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百度角逐區塊鏈,佈局對壘,誰是“正規軍”?

關於區塊鏈賺錢的問題,大部分人的印象裡應該就是“挖礦”致富。

度娘“區塊鏈怎麼賺錢?”也大都是標題唬人,內容寥寥。

本篇小編一一梳理下,希望對於滿腔熱血意願投身區塊鏈致富事業,從而實現人生逆襲跨越階層的同學,予以借鑑參考……

阿里、騰訊、百度角逐區塊鏈,佈局對壘,誰是“正規軍”?

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自然受到廣泛關注,而依託新趨勢、新技術崛起的巨頭們,自然對下一個新趨勢、新技術密切關注,防止自己成為下一個沒落的巨頭。

騰訊發票領域強勁,社交優勢明顯;

阿里深入融合自身業務,場景豐富多元。

沒有巨頭想成為沒落的巨頭。

阿里

新技術的興起伴隨著老巨頭的沒落,新巨頭的崛起

阿里系區塊鏈業務由兩個主體承擔,分別是螞蟻金服和阿里雲提供。螞蟻金服螞蟻區塊鏈負責各種底層技術研發,阿里雲以提供BaaS平臺的形式提供企業級區塊鏈開發平臺,支持螞蟻區塊鏈、Hyperledger Fabric、以及企業以太坊Quorum三大底層。

阿里、騰訊、百度角逐區塊鏈,佈局對壘,誰是“正規軍”?

阿里把區塊鏈業務分為了四個主要場景,其中生活場景落地範圍最為廣泛,電子票據、相互保險、數據管理、醫療信息存證、公積金存繳證明等均有落地。

騰訊

騰訊作為國內互聯網企業的另一座大山,在區塊鏈領域的佈局同樣很早,且斬獲頗豐,騰訊本身佈局更側重金融場景,但生活場景中的區塊鏈發票同樣做的出彩。

騰訊的區塊鏈業務分成了三塊,分別是騰訊區塊鏈、騰訊雲和微眾銀行。

阿里、騰訊、百度角逐區塊鏈,佈局對壘,誰是“正規軍”?

在騰訊的區塊鏈產品備案中可以看到BCOS,BCOS是微眾銀行聯合萬向區塊鏈、矩陣元共同研發的企業級聯盟鏈底層平臺,而騰訊雲提供的BaaS服務中的FISCO BCOS,是基於BCOS研發的金融分支版本,也是騰訊系重要的一個底層開源平臺。

阿里、騰訊、百度角逐區塊鏈,佈局對壘,誰是“正規軍”?

騰訊確實在金融領域的探索更多一些,且因為騰訊本身的特性,不少產品知名度較高,比如微黃金、一起來捉妖等。

國內互聯網領域一片興盛,頭條、京東、美團勢頭兇猛,而曾經的巨頭百度儼然已經沒落,但作為BAT成員之一,百度依然有其值得探究的點。

百度系備案了5個產品,分別是百度區塊鏈引擎BBE、超級鏈、圖騰、萊茨狗和愛奇藝備案的百度超級鏈超級節點。

阿里、騰訊、百度角逐區塊鏈,佈局對壘,誰是“正規軍”?

百度的區塊鏈雲服務支持百度超級鏈、以太坊、Fabric三種底層,用於構建私有鏈,同時還提供Quorum、Fabric聯盟鏈構建服務,下表展示的是私有鏈構建方案。

百度部分落地案例,知名度較高的是萊茨狗、度宇宙、圖騰和百科上鍊,但整體看大部分案例聲量漸弱。

阿里、騰訊、百度角逐區塊鏈,佈局對壘,誰是“正規軍”?

百度區塊鏈業務涵蓋金融、生活、通用三大場景,百度的區塊鏈業務主打金融場景。

萊茨狗跟上了加密寵物的熱潮,也著實獲得了一定熱度,但後續聽到的聲音較少。

生活場景下度宇宙和網易星球類似,後期同樣聲量漸弱。百科上鍊和圖騰比較符合區塊鏈特性,有一定發展空間。

巨頭們早期就在區塊鏈開始佈局,成立研究院、申請專利、構建基礎設施,進而實現應用落地,每一步都沒落下,每一步都緊跟趨勢,到現在一些巨頭的佈局已經頗為廣泛,使區塊鏈技術覆蓋到多個領域。

未來,在整個中國社會的區塊鏈場景落地構建過程中,區塊鏈技術、服務供應市場會像所有其他信息技術服務市場一樣,逐步趨於理性並被分層。

一部分早已介入的巨頭公司,比如BAT,會瓜分整個底層平臺市場。

一部分垂直行業企業,會藉助這波改造,在本行業實現地位逆襲。比如銀行、金融領域。

而大部分創業型公司,最低層次,做垂直場景的系統訂製開發服務;

有點野心和魄力的,就做好產品化包裝,做垂直服務平臺,從技術服務提供,向運營服務提供延伸,進而形成與垂直行業企業的共生生態。

但目前在市場層面,賺錢仍主導區塊鏈應用的價值觀,人們沉浸於技術極客的對壘,炒作的興奮,風險投資接力和上市套現的遊戲中。

但也正因當下概念構想多過應用實踐、浮躁喧囂多過理性推敲,或許在大量資本進入、機構豪賭與實驗急功近利中,中國的“非典”反而可能“無心插柳柳成陰”。

而情況都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

今天我們正站在時代急劇變化的拐點上。如何對當下的變化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把握變化的脈絡、趨勢,從而更好地指導自己的行動?

《區塊鏈紅利—抓住數字經濟牛市》將助您理清脈絡、趨勢,抓住變化中的機遇。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可以怎麼用?可能有哪些風險?

很多人對此一知半解,今天你可以來聽一聽。精選了3大區塊鏈主題,從區塊鏈的由來到區塊鏈的商業應用前景及影響,帶你全面認知區塊鏈的真相乃至未來財富商機的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