型並首飛,1957年12月23日獲批准在蘇聯專家和圖紙的指導下成批生產。1958年由320廠成批生產,當年即生產了90架,共生產了728架,其中78架援外,連續生產達10年之久。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運-5廣泛應用在訓練、跳傘、體育、運輸和農業任務中。

運-6運輸機是我國以蘇聯伊爾-14飛機為原型進行仿製改進的雙發活塞發動機飛機。60年代初中蘇關係破裂後,中國一時間難以繼續從蘇聯進口大量飛機。因此中國在1963年轉向英國購買"子爵"843型4發渦槳客機。由於從西方進口飛機價格昂貴,1965年5月,三機部決定對國內正在使用的蘇聯伊爾-14M客機進行測繪仿製。仿製的型號被定名為運-6。仿製蘇聯安-24的型號就是後來的運-7飛機。1967年6月,南昌飛機制造廠停止了運-6的研製,儘管運-6飛機沒能繼續研製下去,但是中國航空工業還是獲得了客機研製的寶貴經驗,這為後來仿製安-24飛機打下了基礎。運-6最終僅製成部分零件,沒有造出整機,因此也沒有留下整機照。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運-7飛機是中國第一個正式投入運營的國產運輸機,填補了中短程運輸機方面的空白。該機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併為民航和軍事運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運-8是中國空軍主力運輸機,該機在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為主要特種飛機改裝平臺,以運-8為基礎先後改裝了預警機、電子戰、指揮控制、海上巡邏機等飛機。中國還向一些國家出口了運-8運輸機。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運8

運-9運輸機,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陝飛)研發,載重為20噸級。陝飛生產的運-8飛機自1975年首飛上天以來,作為中國國產的唯一中程中型運輸機,已經研製了近30種改型。運-9研發成功、裝備中國空軍改變了這一歷史。

運-20運輸機,研發參考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並融合美國C-17的部分特點。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作為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中國運20於2016年7月6日服役。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民用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2011年6月底,中國商飛的C919大型客機亮相第49屆巴黎航空展覽會。2012年11月13日亮相珠海航天展,獲得中外用戶達15家。截止至2015年1月31日,訂單增至450架。

C919是中國繼運-10後自主設計、研製的第二種國產大型客機。佈局與MD-10相競爭的機型。C是China 的首字母,也是商飛英文縮寫COMAC的首字母,同時可能還寓意,就是立志要躋身國際大型客機市場,要與Airbus(空中客車公司)和Boeing(波音)一道在國際寬體大型客機制造業中形成ABC並立的格局。第一個"9"的寓意是天長地久,"19"代表的是中國首型大型客機最大載客量為190座。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與國外同類支線飛機相比,ARJ21的設計以格爾木機場和九寨黃龍機場作為設計臨界條件,並用西部五十七條航線來檢驗飛機的航線適應性。

ARJ21(Advanced Regional Jet of the 21st century)的中文名字為"翔鳳",是70~90座級的中、短航程渦扇支線飛機,採用每排五座雙圓切面機身、下單翼、高平尾、前三點式可收放起落架、尾吊兩臺發動機佈局。所選裝的發動機具有低油耗、低噪聲、可靠性高、維修方便的特點。駕駛艙採用兩人制,航電系統採用總線技術、LCD平板顯示並高度綜合化,機械系統採用國際成熟的先進技術。

國產運輸機終於來了

運11

運-11是一種輕型雙發多用途運輸機。74年中國哈爾濱飛機廠提出設想,同年試製成功,同年試飛成功。運-11低速性能好,座艙寬,視野好,起降要求低,使用維護方便。在國務院批准下,哈飛組建了運-11飛機農業航空服務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