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离职,被要求多留3个月,老板说,教会接替者才准走

提离职,被要求多留3个月,老板说,教会接替者才准走


小孙最近打算去一家新单位工作,他跟老板提出辞职,没想到老板说,走可以,但至少要再留3个月。

因为,第一,公司要先找到接替者;第二,小孙必须把接替者完全教会,可以百分百胜任小孙当前所做的工作,他才可以走。

小孙很郁闷,又有些拿不准,找我咨询:老板这要求到底合不合理?

我告诉他,当然不合理。

提离职,被要求多留3个月,老板说,教会接替者才准走

一、违背劳动法,且转嫁责任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员工自正式提出离职起,一个月后可以离开公司。

劳动法规的制定是站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角度,做了全面评估而制定的,带有强制法律效力。

基于这个角度考虑,公司的这个要求显然不仅不合理,还不合法。

诚然,离职员工应该在走前做好移交工作,以便接手的员工更好更快地接手,这是离职人员的责任,也是善始善终的职业素养。

但这并不代表,离职员工必须帮助公司培养出一个成手,才能够离开。

小孙老板的做法,是在混淆概念,转嫁责任。

培养人,是公司自己的事情,不应该转嫁到离职员工头上。

我朋友芊芊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她原先在一家公司从事会计工作,老板不仅给的工资低,而且还要身兼数职,后来她朋友给她介绍了另一家公司。

老板同样提出,必须教会接替她的人才能走。

可气的事,接替的新员工是老板的侄子,之前只是在外面上了些培训班,从来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

芊芊非常辛苦地带了他三个月,老板才放她走,直接让她的新工作泡了汤。

不仅如此,半年过去了,新接替的员工还时不时打电话请教,芊芊一气之下拉黑了对方的电话和微信。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善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轻易妥协。

提离职,被要求多留3个月,老板说,教会接替者才准走

二、某些老板会以此为由挽留员工

我在一个创业者群,曾见过有些老板讨论过类似操作。

得力的员工要走,暂时找不到接替的人,也不想加工资挽留,此时该怎么办?

那几个老板总结了一字诀:拖。

要么打感情牌,说公司困难,要么就以类似培养接班人为由,让员工再待一段。

员工如果坚持,他们就各种刁难,让HR在各种环节上使绊子。

虽然有劳动法,在公司与员工的对比上,员工客观上处于弱势,时间精力上也耗不起。

很多人要么彻底谈崩,翻脸走人,要么最终妥协,继续留下,直到老板找到合适的人,重新掌握主动,再将他们踢走。

其实,会这样做的老板,都不可能是大老板,他们注定做不大。

就像马云所说,员工离职,通常就两种情况,钱给少了,心委屈了。

如果不能针对这两点对症下药,强行通过手段挽留,一点好处都没有。

拖得时间越长,越会让员工心生抵触与反感,越不利于工作开展。

离职就好比男女朋友分手,既然去意已决,最好的状态就是就此别过,各自安好。

如果老板只是因为从爱惜人才的角度出发,想留住员工,应该用坦诚的方式,而不是这种不明智又有点无赖的方式。

纯粹拖延时间,不让员工离职的老板,实在太没格局。

离职见人品,既见员工的人品,同样也考验老板的人品。

提离职,被要求多留3个月,老板说,教会接替者才准走

三、做到这3点,已是体面离职

从员工角度看,尽管没有为公司培养人的义务,但体面地离开,还是基本的素养。

如何做到体面?公子想谈3点看法。

1.提前申请,妥善交接

我见过不少人,提交辞呈之后的一个月就是在混日子。

他们内心的潜台词是,反正我已经辞职,和这个公司无关了,也就不用再为他们卖命,这也间接导致了大多数即将离职的员工,难以受到领导的待见。

离职不代表以后不相见,只要你还在这个行业,总难免和之前的同事、领导打交道。现在浑浑噩噩度日,行业口碑差了,工作开展自然就难了。

决定离职了,至少提前1个月申请,给领导以心理准备,好安排同事分摊自己的工作,或再招聘人。

如果下家要求你尽快入职,也要积极跟两方做好沟通,不要因为已经要离职了,原公司就不用管了。

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职场人,他们离职前,一定会用尽全力去做手头上的工作,甚至做得比提交辞呈前还要完美。

我问为什么,他们多数说,这是做事的底线和基本的职业操守,不能因为我要走,就对不起老板。

小事见格局,这样格局的人,一定能让他走的更远。

有始有终,站好最后一班岗,能让自己走得更从容。

2.言辞有礼,当面请辞

当面向领导提出辞职,递交辞职信,从小了说是职业化,往大了说是个人品性素养的体现。

即便单位与上司很糟糕,非常不值得留下,但以克制而友好的言语请辞还是很有必要。

网上不是有句话么:坏单位就像渣男。那不如及时止损,挥手赶快离开。

与其说这样说为了在人前体面,倒不如是为了让自己避免后续可能的麻烦。

3.保持联系,留有余地

很多人习惯一离职就和前同事、老板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实则并不明智。

更有甚者,觉得已经辞职了,也退出了工作群,不如顺手直接删除前同事的微信好友,并美其名曰新生活的开始。

其实这样很不理智。公是公,私是私,离职不代表朋友也没得做。

如果俩人在公司关系一般,可以停留在点头之交、点赞之交上;但如果关系还不错,遇见了寒暄几句,其实无可厚非的事情,没有必要把一切都断得干净。

只要还在一个圈子,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以什么身份重新遇见。保持适度联系,也是给自己的一个退路。即便与前老板关系不好,留他在你圈子,让他看你变得更好,岂不更加快慰?

理智的职场人,一定懂得留有余地。

提离职,被要求多留3个月,老板说,教会接替者才准走

四、周全妥帖,才叫职业化

对一名职场人来说,职业化体现在方方面面。认真地结束,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离职见人心,也见修为。

每一个时代的人,有尖锐就会有柔和;有勤奋就会有懈怠;有优秀就会有平庸。

与公司的告别,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之前有再多美好的回忆,也可能因为漫长的分手拉扯而演变成糟糕的回忆。

唯有周全妥帖地得体离开,你才是那个足够职业的职场人。


作者:焱公子,发型光芒万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强,专注解职场。写有灵魂的故事,过有温度的人生。微信公众号: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提离职,被要求多留3个月,老板说,教会接替者才准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