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邵新宇躋身院士,華科書記與校長皆院士成全國唯一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公佈,武漢地區共有8位專家入選。其中孫和平、王焰新、駱清銘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邵新宇、徐青、嚴新平、楊春和、李培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詳情可見「關山大道」此前報道

剛剛,武漢8人當選兩院院士,華科成最大贏家

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世界各國都用院士授予本國最有成就的學者。此次院士增選之後,武漢地區院士總數達78位,數量位居全國城市前列。

此次武漢地區新增的8位院士中,邵新宇、駱清銘、王焰新、嚴新平均來自在漢高校。至此,華中科技大學兩院院士達19人。
該校也是湖北高校中唯一的黨委書記、校長均為院士的院校。同時也是全國"雙一流"A類42所中唯一一所書記、校長均為院士的院校。

△此次院士增選之後,武漢地區院士總數達78位,數量位居全國城市前列。

△今年武漢地區有8人當選兩院院士,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三。

「關山大道」統計發現,全國42所雙一流高校中,共有26位校長為院士。

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2名,分別是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 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國防科技大學校長鄧小剛、雲南大學校長方精雲。

中國工程院院士14名,分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徐惠彬、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郭東明、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周玉、同濟大學校長陳杰、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中南大學校長田紅旗、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

統計發現,全國42所雙一流高校,唯有1位黨委書記為院士,即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院士兼高校黨委書記的情況向來罕見,不完全統計發現,在此之前,在42所雙一流高校中,只有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何友聲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黨委書記張軍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黨委書記鄭曉靜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中,鄭曉靜出生於武漢,為華中科技大學校友。
不過何友聲是在卸任黨委書記數年後才當選院士,張軍則是在當選院士兩年後上任北航黨委書記,現任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鄭曉靜則是在當選院士數年後出任校長、黨委書記。和邵新宇不同,都不是在黨委書記任上當選院士。

加上華中科技大學現任校長李元元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這也意味著華中科技大學,成為全國唯一一所現任黨委書記、校長均為院士的雙一流高校。這在華科歷史上是首次。
數週前,邵新宇在第十二屆華中科技大學企業家論壇上表示,學校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近80萬人才,包括科學家群體、創新創業群體、大學校長群體、經濟學家群體、新聞評論家群體等等,廣受社會讚譽。並稱華科大創新科研平臺之密集在全國高校絕無僅有,未來要把創新體現在學生、學者、學術的追求上,早日建成世界特色一流大學。


學習經歷堪稱“學霸保送史”
據媒體報道,邵新宇的學習經歷堪稱“學霸保送史”。據介紹,在當時靖江縣中學(現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讀書時,邵新宇就是學校“知名人士”,既是學習尖子,又是校學生會主席,並在高中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86年,邵新宇被縣中保送至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1990年又被免試推薦攻讀該校機械工程碩士學位。
大學期間他不僅學習優異,還有著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曾先後擔任校學生會主席、湖北省學聯副主席、全國學聯副主席。1995年,邵新宇再次被保送至美國密歇根大學工業製造與系統工程系就讀博士。1998年博士畢業後,邵新宇回到母校華中科技大學任教。

學成歸國後,邵新宇一直從事製造信息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等工作,擔任教育部長江學者“數字化設計與製造”創新團隊帶頭人,先後負責一批973課題、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取得一系列創新性科研成果,並於2013年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2017年12月,邵新宇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
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在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邵新宇所率華科團隊的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這也是湖北省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的首個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項目實現了汽車製造領域中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國產化,打破國外在此領域40多年的壟斷歷史,標誌著我國在汽車製造領域激光先進製造技術的重大突破。
作為項目負責人,邵新宇認為,該項目從起步到今天,成績背後的秘訣可以用“問題導向,格物窮理,團隊協作,持之以恆”十六字來總結,即: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深度交叉融合各學科力量,把研究搞透徹,克服各種困難始終堅持往下走。


首談“一流大學”
上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後,邵新宇在首次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大學的“圍牆”必須一定程度地阻隔外界的喧囂,讓校園內的師生安安靜靜,保持一種“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
對於大學生休學創業的各種傳奇故事,邵新宇有明確的態度。他說,時下那種過度宣揚創富神話,似乎大學期間非得有實體店面、公司,才是所謂的“雙創”人才,這種認識實際上是存在問題的。


他認為,一所大學能不能稱之為“一流大學”,關鍵要看三個方面:第一,一流的學生願不願意到你這裡來求學;第二,一流的教授願不願意來任教;第三,一流的同行是不是認為你是一流。如果暫時還不是“一流”,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找準差距,下笨功夫,重視人才、重視平臺、重視機制,不斷奮鬥,爭取成功。

詳情可見「關山大道」此前報道

華科黨委書記邵新宇:“一流大學”看三點 一流學生來求學 一流教授來任教 一流同行認可你

邵新宇簡歷

1986年09月,華中理工大學機一系大學本科,全國學聯副主席,校學生會主席

1990年09月,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碩士研究生;

1992年09月,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博士研究生;

1995年01月,美國密歇根大學工業工程系,聯合培養博士生,福特汽車公司知識工程部(1996.6-1998.8)研究助理

1998年12月,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製造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副教授

2000年11月,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網絡與虛擬製造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

2001年10月,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副院長,電動汽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2002年10月,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院長

2006年01月,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委員

2008年07月,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

2011年05月,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3年07月,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廳級);

2017年12月,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

部分資料來源於:長江日報、湖北日報、

華中科技大學

內容總監:王十一

商務合作請聯繫:027-87616749

長江財經智庫

長江日報(光谷)數字產品實驗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