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尊稱“閣老”的狄仁傑為何只官居三品?

自古以來,人們都十分佩服狄仁傑。尤其在影視劇《神探狄仁傑》熱播後,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直線上升。或許影視劇具有一定的神化成分,但於正史而言,狄仁傑確實是武周時期不可多得的政治人才。眾所周知武則天十分強勢,但面對狄仁傑,她也會尊稱一句“閣老”。就是這樣一個德高望重者,誰能想到他僅是個三品官員?那麼一品、二品又由哪些人擔任?

武則天尊稱“閣老”的狄仁傑為何只官居三品?

實際上我們之所以會驚訝於狄仁傑的官階,是受清朝中央官制的影響。比如和珅從一品、隆科多從一品、張廷玉從一品,乍一看這些人與狄仁傑相比,要麼地位相當,要麼略差一些,但官職皆比他高了幾級。所以我們不能以縱向思維來衡量官員的官階,儘管清朝的六部制基本沿襲唐朝。不過兩朝也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制度決定官階。

武則天尊稱“閣老”的狄仁傑為何只官居三品?

狄仁傑的官階是由唐朝的中央官制決定的。自唐朝創立以來,其文官制度一直在創新。它最先沿用隋朝的三省長官制,然後逐漸發展、完善,形成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尚書省、中書省與門下省。其中尚書省地位最高,其長官乃尚書令,其品級為正二品。但由於唐太宗曾擔任此職,後人皆不敢上任,故而此職形如虛設,並改尚書僕射為尚書省的最高長官,不過該職業的官階已降為從二品。而其餘兩省的長官分別是中書令與侍中。它們皆為正三品,且與僕射同為宰相。至於六部則是工、刑、兵、禮、戶、吏六個部門,皆隸屬於尚書省。它們各部又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其官階一個正三品,一個正四品。

武則天尊稱“閣老”的狄仁傑為何只官居三品?

從“三省六部制”的官位設定來看,唐朝文職官員最高官階不過正二品,而且筆者上文所說的三省六部制還未遭到削弱。到李治統治時期,僕射逐漸虛職化,“三省制”發展成“中書門下”一省制。也就是說,唐朝最高的中央文職只有三品。

武則天尊稱“閣老”的狄仁傑為何只官居三品?

而武則天掌權後,她又改中書省為鳳閣,中書令為內史,門下省為鸞臺,侍中為納言。聖曆元年(697),狄仁傑晉升納言(侍中);次年,又遷任內史(中書令)。至此他在武周職事官中已無官可封,直到他病故洛陽,武則天才追封他為文昌右相(尚書右僕射)。後來唐中宗復位,因念其曾勸武則天傳位於他,故追贈其為司空(從一品)。唐睿宗即位後,又追封他為梁國公(正一品)。

武則天尊稱“閣老”的狄仁傑為何只官居三品?

總而言之,唐朝的文官幾乎不設一品。據《通典·秩品五》可知,唐朝正一品官員有: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親)王爵。從一品有: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驃騎大將軍武散、嗣王、郡王爵、國公爵。這些大多是榮耀性虛職或高級爵位,而二品官員除早期的尚書令與尚書僕射,其餘不是地方大員就是虛職。實際上唐朝這一制度的設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從漢朝以來皇權與相權長期鬥爭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