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駕到,養生拾道

小雪,是24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在此節氣間,寒潮和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下降顯著,地未全寒,雨水減少,故降水落地成小雪。宋元時期學者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立冬後十五日,斗柄指亥,為小雪。

“小雪”駕到,養生拾道

《黃帝內經》曰:“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小雪作為冬季的第二個節氣,更應遵循此養生大法。無論早臥晚起,還是去寒就溫,都是為了更好地在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固守住陽氣。

“小雪”駕到,養生拾道

進入小雪,氣溫下降,一些人喜歡吃火鍋等辛辣食物,這些都容易讓人產生“內火”。口腔潰瘍、口乾舌燥就是“內火”的表現。此外,由於暖氣、空調等供暖設施的使用,室內很熱,而外面寒冷,人們穿得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由此使“內火”更劇。為了防止溫熱過度產生“內火”,可適當多吃些苦味食物。就食物而言,“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敵。《黃帝內經》中亦有“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可以進一步佐證小雪後適食苦味的重要性。傳統醫學中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亦可應用與此。苦味之品分兩類,一類苦溫,如紅茶、杏仁等,火能生土,因而苦溫之品能溫脾土而具有燥溼健脾之功;一類苦寒,如綠茶、蓮子芯等,能清心與小腸之燥熱、邪火。冬天陽氣趨於內斂,陽旺於內,如有生“內火”者,此時可適當飲用綠茶,食用柚子、西柚、慈菇、苦瓜、苦苣、萵筍等食物,有助於清熱瀉火、利尿潤腸。

很多人都認為寒冷的天氣,身體出汗不多,所以就不太注重補水,其實小雪前後,天氣頗為乾燥,更易使體內缺水,因此,可適食瓜果,如梨、柚子等既可固陰,又可潤肺降噪補充水分。而素體手足不溫、畏寒喜暖、便溏、小便清長之人因體質偏於虛寒,故不宜過多食用寒涼之品,否則容易加重陽氣虛衰。

如果暖氣溫度過高,人們外出穿得又過於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也容易生內火,因此冬季保暖不應太過。

“小雪”駕到,養生拾道

除了飲食起居以外,小雪節氣的前後,由於夜逐漸變長,晝逐漸變短,陽氣潛藏,陰氣漸盛,氣溫降低,天氣時常陰冷晦暗,再加上萬物凋零,寒風凜冽,人們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響,引起心理上的一些不適,甚至會導致抑鬱症狀的發生。此時應調節自己的心態,注意精神的調養。多聽音樂,讓美妙的旋律為生活增添樂趣,同時,要在白日多參加戶外活動,以激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然而在戶外活動的過程中,應注意對骨關節的保護,把握好運動的強度和時間。因為根據中醫學的“天人合一”以及“五行學說”,腎主骨生髓,而寒易傷腎,故冬季易出現骨關節疾病。

“小雪”駕到,養生拾道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關於小雪養生的相關內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在小雪這個節氣來臨之際,應如何調養好自己的身體,為健康平穩地渡過這個冬天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急診科 王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