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一位大內總管,慈禧的貼身侍衛,張作霖開三槍都沒打中他

在過去,清朝大內總管實際上是就現任中央辦公室的主任。那個時候,大內總管這個職位可不是隨隨便便可以當上的。沒有幾下真材實料還真不行。能坐上這個位置,不但要“忠”還有隨時付出生命的代價,保護皇帝,沒有一身絕技看家的本來,坐上來說不定兩天就得下去了。

武術不僅僅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中國功夫在世界的舞臺上影響深遠,不僅有中國功夫題材的中外影視作品,更少不了少林、太極、詠春拳等武藝文化。

清朝最後一位大內總管,慈禧的貼身侍衛,張作霖開三槍都沒打中他

今天筆史君和諸位聊聊頗具代表性的一位人物——宮寶田老先生。清末的最後一位大內總管宮寶田,是一位武術高超的八卦宗師。他的一生很有傳奇色彩。在電影《一代宗師》中,宮臺的父親宮殿羽田的原型實際上是宮寶田。那麼他的絕學武術在哪裡可以學習到?誰是他的師傅?

清朝最後一位大內總管,慈禧的貼身侍衛,張作霖開三槍都沒打中他

宮寶田

宮寶田出生於同治十年(1870年),他在童年時讀過幾年的私立學校,但由於當時家庭狀況不佳較為貧寒,他無法繼續學習。當他到13歲時,去了北京的一家糧油店做學徒。

那時,正好這家店是專門供應王府的糧油。機緣巧合結識八卦創始人得意弟子尹福,尹福後來看到他骨骼精奇,覺得他是個練武奇才就將他收為徒弟。

清朝最後一位大內總管,慈禧的貼身侍衛,張作霖開三槍都沒打中他

相傳,尹福每天都給他一個木碗。這個木碗是做什麼用的?因為當時了尹福叮囑徒弟,每一個招式都要成千上萬次的錘鍊,練功的汗水必須滴滿木碗,不然當天就不可以停止練功。

就這樣就過了幾年,董海川可以看得出來他的進步非常大,便親自傳授給他的八卦掌。他通過自己的天賦,不斷的努力和艱苦的訓練,宮寶田把功夫學到了極致,特別是輕功,簡直爐火純青,攀巖走璧無所不能。還常在瓦房的房頂上下跳躍,居然瓦片沒有絲毫開裂。被人們戲稱為“宮猴子”。說道這兒,不得不介紹下董海川了。

清朝最後一位大內總管,慈禧的貼身侍衛,張作霖開三槍都沒打中他

董海川

董海川出生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猝於光緒八年(1882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縣朱家務村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董海川有事情來北京城,加入蘇王府當差使。因為“疾惡如仇,時露英氣,同人即起猜嫌,改隸肅邸“。 由於他多年養成了習武的習慣,經常在晚上沒有人的時候練習,後被王府總管全凱亭發現。全凱亭也略懂一些武功,當發現董海川在練武時並沒有聲張,平日裡則有意地接觸董海川,好幾次靠近董海川試試水都近不了身,幾個回合後方知董海川的功夫深不可測。

有一次,在肅王壽宴上,為了助興活躍氣氛組織了武藝表演。董海川是當時在肅王府負責端茶遞水的活,由於比武場被各大皇孫貴族的家眷堵得水洩不通。但肅王此時又急需茶水,董海川看這情況情急之下腳上一登,便騰空躍起,空中空踏八步,直接從眾人頭頂上飛越而過,來到肅王跟前獻茶。

這一下子,在場所有人員都驚呆了,一個個目瞪口呆,啞口無言。已是肅王便命其表演一下武藝,既然王爺有令,不能不從啊。只好演示了他自個創造的八卦掌了,在場有不少武林高手,看完後都自愧不如。

在肅王府擔任武術總教頭的沙回回就看不過眼了,你小子也敢在我面前搶風頭。於是便向王爺請命,希望能與董海川比試比試,幾個回合下來沙回回敗給了董海川,直接並王爺免職了,直接任命董海川為王府武術總教頭,封七品領銜、護院總管。當晚這個消息就已傳遍京城,京城武林大為震動,找董海川比武者絡繹不絕。當時董海川在京首次公開展露了八卦掌,但凡與之比試者皆敗在八卦掌下。

