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沦落到了CBA,让我们祝贺他吧

林书豪沦落到了CBA,让我们祝贺他吧

由于肤色太过吸引眼球,我们有时候反而忽略了真正的林书豪。比如说,林书豪打的是控卫。

——这句话并不是故弄玄虚,像某些专家一样,把你手腕上的表摘下来,然后一本正经地告诉你几点了。

如果你也打球,那么你大概能了解一些听起来很奇怪,但却真实存在东西:在篮球场上,控卫的掌控欲总是要比其他位置强一些。这是因为,控卫掌控全局,是战术的发起点。一次成功的战术,需要每个球员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换言之,控卫随时需要指挥每一个队友。居移气养移体,一个负责发号施令的人,要么因为恐惧和不习惯早早退出,要么就会沉迷于权力的滋味。

——于是我们看到,当保罗看到哈登以八分之一慢放速度走过半场时,他立刻就朝他扔了一颗炸弹。哦不,一个潜在的回线传球,迫使哈登一个用机智又猥琐的小跳改变他的移动速度。果不其然,比赛结束后,他们的矛盾也随之无法调和了。

——于是我们看到,凯里·欧文在NCAA打球时,敢于在篮球场上命令任何人。后来面对勒布朗·詹姆斯这样喜欢走指挥官路线,让指挥官无路可走的男人,虽然场面上看起来还算和谐,但一起拿了冠军后终于忍不住跑出去自立门户了。

——于是我们看到,当2017年的地表最强175小托马斯在骑士失去全队的配合之后,场上表现瞬间跳水。原因无他,拿走了控卫的掌控权,就相当于拿走了令狐冲手里的剑。当令狐冲手中没有剑的时候,见到仇深似海的劳德诺都不敢直接冲上去,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要知道,当时故事已经到了《笑傲江湖》的最后一章,普遍的武侠小说男主角,到了这时候早就加冕为位面之主了。

——就算是史蒂夫·纳什这样的殿堂级控卫,一个真正的君子,也无法容忍霍华德公然抗拒自己的指挥。

——基德、比卢普斯这类型的控卫持球时间并不算长,尤其是后期。但不管是什么时期,基德和比卢普斯一直牢牢掌控着球的支配权。他们并不时长持球在手,但球到哪里,还是他们说了算:许多年前,人们赞扬魔术师,“哪怕一场比赛只出手三次,他也能掌控比赛”。但绝不会有人说,魔术师只控球三次也能掌控比赛。

林书豪沦落到了CBA,让我们祝贺他吧

所以,再说一遍,林书豪打的是控卫。但如你所知,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他很少能享受到当控卫的快乐。除了2011/12赛季后半段那短短的26场比赛。之后在火箭,他遇到了哈登;在湖人,他遇到了科比。在黄蜂、老鹰、猛龙,他已经彻底边缘化了。如果一个人早早接受了功能型控卫的定位,那么这些倒也不算什么。任何时候,有机会做主角的人都是极少数,打酱油倒水递毛巾并不丢人。但林书豪显然并不是一个轻易认命的人,否则他就不会选择从哈佛进入NBA。

这个世界上,不认命的人才最痛苦。在公众面前,林书豪一直把自己的内心需求隐藏的很深,但当一切负面的情绪积累到峰值的时候,他终于崩溃了,当众在台湾分享会上哭了出来。一个年过三十,却几乎没有体会过自己的职业带来的最高等级的快乐的人,他很难认为自己获得了真正的成功。他早已取得了远远超出预期的地位和成就,但他内心却从未有过真正的成就感。是的,再说一遍,他打的是控卫,是篮球场上最需要认同感的位置。

所以,在之前的台湾分享会上,林书豪近乎绝望地说了一句,“如果我有一个儿子,我甚至不希望他打NBA”。很显然,这在普通人看来虽然属于高级烦恼,但却绝非矫情。

但林书豪大约没想到,人生多的是山穷水复,柳暗花明虽然不可预期,但却在冥冥之中自然存在。在他年过三十,NBA的大门几乎彻底关闭时,他的目光才终于第一次落在了大洋彼岸的中国和CBA身上。

很显然,在转移目光的一瞬间,林书豪就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让他惊喜——这里可以满足他内心最隐秘的愿望,让他在篮球场上做真正的控卫。对于年过三十的林书豪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他既不缺钱,也不缺名,最缺的就是职业层面上的成就感。虽然从表面上讲,从NBA流落到CBA是在走下坡路,但世上的事情往往和表象相反,对他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追逐未来。

——在CBA的众多球队中,北京首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任何球队能和他们争夺林书豪。原因很简单,这里让独狼马布里成了和蔼可亲的马政委。这里代表着NBA外援所能抵达的上限。

当年的马布里,来CBA的时候,最缺乏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完美的团队体验。所以,他需要救赎,需要成功。而林书豪则相对简单的多,他最需要的的,只是像一个真正的控卫那样,好好打几年篮球。至于其他的,诸如冠军,名声,商业价值,并非不重要,但都是稍后才需要考虑的。

所以,只用了短短一星期,林书豪和北京首钢就搞定了所有的加盟流程。

31岁的他很着急。

林书豪沦落到了CBA,让我们祝贺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