清朝最後一位大內總管,慈禧的貼身侍衛,張作霖開三槍都沒打中他

後來,號稱楊無敵的楊露禪先生與董海川比武后表示,自己與董海川比武只能比個平手,勝董海川很難。兩人武術的棋逢敵手,這讓他們成為好友。當時善撲營任教頭的尹福先生經人介紹與董海川比武,只一手尹福先生即敗北,立即磕頭拜師,從此董海川名聲大震。此後,人們都管他叫董祖師,他開武術界先河,取依圓走轉變換掌勢之法,創八卦掌之雛形“轉掌”,始授門徒。

清朝最後一位大內總管,慈禧的貼身侍衛,張作霖開三槍都沒打中他

董海川的雕像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後,董海川“因年老氣骸,始得寓外舍”,常遊居弟子家中,專事授徒,“請藝者自通顯以至士賈與達官等幾及千人”。僅見於墓誌碑中所記門徒,就達56人,董海川聲名遠播。數年後,董祖師所傳掌勢經後人“復安易理,定八卦合五行加添招數,代代相傳”,遍佈各地,形成武術一大門派。董海川因材施教,各授其技,為後來八卦掌形成不同風格奠定了基礎,也為八卦掌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為何要花這麼大篇幅來介紹董海川呢?

一則他的經歷確實牛掰,二則說明名師出高徒嘛!我們將焦點拉回到宮寶田身上。

清朝最後一位大內總管,慈禧的貼身侍衛,張作霖開三槍都沒打中他

宮寶田

1892年,宮寶田奉旨被召入宮殿任護。朝廷封四品帶刀侍衛。1900年,當八國聯軍攻擊併入侵北京時,他依靠高超的武術和非凡的勇氣,一路保航護駕盡解決所有問題。相傳,當時宮寶田保護慈溪和光緒一路人馬遇到十幾名拿著大砍刀的魁梧壯漢,他一言讓所有人退後,大漢們感到羞辱,直接一窩蜂的衝上前企圖把宮寶田拿下,沒想到宮保田手起刀落,砍下半根抬轎子的木棍打的大漢們鼻青臉腫,落荒而逃,安全抵達西安宮。由於他的護送,獲得了光緒皇帝稱讚,特賞賜金牌,和黃馬褂。

1905年,他看到當時清朝的腐敗,和當時管理者的無能昏庸,一生淡薄功名利祿的他,選擇告病還鄉。一直生活深山之中的小村落,後來,江湖上各種能兵奇將,都嘗試與宮寶田切磋論武一分高低,但大都失敗少有能打成平手的。這讓宮寶田名聲大噪,村裡鄉親父老得知有此此人在本村坐鎮,都開心的不得了。紛紛前往宮寶田的住所,懇請他賜教功夫,收其為徒。他見大家有如此習武之心,決定出山教授,“宮派八卦掌”自立門戶收了不少入門弟子。

清朝最後一位大內總管,慈禧的貼身侍衛,張作霖開三槍都沒打中他

張作霖

1922年,大軍閥張作霖在遠聞宮寶田的名聲,並派人到請他到自己的府上,並舉辦宴會歡迎。然而,當張作霖第一眼看到宮寶田身材矮小而瘦,外表長得並無出奇與常人無區別。他便說不相信他有如此武術,宮寶田聽到此言後便說道:“要不你出一難題試試,我直接當成靶子,你開槍射我。三槍內絕對無法擊中我”。

身邊的人聽到此人竟敢出此狂言,不相信世上有這樣的奇人,因為張作霖的槍法可是百發百中的。張作霖開第一槍,宮寶田一個側身就躲開了,見狀張作霖二話不說再來一槍,宮寶田再一個跟斗就躲開了。準備開第三槍的時候,宮寶田一個箭步走到了張作霖的背後。嚇得張作霖心驚膽戰,冷汗直冒。真沒想到天下間竟然真有此奇人!稱讚道:“有兩下子,不愧是宮猴子”,並當場宣佈宮寶田就是他自己的貼身保鏢。後來在每次面對危險的時候,宮寶田都能從容面對,化險為夷,張作霖毫髮無傷。

1928年6月3日,張作霖安排宮寶田保護北平年輕元帥張少良,在返回奉天途中,張作霖自己則在皇姑屯被日本人陷害了。宮保田知道之後,非常難過。之後再次返鄉,退出江湖隱居深山直到1943年,宮寶田去世,享年73歲。

這一代大師的傳奇人物,他的事蹟可能被很多人懷疑,比如躲子彈,但在相對落後的武器和中國神秘的武術絕學,這也並非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